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群里早已炸开了锅。
“谁谁家的孩子,考了六百二十多分,放了一屏幕的烟花!”
“某某家的闺女,五百八,录取通知妈妈书刚到,九宫格照片就发上来了,喜极而泣的表情连着发了好几个!”
红包像喜庆的炮弹,一个接一个地炸开。恭喜、点赞、鲜花的表情包,汇成一片虚拟的欢乐海洋。每一个气泡框里,都洋溢着难以自抑的喜悦。
她的手机,却始终安静着。
那页薄薄的成绩单,就放在触手可及的茶几上。“689”这三个数字,像用烙铁烙上去的,滚烫,且带着重量。她知道,只要指尖轻点,将这张照片发送出去,立刻就能收获一场更为盛大的、属于她的庆典。她会成为今晚这个家族里当之无愧的“明星”,赞美与羡慕会将她的微信淹没。
丈夫在身旁,试探地问了一句:“不跟大家说一声吗?亲戚们都在问呢。”
她拿起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她的脸。她的拇指在儿子的成绩单照片上停留了很久,那股想要分享的冲动,像潮水一样拍打着心岸。
然而,她最终关掉了屏幕,将手机轻轻放下。
“不发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
因为她想起了去年。
也是这样一个夏天,家族里另一个孩子高考失利。那个平日里活泼爱笑的女孩,在那个漫长的暑假里,像变了一个人,沉默,敏感,回避所有的家庭聚会。女孩的母亲,她的大嫂,在那些日子里,眼神里总带着一丝难以抹去的疲惫和黯淡。在一次只有她们两人的闲谈中,大嫂望着窗外,轻轻说了一句:“这世上,不是所有的花,都在同一个春天开放的。”
那句话,当时听着只是心疼。此刻,却像一记警钟,在她脑海里轰然回响。
她的炫耀,或许是她家花园里最绚烂的一朵烟火。但这朵烟火升空,映照出的,可能是别人家院落里,那一角尚未散尽的阴霾,那一块尚未愈合的伤疤。这无声的对比,就是最锋利的刃。
高考,是千军万马争过的独木桥。有人顺利抵达,就有人意外落水。每一份金榜题名的喜悦被放大,都可能映照出另一份折戟沉沙的失落与难堪。而家族,这个由血脉和亲情织就的网络,本该是失意时最温暖的港湾,而非得意时攀比炫耀的秀场。
她站起身,走到儿子的房间,轻轻抱住这个比她已高出一头的少年,低声说:“儿子,你真棒,妈妈为你骄傲。这是我们一家人的喜悦,我们好好珍藏。”
真正的喜悦,如静水深流,不必依靠外界的喧嚣来证明其存在。而真正的教养,就体现在这“不必炫耀”的克制里,体现在这份将他人感受放在心上的温柔里。
有一种修养,叫“不打扰别人的幸福”。
有一种善良,是在自己的喜悦里,依然能看见别人的沉默。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