中美马德里谈判“首战”结束,美国阴谋被识破,贝森特的话透露玄机,特朗普迅速救场,中方要亮出绝招吗?
当地时间9月14号下午2点,中美在马德里举行2025年的第四轮经贸谈判,中方对这次谈判高度重视,许多中国媒体密集发回报道。
据了解,中美第一天谈判谈了将近6个小时,随后美财长贝森特脸色难看地走出会场,对场外围观的记者只说了8个字:明早我们会继续谈,便离开了现场。不难猜测,会场的气氛并不融洽,或许还有些针锋相对,面对美方的施压,中方大概率是分毫不让,让贝森特吃了个闭门羹。
对于这个结果,美方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在会谈前夕,美总统特朗普先后施压欧盟、G7国家和北约对华加征最高100%的关税,理由是中国购买了俄罗斯能源;9月14号,美国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当着欧洲多国和乌克兰的面抹黑中国,称中方今天“停止援助俄罗斯”,明天俄乌冲突就会停止。
美商务部还对20多家中国实体予以“制裁”,这系列做法,除了挑起中国更大的怒火外,更为马德里会谈注入了负能量。
有人说这是美方的惯用套路,以“虚空造牌”的方式获得谈判优势,从表面上看是这样,但中方显然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洞彻了美方的阴谋算计。
首先,美方炒作的点都是俄乌冲突,要知道,目前美总统特朗普的俄乌和谈计划举步维艰,俄总统普京和乌总统泽连斯基至今还没坐在谈判桌上,且乌克兰战场打得更激烈了,而欧洲对此十分不满。美方频频把俄乌问题跟中国扯上关系,将乌克兰和欧洲的“失败”归咎于中国身上,目的就是制造中欧的对立关系。
美方计划的第二步,就是借欧洲的怒火推动对华加税,近两年,中欧贸易关系跌宕起伏,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加税问题刚刚缓和,美方便借俄乌问题重新离间中欧经贸合作,其最终目标是推动中欧经济“脱钩”,将欧洲的进出口牢牢绑定在美国身上,实现对欧洲经济控制的同时,遏制中国商品的出海之路。
最后也是最为危险的一点,是军事围堵。进入今年9月份,台海和南海十分热闹,先是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菲律宾举行“联合巡航”,随后美国军机侵闯中国黄岩岛,在中美谈判的前两天,美、英军舰一道过航台海并滋事挑衅。
算上美国与日、韩的同盟关系,目前中国面临着美、日、澳、加、菲、英等6国的围堵,且其地理位置几乎形成了一张“包围圈”。美国想在中国周边制造“小北约”的图谋已经毫不掩饰。
面对美方的所作所为,任凭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美方从来没有跟中国握手言和的打算,在地缘、经贸、军事等各个领域打压中国,一直是美国的最大目标,如果不是忌惮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体量,美方恐怕没有谈判的兴趣,很大可能会大兵压境逼迫中国妥协,当前的委内瑞拉就是典型例子。在这种背景下,中方能如约赶赴马德里进行谈判,已经是仁至义尽。
美方的图谋是以欧洲为“棋子”,拉起一个以中国为目标的“新联盟”,这是美国的阳谋,但欧洲却无力反抗。一方面,欧洲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以后,高度依赖美国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气,同时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欧洲的安全更加依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因此我们看到了,财政赤字率接近70%的德国,咬牙将军费提高至本国GDP的2.1%,波兰的军费在2026年将达到本国GDP的5%。
与欧洲各国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欧洲不敢反击美国,不代表中国不敢。面对美国侦察机的挑衅,解放军出动大批军机升空拦截;在美方制裁中国实体后,中国商务部对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的数量同比锐减40%左右。
这次的马德里会谈也是一样,对于美国的零和思维和集团对抗,中国毫不客气,因此才有了贝森特的大失所望。对此特朗普还在掩饰,在9月14号表示“将很快与中国达成协议”。中国不是欧洲,更不是委内瑞拉,如果美方要谈,我们的大门敞开,如果美方要打,我们只能奉陪到底。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