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名烈士,归队!

天光熹微,六合桂子山还笼罩在薄雾中。一把扫帚划过青石路面,发出沙沙声响,惊醒了沉睡的山林。53岁的守陵人谢文成像往常一样,连石阶缝隙里的落叶都仔细捡拾了起来。他的身后,松柏苍翠,苍山高耸,这里住着,1249名烈士。

“今天是个大日子,我们要打扫得漂亮一点。”扫帚起落间,早已退休的守陵人陈德荣也缓缓走来,彼时,他自然地接过扫帚,目光扫过一排排墓碑。“都准备好了,就等他回家了。”这一天,他们等待的,是一位即将归队的“新战友”。

血战1943:绝战桂子山

“为什么《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一书中把这场战斗称为‘绝战桂子山’?”即便早已退休,眼下,陈德荣依然是桂子山烈士陵园的一名志愿讲解员。每逢瞻仰人员前来,这位老人总会站在烈士名录墙前,目光深邃,将82年前的烽火岁月娓娓道来。

桂子山,地处六合区北部丘陵山区,抗战时期,这里是日占区前沿,地处日伪统治中心的眼皮底下。1943年8月,新四军二师五旅十三团奉命集中在安徽天长一带进行整训,并担负保卫天长、六合一带群众秋收的任务。当月17日,团长饶守坤接到敌人“扫荡”情报,拂晓时分率部赶到桂子山,准备在西面的丁家山头和北面的无名高地设伏,当天上午9时,战斗打响。

这是抗日战争中淮南地区新四军与日本侵略军打得最激烈的战斗之一。敌人有七八百人,反复争夺高地十几次,战士们都打红了眼,有的脱掉了上衣,端着刺刀,高举马刀,怒吼着“冲啊!杀啊!”鏖战10多个小时,最终击溃日军。桂子山上,刀光剑影,血火交织。“这一仗,毙伤敌人近300,我们也有124名最好的战士,永远留在了桂子山。他们很多人才十几二十岁啊……”陈德荣轻轻叹息,82年的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倒流。

烽火1945:寸土泣寸血

82年前的桂子山战斗,是血战、鏖战。82年后的桂子山烈士陵园,是烈士们回家的路。守护在这里的人,从未忘记他们的名字,而桂子山,也安葬着在六合其他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烈士,比如,即将“归队”的张凤鸣。

张凤鸣,1925年生于六合八百镇的一个书香门第。1942年,年仅17岁的他从南京晓庄师范毕业,并由地下党转为一名方山大队战士,毅然投身抗日洪流。当时,其父母都是地下工作者,他们以行医治病为掩护,在敌人眼皮底下传递情报。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创办了张怀芝联合诊所,也就是如今金牛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身。

满腔热血,终得抱负。1945年,时任方山大队副连长的张凤鸣在六合羊山头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0岁。那时,他最小的妹妹张凤兰尚未出生。80年岁月婆娑,没留下一张照片,从未谋面的大哥成了家人们口中一个光辉而模糊的影子,也是如今80岁的张凤兰心中,一份最深沉的念想与遗憾。“还是回到战友身边好,对他来说,就像回家了。我们一家念了他八十年,这山上上下下,都是千家万户心里念着的人……”这一刻,张凤兰的执念,便是送大哥归队,让他的遗骸迁入桂子山烈士陵园,与当年的战友们安息在一起,再道一声:“大哥,回家了。”

回响2025:山河故人归

夏末的桂子山,光影斑驳。这是一个等待了八十年的归队日。上午9时,张凤鸣的外甥女周雪琴和侄子张继生,搀扶着手捧鲜花的张凤兰缓缓行进在陵园中。张凤兰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块墓碑,她的步伐沉重而坚定,每一步都踏在家族八十年的思念之上。

“大哥,我们接您到新家了。”张凤兰的声音稍有哽咽,却透着一种释然的安宁,迁葬仪式简单而庄重。当墓碑缓缓合落,张凤兰挣脱搀扶,颤巍巍地走上前去,将一抔从老家带来的黄土轻轻撒下。“这次是真的回家了,回到战友身边,再也不孤单了。”此刻,等待画上句号,思念得以安放。张凤鸣烈士终于穿越时空,与战友们并肩长眠在这片他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

仪式结束,张继生郑重向着守陵人谢文成走去,“这本烈士证书,我珍藏了大半辈子。现在,捐给陵园,请你们继续守护他的名字和故事。”张继生捧着烈士证书的双手微微颤抖。继生,这个名字是张凤鸣的二弟,也就是张继生的父亲为其取名,寓意“继承大哥遗志”——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也是一个家庭对抗战烈士的永恒纪念。谢文成双手接过证书,如同接过一个时代的重量,“这个请你们家属放心,证书在这儿,我们会保管好、宣传好。名字在,故事在,人就在。桂子山记得,我们都记得。”是啊,桂子山记得,记得那年的烽火连天、英雄屹立;历史记得,记得那日的宁死不屈、血战到底。青山不语,松柏常青,英雄的故事从此有了最圆满的归宿。

山河为碑,历史作证;硝烟已散,精神永存。八十年很短,短到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呐喊;八十年又很长,长到足以让一把扫帚,将硝烟扫成安宁,将名字扫成永恒。

巍然的新四军战士雕塑下,拿起扫帚,陈德荣又轻声哼起当年的歌谣:“桂子山哟摆战场,日军斗胆来较量,新四军大刀显威风,砍得敌人直叫娘。丢盔弃甲回老窝哟,同志们打得真漂亮……”

此刻,桂子山上,第1250位烈士终于归队。

来源:六合区融媒体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历史   烈士   扫帚   大哥   敌人   烈士陵园   天长   墓碑   证书   战友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