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砀山文史资料》第二辑(1987年10月),县委党史办公室,原标题《三次解放砀城的经过》
正文
砀山县城,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的结合部,在徐州以西的陇海铁路线上,素有“徐州西大门”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砀城东西长约两公里,南北宽约一点五公里,周围地形比较开阔,城门均为弓形,城墙高八米、厚六米。西关红山庙、东关耶稣堂、砀山火车站和城内四处均可设防。
1946年8月10日,七纵司令员杨勇,把主攻砀城的任务交给了匡斌旅长,命令匡旅在当夜(8月10日)至翌日拂晓以前,扫除砀山境内敌人的据点和四关的防线。
匡斌旅长根据纵队的命令,作了战斗部署:令五十八团配合砀山县大队攻打耶稣堂和东关;五十九团攻打砀山火车站和南关;夏邑总队的一、四、七、八连清扫外围据点,堵截敌人。
8月10日下午三时,东路大军分数路向砀城扑来,八点钟兵临城下,十点钟发起总攻。
入晚,天气闷热,彤云密布,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这时,一列国民党的军用火车从商丘开来砀山,车上满载着商品、军用物资和敌人的一个营,进入我人民解放军的包围圈,俘虏了全部敌人,缴获了四十多挺轻重机枪和二百多辆自行车。
夏邑总队向城外敌人据点进击,敌人恐慌,企图弃堡外窜,由于战士们动作迅速,将敌全部击溃,俘敌百余人,内有营长一人,缴枪百余支,机枪四挺,马两匹。
战斗打响以后,五十九团炮兵连,冒着大雨趟着泥水,绕过东关跑步进入南关,在城门外与敌人只有一桥之隔的一间瓦屋里挖好了炮眼,架起了平射炮身。甄连长下令炮击,炮手张孝奎连发几炮,把城墙打开一个缺口。在雷雨的闪电中,暴露了目标。敌人连续发射了几发子弹,张孝奎没有理会,当他站起身来想把炮身再架高一些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他倒下了。九连的英雄们,把梯子架在平射炮摧毁的缺口上,英勇地爬了上去,南门上的敌人被迫退到了城内。
东关外的耶稣堂,住有二、三百土顽。敌人凭借着耶稣堂建筑了一道六百米长的小围寨。寨外有丈多深的沟,沟里是几尺深的水,水里有一层枣枝寨。县大队从小围寨的西边,五十八团一营三连从小围寨的东边同时进入阵地。正值大雨倾盆,敌人不敢露头,拉起吊桥,龟缩在寨子里。十点三十分,在机枪的掩护下,县大队的尖刀班人驮人地涉水渡过壕沟,放下吊桥,和主力部队同时攻入敌据点,把敌人压缩到寨子里的小楼上去,被我团团包围。敌人企图负隅顽抗,但因施展不开火力,在小楼上互相埋怨和谩骂。在我火力强攻和政治攻势的压力下,于拂晓前全部缴械投降。至此,外围之敌全部歼灭。
11日,我攻城部队向驻城守敌发动了攻击,因雨后泥水难行,加上机疯狂轰炸,我攻城未熊成功。12日上午,我主力部队调集了五个团的兵力,加强了炮火,猛轰南门。南门被炸开,几个勇士,挎着一篮子手榴弹,端着刺刀冲了上去。四丈多高的云梯架在城头上。郭从仪营长不顾通讯员的阻拦,率先爬了上去。仅几分钟的时间,南门插上了红旗,主力部队迅速向城内涌去。
攻打东关城门的五十八团五连三排突击排,在炮火的掩护下,连长和指导员带领全排战士,架起云梯,组织手榴弹爆破。强攻登上东城门楼,城内的两千多敌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作了俘虏。活捉了县党部书记张瑞峰、县长刘天展、训育长陈耀民、警察局长陈耀渠、青年军头目周作儒、常备队旅长李宗祥、保安大队长李效先、副大队长周作坤以及李天然、陈松月、彭文田、邵干卿、刘歪头等。由侯体备同志带两挺机枪,把俘虏押送到王汉光家里,当走到西关桥头时,李效先想逃跑,被侯体备当场击毙。
正当全城军民欢庆胜利的时刻,邓小平政委骑着马踏着泥水来到了砀城。很据邓小平政委的提议,在树荫下召开了领导干部会议,杨勇司令员主持了这次会议。邓政委在讲话中肯定了这次战斗的成绩,也总结了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
会后,主力部队为了追击敌人,作了战略性的转移。我地方党咳机关和群众团体入城办公。县成立城防司令部,由张启功、刘洪飞、张学堂三人负责。
15日下午,国民党新五军和十一师在飞机的掩护下,从徐州方向开来砀山。
16日我地方部队转移。
1947年11月5日,华野一纵(叶飞任司令员兼政委)由定陶出发,7日到达砀山北马良集东西地区集结待命。8日8时第三师第八团开始向砀山外围据点史新庄、周寨迫进,两据点之敌均在我未到达前闻风逃窜。8日晚各部由集结地出发,涉过黄河故道分别向指定攻击位置前进。第七团于9日1时完成对李庄车站的包围。第一师在师长廖政国、政委曾如清,第二师在师长刘飞、政委张文碧的率领下分别向砀山进发,沿途仅遇敌“还乡团”小股抵抗,当晚二十四时前顺利占领砀山城四关。因为突然奔袭,守敌未作顽抗,纷纷退入城内。从审俘中得悉:8日黄昏由商丘方面增敌一个旅。纵队根据新情况,决定延迟攻城,令各师巩固已得的阵地,充分作好准备。令第一师于9日24时以第一团第三营第二团第三营及师特务连发起对砀山车站攻击,经一小时烈战斗,守敌江苏保安团二个连被我全歼。9日15时第七团开始向李庄车站之敌发起攻击,经炮击后,16时发起冲击,首先第二连由西北角爆破突入车站,敌向西南逃窜,被该团第二营自西向东攻击的分队拦击,敌企图窜回车站顽抗,途中被我突入李庄车站之各分队合击,全歼于铁道以南广场上,俘敌八十余名,至此砀山外围战斗全告结束。当晚该团开至砀山以东姬庄、蒋楼附近,为砀山攻城预备队。
11月10日,攻击砀城之各部队调整部署,作攻城准备。10日15时,纵队下令炮击,第一团用火箭筒与山炮将西门暗堡完全摧毁。第二师第五团以第一、二营为攻城第一梯队,以第四团第二营为该团之预备队,该团之第三营位于东南角徐园、梁园,以侧翼火力支援第一梯队突击,第六团以第一营作第一梯队为主攻营,第二、三营均为该团之预备队,准备在突击后投入巷战。
各部在炮火掩护下均进行爆破,基本上摧毁了敌前沿工事,十六时各部同时发起冲击,在纵队野炮、各师山炮群、各团火力群的集中火力猛烈射击下、各攻城部队之突击连进行了连续爆破,十五分钟后,第一、二团先后胜利登城。
第一团第一营登城后巩固了突破口,随即向左右纵深发展,并将突击队所有火器架设于城楼,掩护第二梯队投入纵深战斗。接着该团第二营协同第三连,并头向纵深发展,第三营随后跟进,当时极为顺利,伤亡甚微。第二营以第五、六连猛追逃敌,直至攻占天主堂后,即以第六连向十字街攻击前进,由于该连干部认为制高点已为我控制,而麻大意,于十字街口遭敌火力袭击。该团第一、三营分别向东及北前进,第一营第二连进至北门附近与第二师第六团攻城部队取得联系。
第二团第一连登城后虽巩固了突破口,但事先未发觉城墙下有暗堡,致使第一营第二梯队前进时遭受暗堡火力杀伤,伤亡较重,迟缓了前进速度。尔后继续向前猛插,直捣敌旅部所在地体育场以东大房子,仅经二十分钟,即歼灭敌旅部,活捉敌第七旅旅长丁保仁,缴获甚巨。该团第二营沿城墙向西攻击与第一团第二营取得联系,第三营向东攻击,尔后与第二师第五团取得了联系。
第六团与第一师同时开始突击,爆破组乘我炮兵射击之浓烟,力破北门,第二团对北门城楼发起冲击,奋勇爆破,战斗极为激烈,在我炮兵火力稍停时,隐避于城楼东西两侧掩体夹墙之内的敌人,即以手榴弹、炮弹向我猛投,并以两侧火力封锁第六团第一营突击队前进,该团连续进行五次爆破突击,均未奏效,致使时间延长,弹药消耗殆尽,火力队无法再次掩护步兵突击,一时无法接济,形成火力中断,后经数次冲杀,与敌勇猛搏斗架梯成功。该团第一连在登城后,又在城楼与敌对峙一小时之久,后经第二连投入战斗,当即与敌进行搏斗,激战三小时。此时第一师第一团已进至北门附近,城内敌人将告肃清。在此次战斗中,第二师第六团第一营营长陈祖馨同志在冲锋时,身先士卒,深入最前沿指挥,不幸光荣牺牲。
在第六团攻击北门之同时,第五团亦对东门发起突击,由于敌火力较弱,我在攻击前调整战斗部署,增加山炮一门,组织了炮火保障,当发起爆破突击时,顺利地摧毁了敌封锁桥梁的暗堡,随着城门爆破成功,突击队迅速登上城头,控制了城楼制高点,掩护第二梯队进入城内,该团参谋长朱全林同志随部队进入城内后,即布置火力,组织力量击退了西南方向反冲击之敌.并指挥部队分别向两翼扩展,敌被我各个击破,并围歼了数股顽抗之敌。四连在进入巷战时,由于指挥犹豫,部队队形捅挤,受敌左侧大房子火力封锁及短兵火器控制,部队受挫。五连连长即命令两名战士将敌火力点打掉,支援四连战斗。在战斗中二营营长蒋传珍同志光荣牺牲。
上8点,战斗结束,全歼国民党整编二十四师第七旅旅部与第一、第二(缺一个营)两个团及砀山县保安队、宪兵队、警备队、江苏省保安团等部,俘虏二十四师第七旅旅长丁保仁、第一团团长孔祯生、第二团团长苏汉杰及砀山县党部书记张瑞峰(上次被俘后跑掉了)、委员兼县训所教育长尉凤徵、三青团干事长张耀芝、干事徐志馨等官兵四千余人。缴获各种大炮二十七门,轻重机枪一百八十六挺、长短枪二千一百二十四支、各种炮弹五百六十八发,各种子弹三十二万一千一百七十七发、掷筒弹及枪榴弹六百六十一枚、手榴弹三百六十三枚、电台三部、电话机二十二部、马骡一百二十一匹、军粮数十万斤。并将张瑞峰、尉凤徵、张耀芝、徐志馨等人枪决于东关外。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为了缩小对徐州之敌的包围,切断敌人沿陇海路西窜之退路,保障冀鲁豫解放区的物资给养运往路南,支援淮海战役,总前委于11月6日下令迅速解放砀山城,并命令华东野战军(即三野)所属东江纵队(又称两广纵队)挺进单砀边境,配合地方部队担负解放砀城的战斗任务。同日,砀山县大队也接到湖西军分区下达的命令:配合主力解放砀城。6日夜,县大队负责同志和主力部队首长共同研究了作战方案,决定于7日夜对砀城发动进攻。这时,砀城守敌除砀山县保安团外,还有国民党主力部队约一个团驻守。
7日午夜,在我攻城部队攻击下,敌守城部队弃城东逃。8日黎明时分,砀城胜利解放,华野主力负责在城外收集俘虏、武器,监视外线敌人;县大队负责在城内打扫战场。天明后,把搜集到的几百名俘虏集合在广场训话。除了俘虏之外,还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大米和罐头。
8日早晨,县民主政府贴出了安民布告,宣传有关政策,规定了临时货币比值。张世珠同志还以民主政府县长兼城防司令之身份,深入到火车站和县立中学等单位召开群众座谈会,号召大家维护秩序,做好工作。
资料来源:
《砀山文史资料》第二辑(1987年10月)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