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双11”,白酒市场的价格战打得比往年更为激烈,几乎已被打成“地板价”。当电商直播间里喊出1399元的飞天茅台和759元的五粮液时,我们看到的是,名酒正被电商平台当作引流利器,以接近甚至跌破批发价的方式抛向市场,这背后,是酒企、渠道与电商平台之间一场关乎生存的博弈。
电商的低价狂欢无非是一场流量的争夺。平台不惜以巨额补贴将名酒价格拉至历史低点,是因为清楚地知道,茅台和五粮液这类硬通货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眼球,带动整体销量。这种策略短期内的确为平台带来了可观的流量,但值得警惕的是,这些低价名酒往往来自非官方授权渠道,虽然商家信誓旦旦保证正品,但其中可能存在的回收酒、窜货等问题,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会扰乱市场秩序,透支名酒未来。
从另一面来说,名酒价格走低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酒品的质量把关显得更为重要。在电商平台巨大的流量优势面前,公示正规渠道、点名非授权店铺都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渠道。而酒企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拥抱电商趋势的同时,维护自身价格体系和品牌价值。开发线上专供产品、加强渠道管控、与平台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或是更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从宏观的视角看,白酒价格的持续下行反映了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批发价接连跌破重要关口,酒企业绩增速放缓,渠道库存压力增大,这些都指向同一个事实,那就是白酒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不可避免的出清过程。与2012年至2014年的“V形”调整不同,本轮调整更像一个被拉长的“U形”周期,需求的疲软和预期的转变需要更长时间来消化。
在这个调整过程中,酒企面临着两种选择,是继续通过压货维持表面繁荣,还是主动调整策略应对市场变化?显然,后者才是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白酒行业的这场价格混战,最终考验的是各参与方的智慧与定力。电商平台需要意识到,单纯依靠低价引流虽能赢得一时流量,却可能损害整个生态的健康发展。酒企则需要在坚守品牌价值与适应市场变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那些能够维护价格稳定、保证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信任的企业,才能在这场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管亚楠)
编辑:史丽红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