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年轻时以为金钱是最重要的,等到老了才知道,原来真的是这样。”
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听起来有点世俗,但现实就是如此。
有了钱,我们才能吃饱穿暖,才能去追求精致体面的生活。
谁也不会嫌钱多,当然指的是合法赚来的钱。成为富人,是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的梦想。
前几天听说一个同事家里的老房子拆迁,他们家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拆迁款,真是让人羡慕啊。
拆迁户,也称为“拆二代”,是全民羡慕的对象。若拆迁区位于寸土寸金的核心地带,拆迁款可以高达数百甚至上千万,用一夜暴富来形容他们也不为过。
可在河南郑州,有这么一位老爷子,面对开发商送上门的一亿赔偿款,他却摆手拒绝,还回了一句让人瞠目结舌的话:
“别说一个亿,十个亿、一百个亿,我也不卖!”
开发商一度以为他疯了,村民们也纷纷劝他“见好就收”,可老人态度很坚决,说什么也不肯同意。
他住的老宅,周围的房屋早就拆得干干净净,唯独他这座老宅孤零零地“钉”在城市中央。
拆迁队来了又走,赔偿款一次次提高,任金岭却始终不为所动。
直到有一天,老人请来了专家。专家一脚踏进那座布满灰尘的老宅,抬头望向门楣,经过一番查看后脸色顿时大变,急急退后一步,大喊:
“这座宅子,拆不得!”
当众人得知真相后,对老人纷纷竖起来大拇指,夸他做得对……
故事要从2007年说起。
一块牌匾
那年,郑州城改步入快车道,东史马村被列入拆迁范围、
村民们个个高兴得不行,这拆迁款可不是小数目,可能抵得上他们奋斗大半辈子。
然而,村里有一个叫任金岭的老人却开心不起来。
相反,他还一脸凝重,抽着旱烟,静静坐在自家青砖灰瓦的院子里。
他望着院墙上那些斑驳的木雕,屋檐下的砖刻,神情有几分复杂,谁也琢磨不透他心中所想。
任家的老宅,在当地素有“任家大院”之称,占地几亩,院落五进,曾有三十八间房屋。
如今虽只剩下两进院落、四十八间屋子,但那股沉静厚重的古韵,依旧不减当年。
他们家住宅面积不小,按理来说拆掉款不少。
果然,开发商给他们家开出了高价。
然而,面对开发商递来的高价支票,他只说了一句话:
“这宅子不是我的,是祖宗留下的,我哪有资格卖?”
开发商见老爷子脾气有些犟,便耐心劝导。
没想到,老爷子急了眼,当即回道:“别说一个亿,十个亿、一百个亿,我也不卖!”
开发商以为老爷子精神有问题,谁会和钱过不去。
村民也来劝阻,叫他“见好就收”,但老爷子怎么也不肯松口。
随着一声声“轰隆声”响起,周边的老屋都拆了,唯独剩下他们家的老宅。
这时,老爷子慌了。
他担心自己哪天有事出门,开发商会偷偷行动。
思量一番后,他决定邀请开发商过来谈谈。
开发商接到他电话,都开心得不行,立马赶了过来。
老爷子开门见山,说出了心中想法。他们家的老宅子历史悠久,可能是历史文物。
“什么?”开发商傻眼了。
文物可拆不得,拆了可是犯法的。
为了慎重起见,双方约定请文物专家来看看。
很快,郑州市文物局的专家团队赶来了,专家刚踏进院子,便被门匾上的四个大字吸引:
“辅翼国政”。
字体苍劲有力,木质泛黄却保存完好。专家爬上梯子仔细端详,又走进厅堂、卧房、书屋,越看脸色越凝重。
檐下刻着“皇恩浩荡”、墙上浮雕仙鹤云海、麒麟送子,橱柜中还藏着清代官袍、织布机、瓷器、老式算盘……
任金岭轻轻捧出家谱,上面记载着他们任家从乾隆年间起,就代代为官。到了道光年间,任君选因政绩卓著,得皇帝御赐“辅翼国政”匾额,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世家。
更令人惊叹的是,太平天国年间,任氏兄弟组织乡民修筑天祥寨抵御外敌,立下战功,一跃成为朝廷命官,高升为正六品承德郎与正五品武德骑尉!
专家们经过一番探讨后得出了结论,他们激动地握住任金岭的手,眼里闪着泪花:
“这是郑州极少见保存如此完整的清代民居,文化价值极高,必须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消息一出,全城哗然。
老宅是根
一个原本被视作“老顽固”的钉子户,居然守着一座价值无量的历史遗产!
2009年,任家大院正式被列入郑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城市钢铁森林中的一片文化绿洲。
老宅周围高楼耸立,车水马龙,但任金岭守着这片青砖瓦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拒绝了以钱换宅的诱惑,也拒绝了将宅子商业化的建议。他说:
“老宅是任家的根,不是买卖。”
可文物保护不是一件容易事。那些年,为防止有人偷盗古物,任金岭拿出多年积蓄,亲自修墙筑围。可墙修到一半,钱就花光了。
“我们不是富人,靠退休金过活。”他苦笑道。
为了能长远保护好老宅,他主动提出将任家大院改为博物馆,并亲自担任馆长。
2017年,“郑州天祥博物馆”正式挂牌,前院供游客参观,后院仍为任家人居所。
任金岭夫妇不收一分钱门票,只为将老宅的故事传下去。
他甚至把一间偏房改成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免费接待学生团体。他要让下一代知道,什么叫传承,什么是家族的根。
如今的任家大院,是城市中难得的静谧之地。
青瓦白墙、飞檐雕花,阳光斜洒,光影交错。孩子们在院中奔跑,老人坐在石凳上摇着蒲扇,仿佛时光穿梭回了百年前的盛世人家。
面对媒体采访,任金岭的话感动无数人:
“这座宅子不是财富,是记忆、是家风,是任家的魂。如果我为了钱把它拆了,祖宗知道了,会不会在梦里责怪我?”
尾声之道
一个亿拆不动的,不是房,是根。
任金岭守的,也不是砖瓦木梁,而是一段家族的荣光,一份对祖先的敬重。
拆一座房容易,拆一个人的信仰很难。
因为,有些东西,千金难买,一旦丢了,就真的再也回不来了。
浮世喧嚣,但请别忘了,我们的根在哪里。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