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博会上的无人机有哪些看点?感受一下全产业链的发展成就

今天上午,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链博会上有哪些新型无人机?一起去看看吧↓

视频加载中...

总台记者 赵菁:我正坐在一架小型飞机里,其实这是一款无人驾驶的载人航空器。屏幕上显示的是提前设计好的飞行路线和舱外实时画面。

这款航空器不需要驾驶员、安全员,乘客也不用做任何操作,提前规划好飞行航线,它就可以起飞了。

又轻又坚固 碳纤维材料打造独特外壳

这款航空器高约2米、机身长度约6米,飞行过程中靠螺旋桨提供动力起飞,所以轻量化减重就是它最重要的安全指标。

记者现场称重了一下舱门,大概5斤,一个手就能拎起来。

记者100多斤的体重站在它的机臂上,可以看到机臂一点都没有变形。

如何做到又轻又坚固?它的外壳由碳纤维材料打造,比如机臂就由30多层碳纤维布叠加而成。这样,整个航空器达到轻量化的同时,又具备坚硬的外壳。

从研发到量产 多方面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作为能够载人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如何保障它的安全性?工作人员介绍,它的机臂、螺旋桨、电池、启动系统、动力系统等关键部件都有备份。如果在空中,螺旋桨停转了,系统会自动把缺失的动力分摊给其他螺旋桨,使飞行器保持平稳。

这款航空器从研发到量产,在生产技术、无人驾驶系统、行业标准等多个方面,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目前,它已经取得了取得全球首张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今年3月,这款航空器的运营航司,又拿到了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运营合格证。这意味,现在消费者通过购票,就可以体验乘坐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空中飞行的感觉。

大湾区产业链完备 提供强大支撑

企业负责人介绍,拿到这些证书后,他们的订单量有了明显增长,计划在这里新建二期工厂。企业发展速度之快,也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完备的产业链和先进的制造能力,企业需要的所有零部件和技术支持几乎都能在大湾区找到。

目前,广东聚集了低空经济相关企业1.5万余家,产业链覆盖材料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生产等全链条,广东也出台多项政策,搭建城市治理、空中交通、应急救援、低空文旅等场景。广东计划到2026年,低空经济的全产业链规模达到3000亿元。

链博会创新融合展:展示无人机全产业链

链博会上的先进制造链无人机展区,汇聚了最新的无人机技术与创新应用,展示了无人机在制造、物流、农业、安防等领域的广泛前景。具体有哪些技术创新?又有哪些新亮点?

视频加载中...

无人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总台记者 孙艳:先进制造链创新融合展区,是今年新设立的,这里汇聚了十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展示无人机的全产业链。

走进这个展区,很多无人机展现出惊人的多功能性,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这一款无人机,场地限制只能展示模型,它的真机翼展有20米长,可以连续飞行40小时,航程也达到了惊人的8000公里,能够承担多重使命。

这款无人机可以挂不同的工具,这也意味着它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未来无人机通过搭载不同的设计,会有越来越丰富的使用场景。

小小无人机串联起大大产业链

小小的无人机,背后有长长的产业链。以这家链主企业为例,工作人员介绍,有300多家厂商为他们提供配套的产品或者服务。

从上游打造机身的各种原材料、主控芯片等关键零部件,到中游无人机的整机生产,再到下游无人机的应用。这条产业链产生的价值非常可观。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中国无人机出海版图不断扩大

现在,中国无人机在海外市场的应用版图持续扩大,在多个国家和领域落地生根。在南非,搭载红外热成像、AI识别与卫星回传技术的“空中卫士”无人机已在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实现7×24小时巡护。当科技跨越山海,中国无人机凭借高效的巡护能力和精准的监测技术,为野生动物的安全保驾护航。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孙艳 唐志坚 张昊 赵菁)

责任编辑:赵羽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数码   无人机   产业链   成就   航空器   螺旋桨   总台   低空   碳纤维   无人驾驶   记者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