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3 月,97 岁的李嘉诚做出一个备受争议的决定,要把自己名下全球 43 个港口资产以 228 亿美元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
其中还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两个港口中国货运量占比达 21%。
消息一出,这边国务院港澳办批评他漠视国家利益,很多人骂他 “卖国贼”。那边巴拿马还启动审计,威胁要收回港口经营权。
曾经的商圈传奇,晚年怎么会因为这笔交易陷入这么大的麻烦呢?
2025 年 3 月 4 日,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宣布,要把全球 23 个国家的 43 个港口资产以 228 亿美元卖给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
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边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这俩港口每年处理全球 6% 的海运货物,中国商船运的货占了 21%,是中国和拉美、加勒比地区贸易的重要通道。
买方除了贝莱德,还有美国的 GIP 和瑞士的地中海航运,美国资本占主导。
交易还包括港口配套的物流网和智能管理系统。
长和说卖了能拿到 190 亿美元现金,用来还债和开拓新业务。
消息刚出来,3 月 13 日,国务院港澳办就转发《大公报》的文章批评这笔交易。
说它 “漠视国家利益”,担心美国控制这些港口后会让中国航运受制于人。
3 月 18 日,外交部发言人反对经济胁迫,香港特首也要求交易必须符合法规。
原定 4 月 2 日签协议,但因为中国启动反垄断审查,加上美国突然打关税战,协议没签成。
4 月 9 日,美国防部长访问巴拿马后,巴拿马政府突然说要全面审计长和在当地的港口公司,还威胁要收回经营权。
长和喊冤说,自己在巴拿马港口投了 16.95 亿巴波亚,比合同要求的多了 3 倍,给当地创造了 59 亿巴波亚的经济价值,审计明显是受美国压力。
随后,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要求,这笔交易不能躲躲藏藏规避审查,没批准之前绝对不能实施。
巴拿马运河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水道,能把船只从美洲东西海岸航行的距离缩短 5000 到 10000 公里,省了差不多一半的路程。
2024 年,运河两边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一共处理了 374 万个集装箱。
其中中国商船运送的货物占了 21%,也就是说每 5 个经过这里的集装箱里,就有 1 个和中国有关。
中国从拉美进口的很多货物,比如巴西的大豆、智利的铜矿,都要通过这两个港口中转,对咱们的贸易很重要。
美国却拿 “中国威胁” 当借口插手这事。
2025 年初,特朗普政府到处说中国控制了巴拿马运河,国务卿鲁比奥公开施压巴拿马。
后来美国防部长直接跑到巴拿马,要求当地政府重新审查李嘉诚旗下公司的港口经营权,甚至提出美军船只可以 “优先免费通过运河”。
这明显是把运河当成自己的工具,用政治手段干预正常商业交易,暴露了美国为了霸权不择手段的做法。
中国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外交部多次批评美国搞经济胁迫,国务院港澳办也指出,如果美国资本控制了这两个港口,未来中国航运可能会被 “卡脖子”,比如被随意涨价、限制通行,影响整个供应链安全。
所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很快启动了反垄断审查,明确要求这笔交易必须经过批准,没同意之前不能实施,就是要守住咱们的供应链安全底线。
夹在中间的巴拿马政府很纠结。
李嘉诚的公司在当地经营港口多年,累计投资了 16.95 亿巴波亚(和美元等值),比合同约定的多了 3 倍,还带动了当地 59 亿巴波亚的经济产值,创造了不少就业。
但美国防部长访问后,巴政府突然变脸,以各种理由启动全面审计,还威胁要收回经营权。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美国施压的结果。
巴拿马作为小国,既要依赖运河收入,又扛不住美国的压力,只能在中美之间摇摆,处境挺无奈的。
2025 年初开始,美国就不断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4 月 2 日更是把税率涨到了 145%,也就是买 100 美元的中国货,光关税就要交 145 美元,简直是天价。
中国自然也不惯着,马上反制到 125%。
这一来,两国港口都受了重创,美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直接跌了 44%,洛杉矶港全年货运量预计减少 10%,码头上堆满了没人提的集装箱。
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这次麻烦大了。
中国正在进行反垄断审查,巴拿马又在美国压力下审计他们的港口,之前想拆分交易避开审查也被中国否决了,228 亿美元的交易彻底卡住了,能不能成还不知道。
舆论更是一边倒批评,网友骂他 “卖国贼”,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也批评他 “商人不能没祖国”。
香港立法会议员要求他重塑企业形象,投资者也担心他失去内地政策支持,长和股价都跌了,李嘉诚的商业信誉这回算是碰到大挑战了。
说到底,这次风波撕开了一个真相。
资本流动从来不是单纯的 “买卖”,背后都有国家战略的影子;而每个国家也不可能对涉及自己命脉的交易不管不顾。
李嘉诚这次的争议,本质上是他以为能用以前 “纯粹做生意” 的思路应对现在的国际博弈,却忘了在关键领域,商业决策必须和国家利益绑在一起。
你可以做全球商人,但首先得记住,你的根基离不开自己的国家。
现在中美关系紧张,这笔 228 亿美元的港口交易大概率得长期拖着了。
一方面,中国相关部门的审查还没通过,巴拿马又在美国压力下盯着他们的港口不放。
如果交易最终谈不成,按照协议,长和得付给买方 23 亿美元的违约金,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他们一年多的净利润。
而且现在想找新买家也难,国际上的大财团都怕卷入中美纷争,没人敢轻易接手。
另一边,巴拿马政府在美国的影响下,正在全面审计长和的港口公司。
长和之前在巴拿马港口投了 16.95 亿美元,比合同要求的还多了 3 倍。
现在一旦被认定 “违约”,不仅这 16 亿多的投资可能打水漂,巴拿马还有可能收回经营权,甚至发起法律诉讼要求赔偿,金额可能更高。
长和现在是两头受困,既要面对中国的审查,又要应付巴拿马的审计,搞不好两边都得赔钱。
对李嘉诚和长和来说,麻烦还不止这些。
股价已经跌了不少,投资者也在质疑他们有没有考虑政治风险。
更关键的是,这件事让大家对长和的信任打了折扣,以后在香港和内地的业务会不会受影响,都是未知数。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