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JXY
编辑|青橘罐头
最近这段时间,中美之间的关系变化时刻吸引着国际社会的关注,此前双方的关税战给整个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而伴随着美方的“妥协”,双方也频繁在经贸领域展开了对话,美方为了尽快恢复与中方的经贸合作,也不断做出各种“让步”。
双方的关系由此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正当国际社会对此松了一口气时,美方却又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
美方突然宣布对被列入“实体名单”的企业的子公司自动追加制裁,这也意味着中方的数千家企业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消息宣布后,所有人都为之震惊,而中方更是第一时间做出了强硬的回应。
9月29日,距离国庆假期只剩两天,美国商务部突然抛出的一则新规,给全球经贸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份被业内称为“穿透性规则”的出口管制令,彻底打破了国际经贸领域的惯例。
一旦企业被列入制裁名单,持股超50%的子公司会自动追加制裁,即便是少数持股却存在“重要关联”的企业,在开展合作前,也必须通过“严苛审查”这一关卡。
这也就意味着仅中国就有数千家企业子公司会被卷入这场“连坐式”封杀。
这不是特朗普政府第一次对中国企业挥出制裁大棒,但“连坐”式打压却是前所未有的狠招。
要知道,在此之前,即便母公司被列入制裁清单,子公司仍能正常开展部分业务,成为企业维持技术合作和市场运转的“缓冲带”。
而这次的新规,相当于直接堵死了这条最后的通道,对此美方还在拿“维护国家安全”当借口,声称要“堵上漏洞”,防止受制裁企业通过附属公司获取美国技术。
但《金融时报》一针见血地点明了核心:新规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阻碍中国企业的发展,担心其为中国军方的技术发展提供助力。
说白了,美方的这一操作就是 明摆着拿着政治手段遏制中国企业的发展,各种高科技领域都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想跟客户合作,都摸不准对方到底有没有被额外限制,生怕一不小心就踩了红线,正常生意都没法安心做。
这种“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制裁逻辑,本质上是对国际经贸规则的公然践踏。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本就像一张精密的网络,每个企业都是不可或缺的节点。
美国强行切断特定节点的连接,不仅会让中国企业蒙受损失,也会波及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方。
比如一家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的子公司被制裁,可能导致其上游的美国设备供应商失去订单,下游的欧洲终端厂商无法获得关键组件,最终形成“一损俱损”的连锁反应。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次的“连坐”制裁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针对中国科技产业精心策划的“组合拳”。
回顾2025年9月的动作就能发现,美国的打压一直在升级:9月12日,美方对中方的数家企业进行了制裁。
9月25日,中方刚依据《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将3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3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采取禁止进出口、限制投资等反制措施。
短短4天后,美国就抛出了更狠的“穿透性规则”,显然是在刻意升级对华经贸摩擦。
面对美方的新一轮打压,中国商务部在9月29日当天迅速做出了强硬回应。
9月29日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连用三个“严重”痛批美国的恶劣行径:严重损害受波及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这种措辞严厉的回应,在近年来的经贸表态中并不常见,足见中方对此次“连坐”制裁的愤怒与反对。
中方的强硬措辞更是清晰传递了中方的立场,既不会容忍美方的霸权行为,也有足够的底气和手段进行反制。
可能有人会问,面对全球科技实力最强的美国,中国的反制能起到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无论是半导体、汽车还是高端制造,没有任何一家美国企业愿意彻底失去中国市场。
比如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企业,失去的不仅是眼前的订单,更是长期的市场份额和发展机遇。
此外,中国在科技自主创新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从芯片制造设备到人工智能算法,不少领域已经实现“从0到1”的突破,美国的制裁反而会倒逼中国加快自主替代的步伐。
从国际社会的反应来看,美国的“连坐”制裁也遭到了广泛质疑。
多家国际媒体指出,美方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搞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
就连美国国内的一些行业协会也表达了担忧,认为过度的出口管制会让美国企业失去技术领先优势。
毕竟,技术只有在不断的交流和应用中才能迭代升级,长期“闭门造车”最终只会被市场淘汰。
其实,回顾中美经贸摩擦的历程就能发现,美国的制裁手段虽然不断升级,但始终没能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
反而,每一次打压都成为中国科技企业成长的“催化剂”,以前中方落后的技术,如今却几乎全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这背后,是中国企业的韧性,更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必然结果。
对于此次“连坐”封杀令,中方的“强硬回击”不仅体现在外交表态和反制措施上,更体现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实际行动中。
中国一直倡导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无论是进博会、广交会还是服贸会,都在为全球企业提供展示和合作的平台。
然而在对比美国的所作所为,其不断的“小动作”本质上就是在与全世界作对,最终的结果只能被孤立。
当然,中方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美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是长期的,未来可能还会面临更多挑战。
但只要中方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坚持开放合作不松懈,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步伐。
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所说,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既是对美国霸权的回应,也是对中国企业的承诺。
9月29日的这道“连坐”封杀令,或许会在短期内给部分中国企业带来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它只会让中国更加坚定地走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道路。
毕竟,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霸权主义终究行不通,只有合作才能得到更美好的未来,而那些试图用制裁阻挡中国发展的人,最终只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抛弃。
信源来自: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