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际油价又开始坐"过山车"了。
周三,WTI和布伦特原油双双涨超1%,市场的神经一下子绷紧了。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突然宣布,要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

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后,嘴上喊着要制裁俄罗斯的次数没少过,但真正动手的时候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这次不一样了,直接瞄准俄罗斯最能赚钱的石油巨头下狠手,贝森特自己都说这是"美国对俄罗斯联邦实施的最大规模制裁之一"。
想明白这次制裁为啥来得这么猛,得先看懂特朗普和普京之间这笔"账"是怎么算崩的。
特朗普第二任期上台后,这是首次就俄乌冲突对俄罗斯施加直接的经济成本,而且砸中的恰好是俄罗斯的"钱袋子"。

说白了,普京靠石油出口换的外汇,很大一部分就来自这两家被制裁的巨头。
10月22日,特朗普明确表示取消了原定与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面,理由是他认为现在会晤"不合适"。
就在几天前双方还约好了要在匈牙利首都聊停火的事。
六天时间,从信誓旦旦要见面到撕破脸不谈了,这速度快得让外界都没反应过来。

背后的原因其实挺清楚,谈判桌上坐了也是白坐,双方压根就没在一个频道上。
特朗普重新当选以来,盼着普京能软化立场。
但事实证明,这套打法对莫斯科不太管用。
坊间传言,去年8月两人在阿拉斯加见过一面后,特朗普对普京的谈判诚意就开始打问号了。

这次布达佩斯会晤流产,算是彻底戳破了"和谈泡沫",与其继续演戏,还不如直接亮出经济牌来得实在。
拜登政府时期出于对推高全球能源价格的担忧,一直没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采取行动。
特朗普这次狠得下心动手,说明他要的不仅是制裁本身,更是借着油价上涨向全球传递一个信号:这次是玩真的,不是摆样子。

美国这边刚宣布制裁,欧盟那边马上就跟上了节奏。
10月22日,欧盟成员国批准对俄罗斯实施第19轮制裁,措施包括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还将俄罗斯"影子舰队"中的117艘船只列入名单,对俄罗斯外交官新增了旅行限制。
这种"组合拳"打法可不常见,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西方国家在对俄能源制裁上达成了高度默契。

之前欧盟的对俄制裁总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毕竟不少欧洲国家还指望着俄罗斯天然气过冬。
但这次不一样,液化天然气禁令虽然要到2027年才全面生效,却摆明了要切断俄罗斯这条重要的能源出口通道。
再加上针对"影子舰队"的制裁,这些船只过去一直帮俄罗斯绕开监管偷偷运油,等于是把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暗道"也给堵上了。

制裁消息公布后,国际油价迅速上涨超过1%,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两大基准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扬。
虽然1%的涨幅看起来不算夸张,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还不稳固,油价上涨带来的连锁反应可不容小觑。
汽油、航空燃油、化工原料价格都得跟着动,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那这套制裁组合拳到底能不能真正"掐住"俄罗斯的脖子?
坦白讲,效果可能没想象中那么立竿见影。
俄罗斯这些年早就在想办法应对西方制裁了,从用人民币结算石油交易,到发展与印度、朝鲜等国的合作。
而且别忘了,特朗普自己都说"希望这些制裁措施不会持续太久",这话听起来更像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万一真把油价搞崩了,美国国内的油老板和选民也不会答应。

这次美欧同步出手,实质上是在赌普京会因为经济压力扛不住而主动求和。
但问题在于,俄乌冲突拖到现在,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分歧已经不是简单的利益交换能解决的了。
特朗普想让乌克兰拿部分领土换和平,普京想要的可能远不止于此,而乌克兰更不可能轻易吞下这个苦果。

说到底,布达佩斯峰会流产和制裁升级,更像是一出"和谈破裂后的怒火秀"。
特朗普通过制裁俄罗斯最大石油公司,既能展示自己的强硬姿态,又能给国内选民一个"我确实在推动停战"的交代。
至于这套打法最终能不能真正推动和平进程,恐怕还得继续观望。不过有一点倒是挺明确的:全球油价的波动,短期内是消停不了了。
信源来自:中国新闻网2025年10月23日美国宣布制裁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

央视新闻 2025年10月23日从宣布到取消 特朗普与普京会晤为何被“急踩刹车”?

新华网2025年10月24日冯德莱恩:欧盟第19轮对俄制裁已获批 将继续对俄施压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10-23 中方评美政府将对俄两家石油公司进行制裁: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