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见顶的3种迹象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是总会押着相似的韵脚——掌握这些规律,才能够在一轮轮的牛熊转换中守住利润。

随着A股市场持续地走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从熊市思维转向牛市思维。不过牛市的难处恰恰就在于:熊市思维已经,不再适用,但是通过熊市逻辑,又无法判断牛市的顶部。

每一轮牛市,都是相似的,但又不完全相同。基于对A股历史上,多轮牛市的观察,我们发现,牛市大顶,往往会出现三种关键迹象。这些迹象,就像煤矿中,的金丝雀,能够提前,预警危险的发生。

迹象一:抽血泵发动——IPO、再融资和大股东减持加速

中国股市设计之初的定位,便是为实体经济融资服务,且重融资而轻回报。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A股市场经IPO累计募集资金4.83万亿,定向增发累计募集资金12.38万亿,配股募集0.55万亿,可转债发行募集1.81万亿,重要股东净减持3.48万亿。

累计下来,A股通过二级市场为实体经济输血总量高达23.06万亿。可以说我国制造业产能扩张的一砖一瓦,都有股民在其中做贡献。

在熊市中,IPO以及定增,都显得十分困难,这是因为市场的流动性存在不足。不过在牛市里,鉴于市场估值水平得以提升,企业便能够获取更为良好的发行价,与此同时流动性也较为充裕,进而也就更容易筹到资金。

同样大股东倘若想要减持股票以改善生活,也通常会挑选在牛市的时候进行减持,如此这般便能卖得一个较好的价钱。故而牛市的后半段常常伴随有大规模的IPO、再融资以及大股东的减持。

虽然场外资金持续流入,不过市场却在不停扩容。新股需要进行IPO,老股也要实施定增,这些举措,都耗费着市场的流动性。这个时候,大股东作出了减持并离场的抉择,将手头的股票,转手卖给新入场的散户。

IPO、再融资、大股东减持,这“三台”抽血泵乃是此前,每一轮牛市过早结束的主要缘由。一旦它们再次“发力”牛市便宣告,进入后半段了。

来看当前数据:2025年至今,A股IPO累计募集资金652亿元,处于历史低位;再融资累计2324亿元(已扣除四大行对财政部定向增发的5200亿元和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换股增发的927亿元);重要股东净减持1228亿元。从数据上看,这三台抽血泵还处于温和状态,并未真正发力。

迹象二:增量资金耗尽——场外没钱了

A股常年为实体制造业输血,平均每年,输血达6500亿元。在高强度输血的情况下,A股常年处于熊市,只有当市场输血压力减小之时,市场才有望依靠场外热钱的涌入,创造出一波牛市。

场外热钱涌入股市的过程,其实就是存款搬家的过程。如果用A股日均成交额住户存款来衡量存款搬家进度,当前这个进度条已经走了较长一段。

2014-2015年牛市期间,共有5万亿存款转移至股市,此数量占当时居民储蓄存款51万亿的10%。10%的存款搬至股市之后,场外新增的资金或许就难以满足需求了——这便是上一轮大牛市所测出的极限值。

按此比例推算,本轮最高点的增量资金也应在居民存款的10%左右约15万亿。

中国结算数据显示,2024年底,A股投资者总数为2.37亿不过实际有持仓的投资者仅有5000万,中国真正炒股的股民占比大概只有4%还不到。即便把休眠账户全部激活,我国股民占比也仅在17%左右。

10%的存款搬家意味着正在炒股的人基本上已经把能动用的存款都动用了约59%。对大部分人来说,六成存款搬家到股市已经是很高的值了,很少有人会为了炒股抵押房子。

上一轮5万亿入市之后,全A成交额,从0.2万亿逐步地放量到1.8万亿一共放量了1.6万亿。进来的热钱,平均地除以三,大致就等同于放量的成交额。倘若本轮能够吸引15万亿资金入市,这样预计最终全A成交额将会从0.5万亿快速地放量到5.5万亿。

如果A股达到5万亿的成交额,这样基本上就可宣告本轮存款搬家已然结束啦。当下A股成交额已然来到3万亿这般水平,其进度条已然过半呐。

如果15万亿存款搬家的逻辑能够成立,这样一来,当前的涨幅差不多也就仅仅兑现了一半而已。从2689点开始上涨,一直涨到3888点,上涨了大约1200点,预计在牛市尾声时,上证的顶峰位置或许会在5000点出头。

迹象三:估值过高——泡沫被吹得太大

不同牛市的估值上限,各有不同,这取决于牛市究竟是由基本面因素,所驱动呢,还是由资金流动因素,所驱动呢。

2007年牛市,实际上是基本面,以及流动性双轮驱动的大牛市。当时A股基本面有显著的改善,投资者愿意给基本面改善的股票,更多的溢价。而2015年牛市,基本面并没有显著的改善,只是纯粹的流动性驱动,所以最终的涨幅和估值水平,不如2007年。

当前A股基本面情况:以整体法来计算,全A股半年报营收,同比增长0.17%净利润同比增长2.3%;用中位数去衡量,全A股半年报营收,同比中位数为3.5%净利润同比中位数为-3.8%。整体来看,A股当前基本面,有一些复苏的迹象,但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完全地回暖。

本轮牛市因为基本面并未实质性复苏,注定了也是流动性牛市,更多应对标2015年。

以万得全A指数为样本,当前A股市盈率TTM估值分位数为61.51%市净率LF估值分位数为32.72%。由于A股基本面较差,净利润基数较低,用市盈率法衡量估值水平会更高一些,用市净率法衡量会更准确一些。

从估值分位数来看,当前A股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上中间区段的位置,并没有到压力过高的泡沫阶段,整体上还有一定的空间。

当前市场评估:牛市仍在半山腰

从三个迹象来看,当前抽血泵尚未发动、存款搬家尚未结束、估值尚未见顶,市场应该还处于牛市半山腰的位置,后面还有一段空间。

近期虽然有头部资金抢跑(如单周1912亿的超大单流出),但并未把市场带下来,场外资金进场的速度,把抢跑抛压完全消化掉了。

熊市思维与牛市思维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市场繁荣时期,牛市思维应以持有为主,尽量避免过度交易带来的损失。不断地尝试逃顶,其实就是过度交易的一种体现。

如何应对:保持牛市思维,但警惕见顶信号

对于当前市场,建议投资者,保持牛市思维,以持有为主,减少主观判断,只有当出现较为明确的,见顶迹象时,才考虑减仓。

与此同时需要密切关注以下信号,

留意政策变动,特别是货币政策收紧,还有股市监管政策进一步强化,这或许会对股市的资金情况和市场信心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2.跟踪经济数据:宏观经济数据情况,不甚良好,企业的盈利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甚至出现下滑的态势,如此一来,或许就难以再有力地支撑股市,持续地上涨。

3.观察市场情绪:当市场情绪达到顶点,,投机气氛变得浓厚,新投资者大量地涌入,,甚至普通大众都在热烈地谈论股票时,,可能就意味着市场已经过热了。

4.留意技术指标,股价创新高,不过像MACD啦、RSI之类的)技术指标,却未能同步创新高,进而形成顶背离,这或许是市场上涨动力有所减弱的信号。

结语:理性看待牛市,既要参与也要保护

牛市是投资者获取收益的最佳时机,不过它也同样是风险累积的阶段。历史已然表明,牛市当中,最大的风险并非是错过机会,而是对风险的无视。

掌握牛市见顶的三种迹象,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控市场节奏,既不会错过牛市主升浪,又能在风险聚集之时及时抽身。当下市场,依旧处在牛市中期,投资者可以持续参与,不过需开始着重留意“抽血泵”,新增资金以及估值这三个关键指标的变动情况。

投资本质上是一场概率的游戏,并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预测工具。但这些基于历史经验所呈现出的迹象,至少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胜率,在牛市的狂欢之中,保持那么一丝清醒。

注:本文仅就技术层面展开交流,并非针对投资提出建议在市场之中,存有风险,于进行投资之时需秉持审慎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财经   牛市   迹象   市场   存款   资金   基本面   股市   熊市   成交额   投资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