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叔,今年58岁,最近体检查出血压有点高,你喜欢吃辣,每顿饭桌上都要来点辣椒,可能是这个原因。”社区医生小王边说,边翻着张叔的健康档案。
张叔一愣:“医生,大家都说辣椒能活血,还能降血脂,我就是因为怕血管老化才越来越爱吃辣的。难道经常吃辣椒,反而有风险?”

关于辣椒,的确充满争议。有人怕辣,有人离不开辣;有人说它“伤肠胃”,有人却觉得吃辣更健康。辣椒到底是“血管清道夫”,还是暗藏隐忧?有研究甚至发现,经常吃辣椒的人,血管健康状况和普通人相比,短期内可能真的会有4个变化。
尤其是第三个变化,让很多人出乎意料。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疑惑?今天,咱们就用科学来说话,解开“辣椒与血管健康”的真相。

坊间流传辣椒养生、能降“三高”,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英国医学杂志(BMJ)》2020年的一项来自中国、意大利等国的超过4.8万人参与的流行病学研究。
明确指出:适量吃辣椒,与整体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相关。这似乎证实了“吃辣有益”的说法。
辣椒主要成分是辣椒素(Capsaicin),它能促进血液循环,轻度舒张血管、帮助脂质代谢。中国营养学会数据显示,辣椒素能够加速脂肪氧化、增加新陈代谢率约13%—15%,对肥胖、高血脂有一定帮助。
但医生也提醒,辣椒同样属于“刺激性食物”,个体差异明显。有些人长期大量吃辣,胃肠负担增加、血压波动,也可能引发微血管炎症反应。
协和医院心内科张主任指出:“辣椒不是百利无害,只适合健康人群中‘适量’食用。”因此,辣椒与血管健康的关系,既有积极面,也藏着风险。

坚持三个月,每天餐餐必辣,血管真的会“更年轻”吗?专家和数据告诉我们,频繁吃辣椒的人,血管表现出4种明显变化:
1.局部血管扩张,血流感增强
辣椒素能促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舒张压下降约6-8mmHg,部分食辣者会感到“脸红、发热”,这是小血管扩张的表现。长期适量摄入,有助于预防血管痉挛和高血压微循环障碍,但老年人、心脑血管患者此反应需警惕。
2.低密度脂蛋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降低
美国哈佛大学心血管营养组的研究显示,含辣椒素饮食能使LDL(坏胆固醇)平均下降12.4%,进而减少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这一好处在胆固醇偏高、动脉硬化早期的人群中尤为明显。

3.血管内皮微炎症频率增加
很多人认为辣椒只有好处,但过度刺激胃肠及微血管,有诱发内皮细胞炎症的可能。一项国内2018年的临床研究观察到,每周进食辣椒超过5次的人群,部分炎症指标(如hs-CRP)升高10.3%,尤以老年女性为主。这恰恰是你可能忽略的隐藏风险。
4.局部小动脉硬度增加,血压短时波动
短时间大量进食辣椒,部分人会体验到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中国医学科学院数据显示,辣椒摄入30分钟内,少部分人收缩压短暂升高3-5mmHg,但长期适量不会致高血压。但如果你本身血管弹性较差,还是要适当减少辛辣摄入频率。

辣椒虽好,但不是多多益善,科学食用才能最大限度受益。医生建议:
优选新鲜辣椒,少吃重油辣酱:新鲜辣椒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维生素C,而油炸辣酱则油脂高、易致血脂异常。每日辣椒用量建议不超40克(约一根中等青椒)。
搭配蔬果或蛋白质,减缓刺激性:吃辣时,多配凉拌黄瓜、西红柿和鸡蛋等,有助于保护血管和胃肠粘膜,减少炎症反应、促进代谢。
有慢性病、消化系统问题者应减少辣椒摄入: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和胃肠敏感者,建议每周不超3次,每次不超20克,关注身体反应,及时调整。

一次性摄入不要过多,循序渐进:突然增多辣椒摄入,容易导致血压、心率大幅波动,建议视自己体质慢慢递增,遇到不适立刻减少。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营养学会. 辣椒素的健康效应综述. 营养学报, 2019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年第7期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辣椒与血管健康,2021健康讲座
《中国慢病临床研究》2018年第16卷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