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冬,寒邪渐盛,万物闭藏,此时养生不仅是抵御寒冷,更是为来年健康蓄力。
“1要补,2不做,忌3样”的老规矩,看似简单,实则是祖辈总结的过冬指南,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更该停下脚步践行。

“1要补”,补在对症适配不盲目
立冬进补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于“辨证施补”。民间推崇的“立冬五宝”值得参考。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每日5-10颗煮粥或泡水,能改善冬季贫血和畏寒;
萝卜被称为“小人参”,清热生津、消食化痰,与羊肉同炖可化解滋补带来的积食问题;核桃温补肾阳,每天2-3颗,搭配黑芝麻食用,既能增强抗寒力,又能润燥通便。
进补需兼顾荤素平衡,避免只吃肉类,搭配绿叶蔬菜和菌菇,补充膳食纤维与微量元素,让营养更均衡。

“2不做”,守住健康底线不松懈
一不情绪抑郁
冬季日照缩短易让人心情低落,“情志伤阳”会影响气血运行,不妨多听舒缓音乐、与亲友交流,或在晴天出门晒太阳,保持心境平和;
二不水温过高洗澡
冬季皮肤保湿能力下降,过高水温会扩张血管,导致心脑供血不足,还会损伤皮肤屏障,洗澡水温以38-40℃为宜,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忌3样”,远离隐患护安康
一忌油腻厚味
油炸食品、肥肉等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气血运化,冬季饮食应以清淡温补为主;
二忌露脐露脚
腹部有诸多重要穴位,脚部血液循环较差,露脐装、薄袜拖鞋易让寒邪侵入,引发痛经、关节痛等问题;
三忌盲目进补
体质偏热者,过量食用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易引发咽喉肿痛、便秘等“上火”症状,应搭配百合、莲子等滋阴食材,平衡性味。

立冬是季节的分界,更是养生的节点。“补”是为了蓄积能量,“不做”是为了减少消耗,“忌”是为了规避风险。
或许是清晨一碗山药小米粥,或许是傍晚一次温和散步,或许是睡前卸下寒凉的暖身措施,这些微小的行动,都是对节气的敬畏,对身体的负责。
明日立冬,在饮食上温和进补,在起居上顺应天时,在生活中规避禁忌。

于寒冬中藏养元气,让身体在温暖与妥帖中,安然度过漫长冬季,待到来年春暖花开,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