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 张稳
衰老不是在某一天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渐进过程,想要健康老去,中年时期的健康基础非常重要。研究发现,我国中年人群健康衰老趋势并不理想,有八成人未老先衰、未老先病,无法健康老去。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张稳结合临床观察,从中年健康现状、健康老去的核心要素及具体行动建议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爱扛着”——中年健康隐患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人的生命节律,将45-59岁定义为中年,并称之为“生命高危期”。此阶段,中年人常因不愿给家人添负担,凡事“自己扛”,导致健康问题累积:
慢病扎堆出现
1
运动量减少、饮食高脂高盐、吸烟饮酒等习惯,易引发代谢性疾病,进而损伤血管、肝脏、胰岛等组织或器官,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病集中发作。
压力独自承受
2
苦闷情绪长期憋在心里,精神高度紧张,会使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上升,不仅引发焦虑、抑郁,还可能导致大脑萎缩、记忆力减退,加速痴呆症的发生与发展。
身体不适硬扛
3
头疼、胃疼、胸闷等身体预警信号,常被中年人忽视,或仅靠吃药敷衍,长期“扛着”易使小病拖成大病。
经常头疼头晕可能与高血压、颈椎病相关;胃疼可能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需胃镜排除恶性病变);胸闷气短心慌可能是心脏问题。
五大健康“储蓄”
健康老龄化绝非“从不生病”,而是系统维护五种能力平衡。要想健康老去,中年是关键的“储蓄期”,存好以下五大健康“储蓄”,是健康老龄化的基石:
无疾储蓄
1
指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仅发生增龄性改变,无明显功能异常;无恶性肿瘤或严重心血管疾病;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与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重要脏器功能稳定,慢病管理得当)。
自理储蓄
2
是身体健康的直接体现,需具备:能独立完成穿衣、进食、沐浴等基本日常活动;平衡能力良好;肌肉力量达标。
认知储蓄
3
中年人需保持基本正常的记忆力与注意力,能独立完成日常决策,具备吸收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若因年龄增长出现感知觉减退、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只要不影响日常独立生活,即视为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情绪储蓄
4
情绪对健康老去至关重要,中年人应拥有两种情绪控制能力:
识别自身是否存在情绪问题的能力;
及时、有效消化与释放不良情绪的能力。
遇到压力时,避免爆发或隐忍,可通过沟通、运动等方式排解。
社交储蓄
5
随着年龄增长,中年人社交圈易缩小,社会支持减少、孤独感增强。要积极参与家庭互动,主动融入朋友圈、社会圈。研究表明,积极社交者更易收获幸福感与长寿。
五招护好健康“本”
人体就像一座大桥,伴随经年累月的承重和风吹日晒,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及时养护,就能延长这座大桥的使用期。要想健康老去,中年时期就要做些改变,为健康存下“本钱”。
适度运动,激活身体
1
坚持运动是中年维持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平衡感和心肺功能,保障晚年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
可选择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互动性强的运动(喜欢且能坚持的即为好运动),提升运动动力;工作之余利用碎片化时间起身活动,避免久坐。
增肌健体,防衰护骨
2
中年人可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加自身肌肉,不仅能保持良好体态,还能预防骨质疏松。需针对不同部位进行锻炼(每天练一个部位):
腰腹部:通过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等动作,练习腹肌、腰背肌、竖脊肌等;
上肢:通过平板卧推、举哑铃、引体向上等动作,练习背阔肌、三角肌、胸大肌等上肢肌群;
下肢:通过负重深蹲、杠铃硬拉、臀桥等动作,练习股二头肌、股四头肌等下肢肌群。
医生提醒,力量训练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注意自身安全,必要时需请专业人士进行辅导,如有基础病请咨询医生。
均衡饮食,健康养生
3 营养均衡
一餐当中应一半是蔬菜水果(种类、颜色多样),四分之一是全谷物(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四分之一是优质蛋白(鱼、禽、蛋、豆制品、瘦肉),以及适量优质脂肪(坚果、牛油果、橄榄油)。
少盐少油
严格限制加工食品、含糖饮料(果汁、碳酸饮料)、高盐高油外卖/零食、过量红肉和加工肉制品。
烹饪方式应多以蒸、煮、炖、凉拌为主,少煎、炸、烤,避免摄入过多脂肪。
足量饮水
每天1500-1700毫升(约7-8杯)凉白开或淡茶。
规律饮食
三餐定时,避免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晚、过饱。
健康社交,疏解压力
4
压力、负面情绪就像洪水,如果不及时疏解、泄洪,就会将自己淹没、吞噬。医生表示,中年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照顾好自己,避免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假期约上好友或家人一起远足、拥抱大自然。如果太忙,偶尔相约聊聊天也能让身心得到释放,提升幸福指数。
定期体检,查漏补缺
5
体检是排查健康风险的关键,45岁以上人群建议选择“1+X”体检模式:
“1”——基础体检项目。如检查血压、血糖、血脂、骨密度;
“X”——针对性检查。根据性别、生活习惯、家族病史选择,如肿瘤标志物筛查、慢病筛查、心脑血管检查;女性重点关注乳腺和妇科检查,男性注意前列腺健康。
END
张稳:中共党员,中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湖南省首届临床型青年神农人才,长沙市卫健委高层次人才,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人才信息分会副会长、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等职。重视老年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对综合内科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老年心肺疾患等“多病一体”的诊治,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衰、代谢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失眠等。
供稿:张稳
编辑: 裴翌尧
校对:陈双
审核:黄娟娟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