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四百三十四)|有惊无险的岁月印记

有惊无险的岁月印记

文/高秀亭

1965年,我9岁。那是一个纯真而又质朴的年代。那时的孩童,没有如今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诱惑,也没有繁重的课外辅导班束缚,我们的童年是与大自然紧紧相连的。学习之余,广阔的天地便是我们最广阔的游乐场,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无尽的乐趣与探索。

记得那年冬天,学校遵循着古老的寒假招生制度,而我们这些黄河岸边的孩子,则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季节游戏。冬天,当寒风凛冽,黄河水面渐渐凝结成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时,我们便忙着制作滑冰鞋、滑冰椅,迫不及待地踏上那一望无际的黄河冰川,享受着速度与激情的碰撞。滑冰,对于我们这些黄河边长大的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生存技能的体现。我们虽小,却早已懂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对黄河的脾性有着一份天然的敬畏。

那时的黄河冰川,冰层厚实,有的地方甚至可达一尺多。从我家这里的黄河大堤到对岸,足足有1700多米的距离,深冬时节,这里成了滑冰爱好者的天堂,老少咸宜,人潮涌动,宛如一场盛大的集会。人们在冰面上自由穿梭,展示着各式各样的“花样滑冰”,欢声笑语回荡在寒冷的空气中,给冬日增添了几分暖意。

然而,就在这年冬天的一个寻常日子里,我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当我滑至河中心时,突然被一处不起眼的高坡吸引,好奇心驱使着我奋力滑向坡顶。就在那里,我发现了一个菜篮子大小的白色冻块,出于孩童的好奇,我用带钉的木棍轻轻一插,没想到,这一插竟捅破了冰层下的秘密——一股河水从冰下喷涌而出,我的滑冰椅瞬间被卡住,动弹不得。那一刻,恐惧如寒冰般瞬间侵袭了我的全身,我惊慌失措地大喊救命,幸好被几个正在附近滑冰的好心人七手八脚地拉离了这片凶险之地。

脱离险境后,我浑身颤抖,仿佛身体都被冻成了冰块,急忙跑回家换衣服。父亲见我如此狼狈,询问缘由后,向我解释了黄河冰川上的这一奇特现象。他说:“孩子,黄河上的冰层并非均匀坚固,有些地方由于水流、地质等因素,冰层下可能隐藏着暗流,一旦触碰,后果不堪设想。以后滑冰,一定要远离这些看似平静却暗藏危机的地方。”父亲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我惊魂未定的心,也让我对黄河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畏。

转眼间到了1967年夏天。有一天,我和好友李希元在河边沙滩上开始了踩踏游戏,那是一种简单却充满乐趣的活动。我们用脚在松软的沙地上踩踏,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脚下的沙地开始变得湿润,甚至有水渗出。不到两分钟,我们各自踩出的面积已有五六个平方大小,脚下的沙滩仿佛有了生命,随着我们的步伐起伏波动。正当我沉浸在这种奇妙的体验中时,突然听到李希元急促的呼救声。原来,他因踩踏过猛导致腿抽筋,身体虽然未完全下沉,但已陷入泥沙之中,只露出上半身,远远看去,几乎看不见他的腿。他焦急地喊道:“你快到村里找几个人带木板、铁锹来救我,快去,我走不出去了!”

我闻言大惊,立刻转身向村里跑去,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不到十分钟,救援队伍带着木板和铁锹赶到了现场。人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默契的配合,迅速将李希元从泥沙中拉了出来。如果再晚一会儿,他恐怕就会被自己踩踏形成的泥沙浆彻底吞没。获救后的李希元脸色苍白,声音颤抖地说:“不只是腿抽筋,我吓得尿都出来了,尿顺着腿流下来,一只脚陷在泥里,身体不断下沉,我以为这次必死无疑了,幸好你们及时赶到。”

这次经历,再次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以及面对自然时人类的渺小。黄河岸边,这样有惊无险的事情时有发生。每一次的历险,都是一次成长的磨砺,让我们渐渐学会了敬畏自然,珍惜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美文   有惊无险   印记   平原   岁月   黄河   冰层   冰川   泥沙   敬畏   铁锹   沙地   冬天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