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倒众人推!向太直播狂怼王家卫,撕下了他仅剩的"体面"

前言

娱乐圈的"大师滤镜"碎得猝不及防!

曾几何时,墨镜是王家卫的艺术符号,慢工出细活是对电影的极致追求。

然而编剧古二曝光的一段段录音,却让这位国际名导跌落神坛。

更致命的一击,来自向太陈岚的直播时的耿直发言,揭开他最后一块遮羞布,王家卫的"体面"还剩下什么?

王家卫翻车迟早的事

最近随着圈内一段录音曝光,彻底让名导王家卫翻车!,揭开了导演不为人知的一面。

其实导演编剧私下议论演员本不稀奇,但王家卫录音风波为何引发众怒?

关键在于性质不同,同为导演的尔冬升在圈内可是出了名的严厉,在片场骂演员更是常见,甚至曾经在节目上把郭敬明怼哭。

不过很多时候,尔冬升都是为磨炼演员演技。

而王家卫对演员并不是演技上的批评,是针对女演员的长相、身材评头论足,甚至开金靖开黄腔,对一向敬业的唐嫣评价却是“太装”,还在背后使绊子。

不仅如此,老戏骨也都没能幸免,贬低陈道明“阴阳同体”,斥责游本昌不简单。

这已不是专业批评,而是对人格的践踏。

更讽刺的是,这种轻蔑与他片场的"严苛"形成诡异对照。

刘嘉玲擦地27遍、梁朝伟拍到怀疑人生、张国荣称"每次合作都受伤",过去被美化为艺术牺牲,如今再看却像权力霸凌。

当胡歌拍《繁花》一场戏NG42次眼充血丝,章子怡拍《2046》被临时改词逼到吐胆汁。

直到这些“敬业故事”在录音曝光后彻底变味:究竟是对艺术的执着,还是对演员的漠视?

向太精准吐槽

直到向太直播期间谈及对王家卫的看法,在才知道王家卫在圈中什么样,早已经是公开的事情!

从商业价值上老考虑问题,向太坦言每个投资过王家卫的老板都是亏钱的。

对此还真有网友扒出网传,王家卫在拍《阿飞正传》时,投资者邓光荣投了4000万港元,可票房只有975万港元。

为此,邓光荣破产不说,身体也扛不住住了院。

虽未证实,但王家卫电影烧钱慢工确是事实。

作为资深投资人,向太称“绝不录用”宣言更是戳中要害:电影是艺术更是生意,毕竟投资人不是慈善家,她之所以这样说也合情合理。

另外向太透露王家卫太不受控制后,这点倒是没说错,王家卫每拍一部戏都要好几年,还经常出现拍的很多镜头最后都不会用。

就连有些演员已经杀青了,她的戏份很有可能会全被删掉。

之前胡歌拍《繁花》,一场戏NG四十二条,眼白布满血丝,最后还是靠人工泪液撑着霓虹灯,色温换了十一种才达标。

而章子怡拍《2046》更绝,前一晚背的台词全作废,现场半小时狂背新梗还被要求“情绪不对再来”,一天喝了二十八杯酒吐到胆汁发绿。

最让投资人头疼的王家卫的“无时间”概念,《繁华》剪了四年,素材硬盘堆成两座“冰柜”,平台建议仙更十集,被他一句味道不对怼回。

这可是胶片时代,一天烧五十万港币,换谁的钱包能扛住?

不仅如此,不少演员也深受其害。

难怪向太补刀:没有张叔平和钱,就是一个“小喽喽”,根本不会到现在的地位。

其实王家卫的"翻车"早已埋下伏笔,半个娱乐圈的演员受过他的"折磨",投资方忍着他的超支,只因他头顶艺术光环。

但古二的曝光和向太的发声,让长期沉默的受害者找到出口,这不仅是个人恩怨,更是对畸形权力结构的反抗。

值得深思的是,为何行业能容忍如此模式数十年?

或许源于对"大师"的盲目崇拜,或许困于资源垄断的无奈。

但如今越来越多"王传君"敢于说"不喜欢",越来越多"古二"选择发声,预示着旧秩序的松动。

真正的艺术创作不该建立在践踏他人之上,健康的环境需要尊重每一个环节的付出——从编剧的署名权到演员的尊严,再到资本的有效配置。

结语

王家卫风波照出圈内光鲜背后的痼疾:对权力的纵容、对底线的模糊、对个体的漠视。

但这也是一个转折点,促使行业思考何为真正的尊重与合作。

或许褪去神话外衣后,我们才能看见更真实的创作生态,那里没有神坛上的大师,只有平等协作的创作者,以及用作品本身说话的健康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娱乐   墙倒众人推   体面   演员   翻车   艺术   投资人   慢工   章子   编剧   圈内   胆汁   神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