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东北大学官网显示,网站颜色已变黑白。
据新华社报道,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为尽快查明原因、明确事故性质、提出整改措施,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事故调查组,对这起事故提级调查。目前调查组已进驻事故现场,开展相关工作。
7月25日,记者注意到,2024年9月,在中国黄金-东北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班暨东北大学黄金学院“黄金班”开班式上,遇难者小刘曾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表示感谢中国黄金集团和东北大学的联合培养。
开班式。
此前报道,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6人经全力施救,最终确认溺亡,其中包括小刘。
据东北大学发布的消息,2024年9月10日,中国黄金-东北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班暨东北大学黄金学院“黄金班”开班式召开。中国黄金集团和东北大学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开班式,东北大学-中国黄金集团联合培养研究生、东北大学黄金学院“黄金班”学生等共110余人参加开班式。
开班式指出,“黄金班”开班标志着东北大学与中国黄金集团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双方全面战略合作必将为黄金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小刘与另外两人分别作为学生代表交流发言,表示“感谢中国黄金集团和东北大学的联合培养,未来将继续弘扬东北大学校训精神,为国家黄金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他是村里第一个985高校大学生。”遇难学生小刘的好友林芳(化名)告诉记者,小刘家里经济状况一般,大学申请了贷款,还有个弟弟马上读高三,每逢寒暑假小刘都会去当家教补贴家里。“他也很活泼幽默,经常开玩笑让朋友介绍对象。”
目前,为尽快查明原因、明确事故性质、提出整改措施,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这起事故提级调查,并进驻现场。遇难者家属,正从重庆、四川等地赶往内蒙古。
记者注意到,东北大学官网2017年9月曾发布《本科生实习安全管理办法》,其中提到:我校本科生实习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学校、学院两级负责制。教务处代表学校负责实习教学工作的管理,各学院(部)及相关教师负责实习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东北大学本科生实习安全管理办法》
学院(部)职责方面:1.在学生实习前,各学院(部)应在实习单位指导下,认真充分考察实习场所、生活环境,确保实习单位是遵守法律法规、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生产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的企事业单位;2.学生的实习内容和时间严格按照实习计划执行,并且实习内容、方式与时间符合相关安全要求;3.组织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办理人身保险,与实习合作单位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实习协议;4.根据专业实习性质及实习现场情况,制定“实习安全协议书”及“学生实习安全承诺书”;5.负责组织召开实习安全会议,组织学生学习实习单位的安全规定,宣讲实习过程中的各项安全规定,并与学生签订实习安全协议书与承诺书,提高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厂区车间内景图(图源:新华社)
关于学校组织的教学实习,一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表示,在工科学生里,教学实习经历是必须的,以他本人为例,上课所学与实际生产存在一定差距,所以组织实习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但去实地一定要注意安全。
那么,根据通报,学校与企业签署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未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这一行为校企双方是否需要担负法律责任呢?
对此,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参观学习活动,需履行安全教育、风险防范和管理职责,学校没有尽到上述义务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教学实习安全协议》未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等关键内容,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时,可能未充分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和安全保障义务。学校没有明确这些重要安全事项,属于管理失当,违反了安全保障义务,需按照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可能需对受害者家属进行一定的经济赔偿等。
付建认为,此次事件中企业的过错明显更大,涉事企业应当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依据《安全生产法》第36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在此次事故里,直接原因是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规格1.2m×3m)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是企业未对安全设备进行有效维护检测导致的。此外,涉事企业还可能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格栅板脱落系企业维护不当、设施老化或未设置必要警示标识等原因导致,企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规章制度,且该行为与重大伤亡事故存在因果关系。企业相关责任人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图源: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 图源: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
目前,涉事车间全线停产整顿;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车间主任、当日监护人员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东北大学已启动校内问责,暂停所有赴矿山现场实习,并成立家属善后专班;企业与学校已同6名遇难学生家属全部取得联系,正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生产安全事故赔偿办法》协商赔偿。
接下来,调查组还将完成现场勘查、资料封存、人员问询,形成技术鉴定和管理责任报告,并公布最终调查报告及追责名单。
重症医生谈6名学生坠入浮选槽溺亡:
矿浆堵塞口鼻易造成窒息,无黄金救援时间
公开资料显示,铜钼矿浮选槽是一种用于铜钼矿浮选分离的关键设备,通过泡沫浮选法将有用矿物与废石分离。据媒体报道,有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员表示,浮选槽中的液体主要是水和矿物组成的矿浆,含有少量化学药剂。
涉事企业
24日,一位医疗专家告诉记者,人坠入矿浆中会迅速被矿浆堵住口鼻,从而造成呼吸道梗阻,无法与外界产生气体交换,最终导致窒息死亡。如果矿浆中含有化学成分,也会导致人体食道、气管损伤。
该专家称,缺氧后,如果不在“黄金四分钟”内解决,将会对人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且跌入矿浆不同于溺水,水可以咳出,但矿浆粘稠,很难从气道排出。“如果能憋气几十秒,不将矿浆吸进气管,然后快速救上来,也许还可以救治。”他说,但现实中,人一般会处于惊慌呼救的状态,很难冷静下来屏住呼吸。
他表示,在现实中这类情况很难施救,也没有黄金救援时间,矿浆很难在短时间从气道排出,“除非立刻启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时替代心肺功能进行气体交换,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但在工厂中没有办法,气道中的泥浆无法排出,人体会很快窒息身亡。”
6名大学生遇难后
多所高校发出紧急通知
事发后,国内多所高校紧急发出暑期实践安全提示。
例如,微信公众号“北大团委”7月24日发文,就将其纳入警示案例。该文提示,出发前明确告知安全风险与应对措施,务必使每一位同学了解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件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每日结束核查人数、健康及财物状况,做好次日安全准备。要遵守实践单位安全规定(如石油、化工、核能、电力、建筑等特殊单位参观),按要求佩戴防护装备;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做好相应防护工作,确保安全。确保队员熟知当地警方、医疗机构及实践单位联系方式。
海南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也在7月24日发文提示,要严格遵守实践单位划定的安全路线和参观区域,严禁进入非参观区域、禁止区域或标识有危险警示的区域。保持与陪同安全人员的沟通,紧跟队伍,不擅自触摸任何设备、开关、阀门或化学品。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工部微信公众号24日提示,进入厂矿、车间、实验室等区域,务必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参观路线。留意地面(如格栅板、湿滑处)、高空坠物、设备运转区域、化学品、高温高压等潜在危险源。绝不逾越安全警戒线。对不清楚的安全规定、不稳固的设施(如格栅板)、不合理的安排,要敢于提出疑问并要求解释或确认安全。安全面前,没有“不好意思”。
此外,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实践场所的每一条规定,都不是凭空制定的。或许是曾经的血与泪,或许是反复验证的风险点,才凝结成“禁止靠近”“请勿触碰”的警示。那些看似普通的格栅板、运转的机械臂、裸露的管线,背后可能藏着足以吞噬生命的隐患。同学们在实习中,既要保持探索的热情,更要守住安全的底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好奇可以有,但不能变成"以身试险"的冲动;疏忽不能有,因为一次小小的大意,可能换来无法挽回的代价。牢记“多看、多问、少动”——不熟悉的设备绝不触碰,未允许的区域绝不踏入,不确定的操作绝不尝试。把安全意识融入每一个细节,才是对自己、对家人、对青春最基本的负责。
该文还提到,带队教师是学生实践中的“安全守门人”。带队实习教师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学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这份责任,重逾千斤。出发前的安全培训不能走过场,要结合实践场景讲透风险点;场地勘察不能流于形式,需蹲下来看看防护栏是否松动,低下头瞧瞧警示标识是否清晰,伸手试试应急设备是否可用。就像建筑工人要检查脚手架的每一颗螺丝,教师必须防范一切安全隐患发生,排查每一个可能“掉链子”的环节。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身边的“安全观察员”。实践中多一句提醒,操作前多一次确认,发现违规及时制止。别让“应该没事”的侥幸,取代“必须安全”的坚守。当教师把责任扛在肩上,学生的安全才有最坚实的依靠。
来源:界面新闻、南方都市报、极目新闻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