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8年造假8年,创始人套现 20.2亿后离场,国资24亿投资全亏光!

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最直观的数据就是去查看他们历年来的企业年报。

可是很难想象一个企业竟然靠着财务造假,骗过了证监会成功上市,又骗过了股民使得股价一路走高,甚至最后骗过了国资委让其24亿投资付诸东流?

然而这就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一家企业上市8年造假8年,直到创始人套现20.24亿元潇洒离场,我们才发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创始人又是否得到了惩罚呢?

造假的装修帝国

在成为帝国老板之前,叶家豪还只是在深圳打拼的一个工人。

2007年,不愿继续打工的他拿着自己全部的积蓄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深圳市奇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奇信股份。

在公司成立初期,叶家豪敏锐地抓住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将公司业务重心放在了高端住宅和商业地产的装修上。

在他的带领下,奇信股份迅速成长为行业翘楚。

然而,随着规模扩大,公司的收益不再向一开始那样亮眼,这让叶家豪很是焦急,毕竟彼时的公司正面临上市的境地。

为了能让自己的公司顺利的上市,叶家豪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从2012年开始,为了达到上市的条件,奇信股份便开始了大规模的财务造假,大肆的虚增利润。

公司主要通过三种手段进行造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

这些手段看似简单,却因为建筑装饰行业的特殊性而难以被外部审计发现。

2015年,奇信股份凭借着虚报的利润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被誉为“装修第一股”。

上市后,奇信股份并未停止造假,反而变本加厉。

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9年,公司每年虚增利润均在3亿元以上,占比最高达到242.64%。

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奇信股份借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洗澡”。

公司营收从2019年的40亿元断崖式下跌至21.1亿元,净利润由盈利7534万元转为亏损5.72亿元。

与此同时,叶家豪也开始为自己的“逃脱”做准备。

2019年,叶家豪便开始以各种理由开始慢慢的减持自己手中的股份。

在逐步试探下,叶家豪成功的套现了1亿元,这次套现的成功让他安心了不少,接下来,他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减持。

2020年9月,叶家豪以11亿元的价格将29.99%的股份转让给江西新余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在当时造假利润超高的条件下,叶家豪开出了每股16.21元的价格,这个价格远高于当时的市场价格。

这笔交易让叶家豪一次性套现了11亿元,除了这笔巨额股权转让,叶家豪还通过其他方式套现了9.24亿元。

两年的时间下来,叶家豪成功的套现了20.2亿,随后,叶家豪便迅速退出了公司管理层。

代价高昂的接盘游戏

在这场财务造假的闹剧中,江西新余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余投控)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新余投控成立于2005年,是新余市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理、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业务。

此次收购奇信股份,是新余投控首次涉足A股上市公司。

2020年9月,新余投控以国有企业的身份出价11亿元高价接手了奇信股份29.99%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

然而,新余投控并不知道自己的噩梦会因此开始。

为了支持奇信股份的经营,新余投控在收购后持续向公司提供大额借款

2020年11月,新余投控分两次向奇信股份借款2亿元,2021年底,又将到期的8.29亿元借款全部展期到2022年底。

2022年4月,新余投控再次拟向奇信股份借款2.25亿元,同时对到期的0.5亿元借款进行展期。

截至2023年初,新余投控对奇信股份的总投入已达约24亿元,而这笔巨额投资如今却面临全部亏损的风险。

因为在这之后不久,证监会便发现了奇信股份的异常,对该公司展开了调查。

姗姗来迟的正义

2023年1月,证监会对奇信股份及相关责任人做出了行政处罚决定。

公司被处以5000万元罚款,创始人叶家豪被处以1400万元罚款并终身市场禁入。

其他高管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罚款金额从100万元到700万元不等,部分人员还被处以5年或10年的市场禁入。

然而,这场迟来的正义并未能挽回投资者的损失。

奇信股份已于2022年5月6日因2021年度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3年4月20日又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面临着退市的严重风险。

此外,为奇信股份上市提供审计服务的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也未能逃脱处罚。

该事务所被罚没2700余万元,并被暂停证券服务业务半年,保荐机构安信证券(现国投证券)的两名业务负责人也被出具警示函。

截止到目前,所有参与到造假事件中的人都受到了自己应有的惩罚,据说叶家豪父子二人在2022年就被关起来了,只不过后续的处罚并没有公开。

整件事情中,最倒霉的大概就是被蒙骗的新余投控,毕竟原本是奔着赚钱去的,没想到不仅亏了24亿,还遭到了罚款。

结语

上市八年,造假八年,虽然成功的套现了20.2亿元,但叶家豪最终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这件事也告诉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投资者需要更加关注公司的财务指标,警惕高比例应收账款等风险信号。

只有具备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新余市   新余   展期   帝国   证监会   创始人   利润   风险   股份   财经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