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又双叒叕发钱啦!
最近,不少顺丰小哥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喜悦,晒出了自己收到的红包,少则1000块,多则2000、3000块。
这些红包全是顺丰总裁王卫以个人名义,向小哥们发放的“感谢金”。
红包的金额与工作年限挂钩:10年以上的1000,15年以上的2000,20年以上的3000。
所有红包加起来,总金额高达1.2亿元,共约10万名小哥拿到了红包。
● 有顺丰小哥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收到的红包
据悉,这已经不是王卫第一次大规模发红包了。
早在2017年顺丰上市时,王卫便曾给全体约40万名员工发放数额不等的红包,有员工收到的金额高达数千元;
2020年疫情期间,他给所有员工每人发放888元慰问金;
2023年适逢顺丰30周年,他又自掏腰包近亿元,感谢几十万员工的付出和努力……
● 王卫
这些红包,既是对员工物质上的激励,也从精神上提升着员工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王卫说:“一线快递员是支撑顺丰的基础,是顺丰集团真正的核心资产。”
在他看来,只有公司努力提高员工的待遇,员工才会真诚地对待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护犊子”的老板
王卫是个很“护犊子”的老板。
2016年,一位顺丰小哥在送快递时,与一辆轿车发生剐蹭,对方司机下车后,对小哥连续掌掴、辱骂,引发了全网的愤怒。
王卫得知后,在社交平台严厉表示:“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配再做顺丰总裁!”
顺丰官微也及时发布声明:“我们已找到这个受委屈的小哥,顺丰会照顾好这个孩子,请大家放心。”
最终,打人者被依法行拘,而那位小哥则在顺丰上市当天,被王卫带到现场,共同敲响了上市钟。
● 王卫(右一)与快递小哥(右三)共同敲响上市钟。图片来源:顺丰官网
王卫为何会如此尊重一线的快递员工?
因为他自己就是快递小哥出身,做过“背包客”,从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知道这个工作有多辛苦。
王卫197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佛山顺德。7岁那年,父母前往香港打拼,王卫便也跟着父母到香港读书。
高中毕业后,王卫进入一家印染厂工作。
正值90年代初,香港制造业因成本上升、劳工短缺等问题,开始向内地迁移,不少工厂落户在珠三角一带。
王卫所在的印染厂也迁到了顺德。
那个时候,他需要频繁往返于香港、顺德两地。由于当时物流不便,常常有人让他捎一些东西,如商务合同、报关材料、以及一些急用的设备配件等。
当需要捎带的东西越来越多,以至于一个拉杆箱都装不下时,王卫突然意识到,这也许将是一门非常好的生意。
于是在1993年,王卫在顺德注册公司,并在香港九龙租了间铺面,专门承揽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急件速运业务。
这家公司就是顺丰。
● 1993年,顺丰在香港九龙宝灵商业中心落户
顺丰的崛起
创业初期的顺丰规模很小,算上王卫一共只有6个人。
他们主要面向有内地业务的香港公司,6个人每天起早贪黑,挨个公司扫楼取件,装进背包和拉杆箱,靠人力运送过关,送到内地的工厂。
当时,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快件,虽有国际货运公司承揽,但普遍费用高昂、效率低下,一些文件邮寄往往要花两三天的时间。
而王卫他们不仅速度更快,收费还更低。别人一件包裹要70块运费,他们只收40块,并且每天上门揽件、派件,给周边的企业员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吸引了大批的客户。
● 风雪无阻的顺丰小哥。图片来源:顺丰集团微博
由于需求旺盛,他们的队伍快速壮大,业务范围从最初的珠三角一带,逐步拓展到广东各地。
他们以加盟的模式扩张,每建立一个网点,就在当地成立分公司,由当地的加盟商管理,短短几年内,便将珠三角一带的快递市场牢牢握在手里。
运输工具也从一开始的拉杆箱,换成了摩托车、货柜车,再到后来,每天都有十几辆大货车排在公司门前装货运货。
王卫甚至还专门搞了两条船,从顺德直达香港。一班只需要2个多小时,往往上午揽收的快件,当天下午就能送到。
据悉,到1997年,通港公路上行驶的快件运输车辆,顺丰已占到了70%,在该领域一骑绝尘。
而这时的王卫,只有26岁。
年纪轻轻就实现了财务自由,王卫风光无两。然而,加盟模式疯狂扩张的背后,一些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
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
王卫早期采取的加盟模式,虽然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分公司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但也导致权力过于分散,客户资源几乎全部落在了分公司的手中。
各加盟商在人员素质、服务态度、收派速度等方面水平参差不齐,投诉率不断升高。
甚至有一些加盟商为了利益,打着顺丰的招牌自己延揽业务、夹带私货。
而一旦分公司出了事情,总部都是要负全责的。
这些情况让王卫意识到,顺丰要想做得长久,一定得搞直营。
● 王卫
“加盟改直营”,简短的五个字,背后其实是一场腥风血雨,牵扯着太多人的利益。
王卫一个一个地去找加盟商谈判,一家一家地从他们手中回购产权。
对于那些配合回购的,王卫提供优渥的待遇;而对于那些拒绝回购的,王卫则强硬下达最后通牒:将终止业务授权,在当地另组团队、重建网点。
那段时间,王卫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和心理压力,不得不直面一些加盟商的激烈反对,甚至有人扬言要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
以至于当时的王卫走到哪里,身边总要有几位保镖跟从。
这场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王卫从1999年开始,用了整整三年才完成。
2002年,顺丰终于实现了从加盟制到直营制的转型,成为中国第一家完全直营的民营快递企业。
他在深圳设立总部,统一管理标准和服务流程,定位中高端市场。
● 深圳顺丰总部大厦
这次“玩命”的决定,也让顺丰与其他快递公司产生了根本的区别,不仅提升了服务品质,同时也在时效稳定性、安全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其最核心的竞争力。
把快递送上天
2003年后,国内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也是在这一年,“非典”暴发,整个航空业陷入低迷。
王卫趁空运价格下跌之际,一连租下5架波音737全货机,开创了业内使用全货运专机运送快递的先河。
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壮举,不少网友表示:我还没坐过飞机,可我的快递已经能上天了。
顺丰由此在人们心中广泛树立起高效快速的品牌形象。
● 图片来源:顺丰集团微博
此后,顺丰与多家航空公司签订协议,逐步搭建起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空快运网络。
国内各主要干线上的城市,在空运的加持下,即便相隔上千公里,头天下午揽件,次日上午也能送达。
2009年,顺丰航空正式获批成立。
● 2009年,顺丰航空成立,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自有全货机的快递企业。图片来源:顺丰官网
王卫大手一挥,斥巨资买下两架波音757飞机,并于同年实现首飞。
航空运输、直营模式、高端定位,成了拉动顺丰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
2017年,王卫带领顺丰,在深交所敲响上市钟;7年后的2024年,顺丰又登陆港交所,成为首家“A+H”双上市的快递企业。
王卫身价随之水涨船高,以1109.7亿元财富,登顶中国快递业首富宝座,排名《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第19位。
成功的诀窍
从拽着拉杆箱跑快递,到建立起物流领域庞大的商业帝国,王卫走过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
当年在香港与内地之间跑快递的人并不少,为什么只有王卫发展得这么好?
从他的创业经历,我们大致可以一窥他成功的诀窍。
首先是讲义气,能团结一群人共同做事。
创业的那些年,王卫和员工们吃住在一起,他骑着摩托车,穿街过巷扫楼收快递,扛着大包各处奔波,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他对待员工很有义气,为人大方慷慨,所以员工愿意跟着他拼尽全力。
他经常跟同事讲:“快递员才是顺丰最可爱的人,不要用‘投递员’去称呼他们,而是要用‘我们的孩子’。”
● 王卫(左)与快递小哥合影
其次,王卫赋予了顺丰一个精准的市场定位。
创业初期,王卫定下不做大件、只做小件的基准,不参与本地同城快递之间的内卷,只瞄准中高端市场的急件快运,为此还拒绝过不少肥单。
但也正是由于定位清晰,他的快递物品种类相对简单,因此能保证更高的时效,也能收得起相对较高的价格。
第三,加盟转直营。
加盟模式让顺丰在早期快速抢占市场,却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王卫及时调整为直营模式,虽然过程经历了不少困难,但转型完成后的顺丰,能够更好地控制服务质量,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服务满意度排行榜,顺丰自2009年起,已连续16年登顶第一。
最后,王卫开创性地将全货运专机运用到快递领域,直接为顺丰打上了“快”的标签,大幅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顺丰一步步成为中国快递行业的头部企业。
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5年上半年,顺丰实现营收1468.58亿元,在5家A股上市的快递公司中断层领先,比排名第2、第3、第4、第5的加起来还要多。
● 2025上半年5家A股上市快递公司营收情况(数据来源:新华财经、面包财经、公司公告)
如今的顺丰,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100%的城市和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建成并投用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是亚洲第一座、全球第四座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被视为“空中出海口”,为中国制造提供通往全球的快速通道。
旗下近百架货运飞机,组成中国最大规模的货运机队,连通全球65座国际机场,执飞152条国内国际航线。
● 顺丰参与建设的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图片来源:顺丰官网
“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王卫带领的顺丰,正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航空货运物流的重要枢纽,也在重新定义着中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