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美国苹果公司因为特朗普对华的高额关税,苹果公司在中国已经没有特别好的市场,迫于无奈只能把数百吨的苹果产品转往印度。
而这也让一直羡慕中国占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大头的印度喜笑颜开,觉得“替代中国输美”是一个让印度“重振制造业”的千载难逢机会。
可还没高兴多久,因为特朗普的关税,印度两千多箱的产品开始滞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变成了一个滚烫的烫手山芋。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不得不说,美国这场声势浩大的贸易战,一开始确实让印度兴奋得有点找不着北。看到中国遭受制裁,印度不仅暗自窃喜,还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可惜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让印度在国际贸易的大棋局中处处碰壁。
说起来,苹果公司的这个案例最能说明问题。
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后,苹果公司就算再怎么依赖中国制造业,到最后为了缓解压力,还是不得不拉拢印度市场。
这么大的科技巨头都要投资印度,这可把印度媒体可高兴坏了,一个个都在喊"印度制造业的春天来了"。
可现实哪有那么美好?
毕竟印度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差、配套产业链不完善,搞得生产效率低得可怜,成本却高得吓人。
更要命的是,印度还没意识到美国的关税政策压根就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而是冲着全世界来的。
这就要说到咱们上面提到印度的困境。
要知道印度可是美国最大的虾类供应国,这块市场可不小。结果倒好,新的关税政策一出台,印度水产品出口商就傻眼了。
大量装满冷冻虾的集装箱被卡在港口,根本运不进美国。
雪上加霜的是,厄瓜多尔因为关税优惠政策,虾类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价格优势明显,这下印度出口商可真是叫苦不迭。
有个统计就比较悲观,声称如果印度因为特朗普的关税一箱虾也卖不出去,那印度其他价值70亿美元的海产品恐怕也会和这些虾的形势一样。
好在印度政府已经看清形势,觉得既然自己卖不出去这些海产品,那索性就不自己代替中国给美国带货了,想方设法的让中国帮帮自己。
说到底,印度这是被对中国的"羡慕嫉妒恨"给蒙蔽了双眼。他们只顾着看中国遭受制裁,就以为自己能坐收渔翁之利。
可惜这种心态不仅帮不了印度,反而让他们在国际贸易的大潮中越陷越深。
放眼全球,大概找不出第二个国家,会像印度这样时时刻刻都在盯着邻居看。
这种近乎偏执的关注,背后折射出的是印度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焦虑。
要说这焦虑从何而来,还得从制造业说起。
这些年,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过硬的制造能力,在全球市场上可谓是风生水起。
从玩具、服装这样的日用品,到手机、电脑这样的电子产品,中国制造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这种情况可把印度给急坏了。
所以印度这些年也没闲着,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振兴制造业。
只可惜事与愿违。
就拿汽车产业来说,印度虽然有塔塔、马恒达这样的本土品牌,但关键零部件还得靠进口,成本自然居高不下。
更让印度郁闷的是,就连引以为傲的IT产业,也始终摆脱不了"外包王国"的标签。
印度确实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程序员,可惜大多都是给外国公司打工。
反观中国,不仅有华为、小米这样的科技巨头,连互联网应用创新都已经领先全球。这种差距,让印度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
所以印度这种对中国的执念,说白了就是既羡慕又嫉妒。
羡慕中国能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经济腾飞,嫉妒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可问题是,印度把太多精力都花在了"怎么超越中国"上面,反而忽视了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比方说,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严重滞后。
全国电力供应时断时续,公路铁路网络也不够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但印度政府却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跟中国比高低上,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其实印度完全没必要总是把中国当假想敌。两国国情不同,发展道路自然也不会完全一样。
与其整天想着怎么"超越中国"、"替代中国",还不如脚踏实地办好自己的事。
毕竟在这场由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中,印度和中国某种程度上都是受害者,他们更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才对。
说到这,不得不提印度在这场贸易战中的尴尬处境了。面对美国的经济霸凌,印度究竟该如何自处?
说实话,看到印度在这场贸易战中的表现,真是让人直摇头。本来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完全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可现在呢?不仅没有强硬地维护自身利益,反而还在那看热闹,指望着能从中美贸易摩擦中捡点便宜。
这种心态,说白了就是既不明智,也不够勇敢。
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美国这个关税大棒可不是专门为中国准备的。看看印度的水产品出口商们,现在是叫苦连天。
原本风生水起的对美虾类出口业务,现在是举步维艰。那些被卡在港口的集装箱,就是最好的证明。
美国这哪是什么针对中国的"特殊政策"啊,分明就是一场全方位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势。
印度政府现在应该明白,光靠观望和投机取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美国这种单边主义的贸易政策,今天可以打击中国,明天就能转向印度。
那么,印度究竟该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制美国的贸易霸凌。
更重要的是,印度需要改变那种投机取巧的心态。
与其幻想着从中美贸易摩擦中渔利,不如认真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比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完善产业链配套,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只有这样,印度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
观察者网-英媒:为缓解关税压力,苹果公司考虑深化与印度的关系
观察者网-印度为美国虾类产品最大供应国,相关产业正因将面临26%关税重压而陷入困境
更新时间:2025-04-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