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是 “作” 出来的?中医给出3招,或可帮助更好地缓解便秘

“又蹲了半小时,还是没动静……”45 岁的张女士盯着马桶,忍不住叹气。这半年来,便秘成了她的 “心头病”,起初是两三天一次,后来变成四五天,每次排便都像 “闯关”,用力到额头冒汗,肛门还隐隐作痛。她试过喝蜂蜜水、吃香蕉,甚至偷偷用泻药,可效果越来越差,人也变得没精神、脸色发黄。其实,像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的长期便秘,看似是 “肠道不听话”,实则是日常生活里的一些习惯 “作” 出来的。今天我们就从中医角度,聊聊便秘的那些事,再教大家3招实用缓解方法。

揪出便秘的“元凶”:这些“作”法正在伤害你的肠道

很多人觉得便秘是小问题,忍忍就过去了,却不知道长期便秘会让毒素在体内堆积,引发色斑、口臭、痔疮等问题,甚至增加肠道疾病风险。而追根溯源,不少人的便秘,都是自己 “作” 出来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饮食太 “精致”,肠道缺“动力”

现在人吃饭越来越追求“精细”,白米饭、白面包、面条成了主食,蔬菜吃得少,粗粮更是难得碰。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菜为充”,膳食纤维就像肠道的 “清道夫”,能促进肠道蠕动。如果长期吃精制食物,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肠道就像 “没油的齿轮”,转不动了,粪便在肠道里停留时间变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就会变得干硬,自然排不出来。张女士就是如此,她为了控制体重,每天只吃少量米饭和鸡胸肉,蔬菜摄入量不到推荐量的一半,便秘越来越严重。

2、作息太“混乱”,肠道失“节律”

“熬夜加班、周末补觉” 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可你知道吗?肠道也有自己的 “生物钟”。中医讲究 “天人相应”,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排毒、肠道修复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期熬夜,会打乱肠道的正常节律,影响肠道蠕动速度。另外,很多人早上赖床,错过 “晨起排便黄金期”(早上5-7点,大肠经当令,是肠道蠕动最活跃的时候),久而久之,肠道就会 “忘记” 排便信号,形成习惯性便秘。

3、情绪太“焦虑”,肠道受“牵连”

中医有 “肝主疏泄” 的说法,情绪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肠道的传导功能。现在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容易焦虑、烦躁,这些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影响肠道蠕动。张女士就提到,每次月底赶项目时,便秘都会更严重,这正是 “情绪伤肠” 的典型表现。此外,很多人排便时喜欢刷手机,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干扰排便反射,让排便变得更困难。

中医不“泻”反“补”:“以补治秘”破解长期便秘难题

1、吃泻药管用?

提到缓解便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吃泻药”,但中医却不建议长期依赖泻药。中医认为,便秘不是简单的“肠道干”,而是分多种证型,其中虚证便秘在现代人中最为常见——尤其是长期便秘者,多因“气虚”“阴虚”导致肠道动力不足、津液亏虚。如果盲目用泻药,虽然能暂时排便,但会损伤肠道正气,让气虚更虚、阴虚更甚,形成“越泻越秘”的恶性循环。

2.以补治秘,标本兼治!

这时候,中医提出的“以补治秘”理念就尤为关键。“以补治秘” 不是直接“通泻”,而是通过“补气”“滋阴”“养血”,修复肠道功能,让肠道自己“动起来”。比如气虚者,肠道推动无力,就需要补脾气、益肺气,让肠道有足够的“动力”排便;阴虚者,肠道缺乏 “津液” 润滑,就需要滋阴润燥,让粪便能顺畅排出。这种 “标本兼治” 的方法,比单纯用泻药更适合长期便秘人群,而首荟通便胶囊,就是“以补治秘”理念的典型代表。

首荟通便胶囊精选何首乌、芦荟、决明子、枸杞子、阿胶、人参、白术、枳实等8味中药材,既有人参、白术补气健脾,增强肠道动力;又有枸杞子、阿胶滋阴养血,补充肠道津液;再搭配何首乌、芦荟等润肠通便,兼顾 “补” 与 “通”,不会像泻药那样损伤正气,能从根本上改善肠道功能,适合长期便秘且伴有乏力、口干、脸色差等虚证表现的人群。

缓解便秘不用愁:中医3招助你 “通畅” 每一天

除了借助药物调理,结合生活习惯的改善,才能更好地缓解便秘。下面这3招,都是中医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有效方法,大家可以试试看:

1、科学用药:选对“补通结合”的调理方式

对于长期便秘,尤其是虚证便秘,不建议自行用泻药,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以补治秘”的药物,比如前面提到的首荟通便胶囊。它不同于传统泻药的“一泻了之”,而是通过补气滋阴、润肠通便,让肠道逐渐恢复自主蠕动能力。

2、饮食调理:给肠道“吃够”营养与动力

中医强调 “药食同源”,改善便秘首先要调整饮食:

①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天吃够30克,比如燕麦、糙米、芹菜、菠菜、苹果(带皮吃)、火龙果等,膳食纤维能吸水膨胀,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

② 补充津液,每天喝1500-2000毫升温水,也可以喝些蜂蜜水(糖尿病患者慎用)、银耳莲子羹,滋阴润燥,让肠道更 “润滑”;

③ 少吃辛辣、油炸、生冷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肠道正气,加重便秘。

3、穴位按摩:每天5分钟,唤醒肠道动力

中医认为,按摩特定穴位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大家可以每天早晚各做一次穴位按摩:

① 揉天枢穴,天枢穴在肚脐两侧约2寸(约3指宽)处,用手掌顺时针按揉,每次1-2分钟,能调节肠道功能;

② 按支沟穴,支沟穴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上3寸(约4指宽),尺骨与桡骨之间,用拇指按压,每次1分钟,有通便的作用;

③ 推腹,双手叠放在肚脐上,顺时针缓慢推腹,从肚脐推到小腹,再推回肚脐,每次5分钟,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长期便秘不是“小事”,也不是单纯靠“忍”或“泻”就能解决的。与其让便秘影响生活质量,不如从现在开始,调整生活习惯,借助“以补治秘”的理念和方法,让肠道慢慢恢复健康。记住,缓解便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相信你一定能摆脱便秘的困扰,重新拥有“通畅”的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养生   中医   肠道   泻药   滋阴   津液   肚脐   动力   膳食   补气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