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暴涨,美国人组团到中国扫货,美网友:没有中间商,比本土买便宜

注: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小鱼儿

编辑|小鱼儿

《——【·前言·】——》

一件原本价值几百美元的商品,忽然因关税暴涨,价格飞升至几倍,甚至更多。

美国人却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组成团体,跨越太平洋,逆袭而来。

这场‘扫货’行动,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这场“反向代购”潮,为何愈演愈烈?

美国消费者的中国购物热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迎来重大调整,关税比例不断飙升。

在这一政策正式实施后,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选择亲自飞往中国,进行所谓的"反向代购"。

他们不再等待中国商品漂洋过海来到美国,而是主动前往中国,满载商品回国。洛杉矶商人约翰·史密斯就是其中一例。

4月10日,他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办理离境手续时,推着的不是一个,而是二十个装满各类商品的大型行李箱。

"这次来华采购的花费,包括机票和酒店在内,还是比在美国本土购买这些产品便宜得多。"史密斯对记者表示,"即使算上额外的行李费,利润空间依然可观。"

数字背后的经济账本

为什么远渡重洋购物反而更划算?这要从具体商品的价格差异说起。

以华为最新旗舰手机Mate 70 Pro为例,在美国市场的售价约为12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000多元。而在中国,同款手机售价为6499元,价差超过2500元。

考虑到中国的离境退税政策(实际退税率约9%),消费者能够获得约585元的退税,使得最终价格优势更为明显。

电子产品并非唯一受欢迎的反向代购品类。服装、箱包等纺织品,以及其他科技类产品同样受到美国消费者的青睐。

据初步统计,一位美国消费者在中国进行一次集中采购,平均能节省20%-35%的费用,这还不包括商品质量和款式选择上的优势。

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自4月10日关税新政实施以来,中国各大城市的外国顾客数量增长了37%,其中美国游客的购物金额同比增长超过50%。

中国离境退税的"红利"

中国政府的新政策也在无形中为这股"反向代购"热潮添了一把火。

在4月8日至11日期间,中国推行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新政策,大大简化了外国游客在华购物的退税流程。

过去,外国游客需要在离境时向海关申请退税,流程繁琐且耗时。新政策实施后,消费者只需在指定的退税商店购物,即可当场获得退税金额,无需等待离境。

这一便利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在华购物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中国还扩大了退税商店的覆盖范围,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的高端商场,更多二三线城市的零售点也被纳入退税范围。

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主要商业区,各大商场纷纷设立了"退税服务专区",配备多语种服务人员,为外国顾客提供一站式购物退税服务。

据统计,截至4月中旬,全国共有超过2000家商店加入了"即买即退"计划,覆盖电子产品、服装、化妆品、奢侈品等多个品类。

贸易壁垒的"意外效应"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制定这一关税政策时,显然没有预料到"反向代购"这一意外后果。

这种现象不仅没有达到保护美国制造业的初衷,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政策效果。

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道:"当消费者可以轻松绕过贸易壁垒,高关税政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全球化和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消费者总能找到最具性价比的购物途径。"

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压力,中国海关总署于4月14日就出口形势做出回应,表示"天塌不下来",强调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

数据显示,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第一季度出口仍实现了6.9%的增长,总额达6万亿元。

这一表态释放了明确信号:中国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应对贸易摩擦带来的挑战。

实际上,"反向代购"现象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并未因关税上调而减弱,只是贸易方式发生了变化。

消费者的理性选择

"反向代购"潮流的兴起,本质上是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当政策造成的价格扭曲足够大,足以抵消旅行成本时,消费者自然会调整自己的购物策略。

许多美国消费者表示,他们并不只是为了省钱而来中国购物。对于电子产品爱好者来说,中国市场上的一些品牌和型号在美国市场并不容易买到。

例如,华为的最新产品由于贸易限制,在美国市场上几乎绝迹。对于追求时尚前沿的消费者而说,中国市场上的一些设计和款式也比美国市场更新更快。

来自芝加哥的玛丽亚是一名时尚博主,这是她第三次来中国"扫货"。

"中国的时尚产品设计新颖,价格合理,品质也不错。特别是一些国产设计师品牌,在美国还鲜为人知,带回去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她说道,这次行程她计划在上海、杭州和深圳三地采购,预算高达5万美元。

《——【·结语·】——》

关税墙高筑的背景下,"反向代购"现象揭示了全球化时代消费者行为的灵活性。当政策试图改变市场规则时,市场总会找到新的平衡点。

这种"用脚投票"的消费方式,或许会促使决策者重新思考贸易政策的有效性。

无论贸易格局如何变化,消费者的选择权始终是市场最强大的驱动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资料来源:基于中美贸易数据、海关政策文件及消费者购物行为分析综合整理。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关税   中国   史密斯   华为   中间商   美国人   美国   本土   消费者   便宜   政策   网友   商品   财经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