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赵大爷,退休后开始重视锻炼。每天早晨跑两圈、晚上做仰卧起坐,周末小区还有朋友拉着他一起各种新花样。几个月下来,他本想自己身体会更结实,结果一次社区体检,医生却紧锁眉头:“赵师傅,你的血管指标有些异常,不能再这么锻炼了。”
赵大爷一脸疑惑。“不是说多运动好么?怎么反倒出问题了?”医生叹了口气:“很多人误以为‘多就是好’,但运动这事真不是越多越猛越好。尤其年纪大了,有些动作可千万不能盲目做,不然,血管真扛不住。”
他心里咯噔一下。原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单纯地“坚持”更重要——很多人忽略的3种运动,正在悄悄“毁”掉血管。医生的话你可千万别当耳旁风。
说到锻炼,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第一反应都是“有好处”。可细究一下,每年因为运动方式不当导致身体出状况的人还真不少。尤其是——年纪上来以后,身体没年轻人那么抗造,血管更容易受影响。
为什么血管会因为运动而受累?咱们体内的血管并不是直溜溜的,而是有很多弯弯绕绕,部分区域形成“湍流”。当人剧烈活动时,血管会频繁扩张、收缩。这个时候,如果你运动强度太大、持续时间太长,会导致血管长期处于高负荷、高压力下,血管内壁细胞会加速受损甚至发生炎症。
权威杂志《Mayo Clinic Proceedings》有数据显示:一周如果总共运动时间超过450分钟,中老年人今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比每周锻炼较少的人高出86% ,而且心脏也会相应变得更“脆弱”。
什么样的运动强度合适?《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推荐:普通人每周做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每次半小时,五天就够。过度锻炼反而会加重血管和心脏的隐患。简单一句话:锻炼要适度,太多或太猛都可能让好事变“祸事”。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运动,特别不适合中老年人?下面的3种方式千万注意,很多误区大家经常中招。
第一种:长跑
不少朋友退休后迷上了跑步,觉得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跑出个高寿”。但事实是,长跑对膝关节、踝关节的冲击力非常大,对心肺耐力要求高 。年纪大了,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弹性、耐受能力都比年轻时差很多,长时间跑步容易累及心血管,血氧需求增加,血压波动,也许就把隐患激发出来。
研究里还提到,原本有“三高”、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基础疾病的人,一旦在长跑中出现头晕、胸闷,一定要立即停止,并且及时就医 。不要冒险,也不要逞能。更不能追求“跑得多、跑得远”这种量化目标。
第二种: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咋就伤血管?其实,这个动作对腰椎、颈椎和腹部压力都很大,年纪大的人本来椎间盘就容易突出,神经根受压,增加运动压强,很容易损伤脊髓、引发腰腿麻木。而且仰卧起坐时腹内压升高,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增加心脏负担。
一些人以为“锻炼核心”能防跌倒,稍微做一点慢慢练没什么,但如果上了年纪还大批量“刷”仰卧起坐,实打实对心脑血管是一种潜在危险。腰疼脖子麻也是常见问题,真不值得拿健康换一时“面子工程”。
第三种:杠腿锻炼
这一招看到的小区里的老年人不少——举腿搭在栏杆或者健身器械上“拉筋”。年轻时候筋骨好可能感觉很舒服,但上年纪以后,腿部肌肉量减少、血管弹性下降,过度杠腿或用力拉扯容易引发腿部静脉损伤和堵塞 。尤其现在有动脉硬化、静脉曲张基础的老人,这种拉筋其实加重了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经常杠腿后出现小腿抽筋、局部发凉甚至肿胀,这其实是血液回流和血管壁负担异常的信号。明面看是韧带在拉伸,实际上血管也在无声“承压”。
很多时候,保养血管比补药还重要。血管里长年承载着身体“交通大动脉”的任务,要想它们耐用、通畅,关键是做到下面这些事:
饮食选择要懂得取舍
少吃重油重盐,多上蔬菜全谷物。可以借鉴下地中海饮食的理念,多用豆类、坚果、深色蔬菜,再加点瘦肉和鱼虾,减少加工食品。
别抽烟喝酒,把伤害降到最低
香烟和酒精都是血管的“大敌”。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长期饮酒还会让血压“飞起来”,血管压力更大。
每天充足休息,定期体检
睡得好才能给血管“喘口气”,睡眠不足容易导致身体激素紊乱,血压高得下不来。年纪上来以后,每年做一两次心脑血管的专项体检,早一点发现、早一点防范问题。
适度运动,量力而行
不一定非得追求大汗淋漓。每天快走30分钟就够,体感微热微微出汗,心率稳定,聊聊天还能说话。游泳、骑车这些也可以,主要看个人情况选择。觉得运动后疲惫不堪、胸闷气短,说明已经超负荷。
判断是否过量,有一个小窍门
比如:运动后休息30分钟再测血压,没超过140/90毫米汞柱,可以放心;如果高很多,哪怕下来了也别轻视,赶紧调整运动量。
赵大爷出门健身路上,现在都把“慢慢来”“少即是多”挂在嘴边。其实,健康这事是真讲究方法和科学的。中老年人动起来没错,但选对方式、适度量力才是正道。
别再陷入“越练越好”的误区,也不要光看别人怎么做盲目模仿。血管养护,是一辈子的事情。今天开始,和身边的朋友家人互相提醒,把“伤血管”的三种运动避开,每天合理安排生活,才能离大病远一点。
健康归根结底靠自己调理,大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身体有任何异常,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前往正规医院检查。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生面诊诊断。
参考资料:
1. 《再继续这样锻炼,你的血管就废了!提醒:这3种运动不可取》
2. 《中国妇女报:再继续这样锻炼,你的血管就废了!提醒:这3种运动不可取》
3. 《再继续这样锻炼,你的血管就废了!提醒:上了年纪,别再做这3种运动了》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