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周总理临终念念不忘之人,1973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他是国民党的吴次长,也是周总理临终前念念不忘之人。然而,他的一生却终结于台北马场町刑场。他死后,国民党怒斥他,共产党怀念他,可更多人是不认识他,甚至遗忘二字都无从谈起……

从蒋介石心腹爱将到密使一号

1894年福建闽侯,踩着夏天的尾巴,一户吴姓人家迎来了新的生命。家里虽然不算殷实,但也是耕读传家,于是家人给他取了个十分有书卷气的名字——萃文。这孩子是人如其名,学习刻苦,学业优良。长到14岁,吴萃文到福州开智学校念书。

这是一所革命氛围浓厚的学校,师生个个都是锐意进取的进步青年。1911年,开智学校响应北伐的号召,组建学生军北上。而自小便立志要报效祖国的吴萃文也身在其中,开启了自己从军的一生。

吴萃文是何时改名叫吴石的已不可考,但这个新名字却是他后半生的真实写照——如石之坚,忠诚不移;如石之默,甘于无名。

吴石曾至日本留学深造,回国后本可以选择一条更为“舒适”的升官发财之路,但他没有。他投身于参谋本部第二厅,专司对日研究和情报收集。这段经历也为他未来走上地下党道路积累了经验。

得益于在日本时期的走访调查,吴石工作做得异常出色,很快就升迁到重要职位。1942年,吴石授陆军中将衔,颇得蒋介石青睐,平步青云唾手可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最终决定“背弃”他的党国。

但与其说是他背弃党国,不如说是蒋介石的党国背弃了他。吴石做的是保家卫国,求的是国泰民安。而蒋介石治下却是逆行倒施、民不聊生。

这样的党国显然已不复最初的样子,与吴石心之所向背道而驰。1947年,吴石在与我党发生联系后,很快就成了“密使一号”——一颗我党安插在国民党心脏地带的暗桩。

英勇就义 遗志回响

为了将台湾带回家,吴石决心深入虎穴、赴台潜伏。而与吴石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很多人,他们组成了台湾地下党组织。

在台期间,吴石升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利用这一身份,吴石为我党获取了一大批绝密军事情报。然而,并肩的同志中出现了叛徒,吴石等人身份因此而暴露。

1950年3月1日晚,吴石被带走。严刑拷打之下,吴石的一只眼睛永远丢失在了黑暗中。但坚如磐石的意志让吴石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1950年6月10日下午,时年57岁的吴石英勇就义。吴石的离开,对他的妻儿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但他们没有消沉,而是选择用自己传递吴石的精神,让他的遗志回响于人间。

1973年,我党追认吴石将军为革命烈士。但出于保密需要,他的事迹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宣传,大部分国人对他,或者说他们这样一类人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近期,随着一部剧的热播,吴石等人的名字才不再令人陌生。

而我们不光光要记住他们、传唱他们的事迹,还要记得真正的“团圆”才是对这些英雄的最好告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两岸的未来已越来越清晰,台湾当归!

参考文献:

[1]樊巍,林小艺. 对“吴石们”来说,“最好的告慰是团圆”[N]. 环球时报,2025-10-31(010).

[2]许雪毅. 荣耀不再沉默,祖国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N]. 新华每日电讯,2025-10-24(00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历史   临终   念念不忘   烈士   党国   我党   蒋介石   台湾   国民党   密使   次长   遗志   名字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