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动症孩子常常犯错这件事,多妈妈有一肚子话想说。
太多家长咨询时都提到:孩子犯错且说了无数次都不管用,那是气不打一处来!
“说了无数次”,这里面有几次是有效的呢?没搞明白这个问题,再说无数次也白搭。
孩子用剪刀削铅笔
家长看到立即指责孩子
“你怎么这么笨?用卷笔刀不是更快吗?”
孩子没有平稳摆放花瓶
家长看到就训斥孩子
“你这样放花瓶迟早要被你弄碎!”
家有A娃,多妈妈感觉很多家长会在心里给他们贴好标签,孩子还没干啥,你先觉得他一定会犯错,提前预定好了结果。
认为孩子做事一定会出错,于是不断的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如何才能不再出错。
有时候,家长自己就把自己给“框住了”!这种心态先丢掉,你会好过很多。

02
A娃犯错的确让人头疼,而父母总着急想帮孩子改掉。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的错误时,第一反应就是立刻指出,觉得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及时改正。
但是孩子的思维并非如此:
他们的第一反应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好、被批评了,心里会有很多挫败感,并进一步质疑自身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做事畏首畏尾,没有自信。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孩子比较好面子,面对家长的简单粗暴的指正,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为自己的错误开脱(有些大人也是如此)。
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个结果:孩子的不配合、不改变。

MID YEAR SUMMARY
比如家长说:“你这个单词你记错啦!”孩子马上就会说:“张老师说是这样写的!”
再或者考试做错了题,家长说:“这个题的知识点你还没掌握吗?”孩子立刻反驳:“我都懂,就是粗心看错数字了!”
事实上,孩子可能确实对这个题没有把握,但他下意识就要给自己找台阶下,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欠缺。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指出孩子的错误,批评他们的不良行为呢?记住一个前提: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说:“今天的作业有点难,但是99%都做对了,非常棒!有一个小错误,你自己发现了吗?就是这个单词没拼对,把它改正过来就完美了!”
这样说带来的效果,绝对比“你也太笨/粗心了吧,这个单词都写过多少次了还写错?快点改掉!”要好得多。以柔克刚,才是王道。

0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不能光靠约束、压制、设定框架,而是要引导、启发、激励孩子积极向上,自我教育。
我们有义务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敢于面对错误,从而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01
不急着打击和纠正
A娃犯错,并不是孩子有意的,更不是孩子想犯错,而是孩子不会做,一时间找不到窍门,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能急着打击孩子的做法,纠正孩子的错误。
孩子年龄尚浅,经验不足,学习到的东西也少,肯定不能和大人一样,遇到问题就能迅速找到解决的方法。
我们要做的是,不急着打击、纠错,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找到捷径,找到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孩子会想办法解决,想技巧把这件事做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表扬,帮助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体验成就感。
我们可以先教给孩子方法,若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做错了,让孩子多做几次,等到孩子依然不会,我们可以再次教给孩子方法,让孩子在错误中慢慢摸索,最终找到正确的方法。

02
科学引导+及时反馈
当然,对于孩子的错误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管,放任自流。
在他们尝试的过程中也要给予指导和调控,对他们的尝试结果要及时进行反馈,及时矫正,让他能够从尝试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在下一次尝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家长要赏罚分明,及时表扬尝试过程中的优点与成果,对不良的行为习惯要采取有效措施削弱这种联结。
即强化正确的联结,削弱错误的联结。

03
一定要记录孩子的进步
教会A娃学会与你合作是一个漫长、困难的过程,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家长怎么在尊重孩子的同时,实现友好的相互协作。
如果孩子活泼好动、性格冲动,那么实行起来会更加困难,很多时候,很多家长都功亏一篑。
我们要知道,现实生活里没有魔法棒,只有循序渐进。
家长可以做个小册子,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记录下来,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就会发现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改变了很多。
这样的成长记录,还可以成为将来亲子间共同的美好回忆。

大家有任何问题建议,也都可以在文章留言分享,或者像淳淳妈妈一样找到我们咨询,详细描述孩子的情况,我们都会尽力提供解答~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