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人有福了!鲁迅先生爱吃的菜,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吃上了

9月2日临近中午,坝头山村家宴中心的厨房间一片热火朝天,越城“乡风掌勺人”陆兴侨正身着白制服,左手锅柄,右手锅铲,开始熟练地颠锅,锅中的豌豆苗随着他的动作上下翻飞。高温下,厨房内的众人衣服早已湿透,却仍手脚不停,抓紧烹制着美味佳肴。厨房内菜香四溢,一道道美食伴着锅气出炉,鲁迅新风宴随之呈现。

“今天的这一桌菜都是鲁迅先生爱吃的。”陆师傅告诉记者,像素炒豌豆苗便是鲁迅先生爱吃的家常菜。

问及为何知道鲁迅的秘密,陆师傅笑着解释道:“这些菜品主要是从鲁迅先生散文、往来书信及其余名家的记述中搜集的,根据资料整理出了一份先生爱吃的菜单。”

记者了解到,在区文明办牵头下,“越城乡厨掌勺人”在结合常规宴会的菜品后,创新推出了“名人美食套餐”,因而便有了鲁迅笔下的家乡菜。这道素炒豌豆苗出自作家萧红作品《回忆鲁迅先生》中,其中写到 :“(鲁迅家)平常就只三碗菜: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再一碗黄花鱼。”

据悉,鲁迅先生是民国有名的“吃货”,据《鲁迅日记》记载,在其定居北京期间光顾过的馆子多达65家。他对美食的喜爱,在其作品与生活中皆有迹可循,而作为土生土长的绍兴人,其中家乡的味道更是浓得化不开。

鲁迅笔下的家乡味道,是《朝花夕拾》里“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的鲜嫩爽口,是《风波》中“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的温热喷香。即使到了晚年,鲁迅先生也忘不了故乡的味道,他的夫人许广平曾回忆,“只有火腿他还爱吃,预备出来不一定一餐用完,那么连用几次也可以。”这些菜肴并非珍馐美馔,却是鲁迅刻在骨子里的故土印记。

“之所以推出‘名人美食套餐’,除了让人们吃得有文化之外,这些味道同样也承载了绍兴的民俗记忆、农耕智慧与生活温情。而当这些熟悉的味道,与名人笔下的文学场景相连时,便有了不一样的吸引力。”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创建科科长任李静说。

“你看这个蒸干菜鲁迅也吃过,陆游也写过饭焐茄子,我们和名人的距离很近呢。”现场一位师傅笑呵呵地说。

这种“有故事、有味道”的宴席形式,比单纯的常规菜式更能吸引人。“从书本走到餐桌”的文化体验,不仅比普通家常菜多了层情感共鸣,也能让大家在品尝美食过程中聊起地方文化、名人故事,让宴席氛围更热闹。

过往乡厨多以“家常口味”为核心竞争力,服务场景局限于“吃饱吃好”,而名人美食餐的融入,让乡厨服务跳出单纯的“烹饪服务”范畴——乡厨除了掌勺人的身份外,更成为地方饮食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我们对这些散落于文学中的家乡味道系统化开发,将其融入了我们的‘新风菜单’。未来,我们还将推出更多的‘名人菜单’。”任李静告诉记者,“这份乡厨的‘名人菜单’,并不是简单的菜品罗列,而是把地方文化、名人记忆与家常滋味拧成了一股绳。往后人们吃到的不只是梅菜扣肉的咸香、茭白的清甜,更是藏在食物背后的乡土故事。”

随着更多“乡风掌勺人”的加入,这些“有故事的家乡味”会进一步在乡村宴席上飘香,乡土饮食的根将扎得更深、延伸得更远。

有需要就找他们



来源:越城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美食   绍兴   家家户户   有福   鲁迅   名人   味道   家乡   宴席   菜单   笔下   茭白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