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至,秋意浓|食一味温润,品一季丰饶

寒露至,秋意浓|食一味温润,品一季丰饶


当清晨的露水凝起点点寒光,当桂花的香气裹挟着一丝清冷,我们便知道——寒露,已然悄然而至。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的过渡。古人云:“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此时,南北方秋意渐浓,天高云淡,万物也随着寒气增长而逐渐萧落。

然而,大自然的馈赠却在此刻达到了一个丰饶的顶峰。人们的饮食智慧,也围绕着“防燥、润肺、益胃、生津”展开,用一道道应时的美食,温暖身心,抵御渐深的秋寒。



正文:寒露食事,滋养身心正当时


寒露时节,饮食调理的关键在于平衡“秋燥”。此时的燥邪已从初秋的“温燥”转为“凉燥”,容易引发口干、咽燥、皮肤干涩等问题。因此,我们的餐桌也应顺应天时,做出调整。


一、 食蟹赏菊,不负秋光


“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蟹赏菊菊花天。”寒露前后,正是蟹肥黄满之时。雌蟹的蟹黄丰腴厚实,公蟹的蟹膏糯滑粘唇,无论是清蒸保留原汁原味,还是做成香辣的蟹锅,都是此时最不容错过的舌尖享受。食蟹时,佐以一杯温热的黄酒,不仅能祛除蟹的寒性,更添一番风雅情趣。


二、 芝麻酥香,润燥之宝


民间自古就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尤其是黑芝麻,富含油脂和维生素E,是润燥养阴的绝佳食材。它可以被制成芝麻糊、芝麻糖、芝麻饼,或者直接撒在米饭、粥品上。一口下去,满嘴生香,既能缓解秋燥带来的便秘和皮肤问题,又能为身体补充能量,可谓一举多得。


三、 蜜薯软糯,暖胃暖心


红彤彤的蜜薯在寒露时节格外香甜。它性平味甘,能补脾益胃,润肺通便。在微凉的傍晚,捧一个刚出炉的烤红薯,金黄的薯肉冒着热气,吃下一口,从指尖到心头都变得暖烘烘的。用它来煮粥或制作成拔丝地瓜,也是家庭餐桌上的常见美味。


四、 秋梨清润,甜沁心脾


“一颗荔枝三把火,日食斤梨不为多。”梨被誉为“百果之宗”,是应对秋燥的明星水果。它汁水丰沛,甘甜润泽,生吃可以清肺热,熟食则可以滋五脏之阴。川贝炖雪梨或冰糖雪梨羹是经典的寒露甜品,能有效缓解咽喉干痒、咳嗽等症状,为身体带来温柔的滋润。


五、 饮菊花酒,品秋之味


寒露与重阳节相近,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因此,饮菊花酒也成了这个时节的传统。古人认为,菊花是“延寿客”,用它酿制的酒,有祛灾祈福、明目清肝的寓意。在寒露时节小酌一杯,酒香中夹杂着菊花的清冽,仿佛将整个秋天的风雅都饮入了怀中。


六、 一碗热汤,熨帖身心


随着气温下降,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水显得尤为珍贵。山药排骨汤、莲藕花生汤或萝卜牛腩汤都是此时的上佳选择。山药和莲藕能健脾养胃,滋阴润肺;萝卜则能顺气化痰。慢火煲出的汤,味道醇厚,不仅能补充水分和营养,更能由内而外地驱散寒意,熨帖身心。#万能生活指南#​



寒露,是秋天写给我们的最后一封温柔情书。它用丰收的果实和渐染的层林,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去品味。不妨在这个节气里,遵循古老的饮食智慧,用一餐一饭来犒劳自己。让温润的食物,成为我们抵御寒凉、滋养身心的最佳伴侣,从容地迎接深秋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美食   寒露   丰饶   温润   芝麻   菊花   身心   时节   节气   熨帖   莲藕   雪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