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立秋后,正是“秋老虎”发威的时节,身体最是敏感,稍不留神,咳嗽、燥热、疲惫这些小毛病就找上门来。老辈人传下来的智慧里,就藏着应对的良方——“立秋吃三草,病邪不来扰”。这看似朴素的俗语,正是顺应天时、调养身体的贴心指南。
那这“三草”到底是啥?它们并非珍稀名贵之物,恰恰是乡野田间、寻常人家灶头常见的“老朋友”,它们带着泥土的鲜活气息,在初秋时节,成为我们餐桌上驱散“秋老虎”燥邪的天然护卫。
一草:薄荷——舌尖上的清凉风
初秋时节,人容易口干舌燥,心绪烦闷,薄荷的清凉之气便如一股甘泉,能疏散风热,安抚心神,是化解初秋“燥火”的灵秀之物。
蒸薄荷:绿云朵裹蒜泥香
1. 采一把新鲜薄荷嫩叶,仔细洗净,轻轻甩去多余水珠,摊开晾到微微发蔫。几瓣蒜捣成泥,加点生抽、几滴香醋、少许盐、一点香油,调匀备用。
2. ️薄荷叶放入大碗,淋入一点点食用油,轻轻抓匀(防粘)。再撒上普通面粉或玉米粉,边撒边掂,让每一片叶子都均匀裹上一层薄薄的“粉衣”,像挂了一层朦胧轻纱。
3. 蒸锅水烧开,笼屉上铺好湿屉布。将裹好粉的薄荷叶松散地铺上去,盖上盖,大火蒸个3-5分钟足矣。时间一到立刻揭盖,薄荷叶依旧碧绿如洗,裹着的粉变得半透明。
4. 将蒸好的薄荷小心盛入盘中,趁热淋上备好的蒜泥料汁。夹一筷入口,先是蒜泥的咸鲜辛香撞个满怀,随即薄荷那股子独特的清凉便如泉水般在舌尖漫溢开来,直抵心脾,初秋的燥热烦闷瞬间被这清爽熨平。
二草:马齿苋——大地馈赠的“长寿菜”
马齿苋有个响当当的别名——“长寿菜”,足见其养生地位。其性寒滑利,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夏秋之交湿热未散,吃点马齿苋,正有助于清一清体内积攒的暑湿浊气,给肠胃也做个温和的“扫除”。
马齿苋猪肉饺:咬一口翡翠馅儿的鲜
1. 新鲜马齿苋摘洗干净,入沸水快速焯烫十几秒,捞出立刻浸入冷水保持翠绿,挤干水分后细细切碎。选三分肥七分瘦的猪肉馅,加入葱姜末、适量生抽、蚝油、盐、一点点白糖提鲜、香油、食用油,朝一个方向使劲搅打上劲,拌入切碎的马齿苋,充分搅匀,馅料呈现出诱人的翡翠色。
2. 取现成的或自己擀的饺子皮,放入适量馅料,包成你拿手的月牙形或元宝形。案板上撒点薄面防粘。
3. 锅中水宽些,大火烧开,下入饺子。用勺背轻轻推散防止粘锅。水沸后点入一小碗凉水,重复“煮沸-点凉水”这个动作两到三次,待饺子个个圆鼓鼓地浮在水面,皮变得透亮,馅儿隐约可见时,即可捞出。
三草:红薯叶——被低估的“蔬菜皇后”
红薯叶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类胡萝卜素含量极高。初秋食用,能生津润燥、通便利肠,正是对抗秋燥引起的便秘、皮肤干燥的天然好帮手。
蒜蓉炒红薯叶:快手下饭的翠绿旋风
1. 红薯叶摘取嫩茎叶,老的茎秆撕去外皮。仔细清洗干净,沥干水分(水分多影响口感)。大蒜多准备几瓣,拍扁切末。小红米辣一两个,切小圈(怕辣可减量)。
2. 锅烧热,倒入比平时炒菜稍多一点的食用油(红薯叶喜油)。油热后下蒜末和小米辣圈,中小火快速煸炒出浓郁辛香味,注意别炒糊了。
3. 转大火!立刻倒入沥干的红薯叶,快速翻炒。看着翠绿的叶子在热油中迅速塌软下去。
4. 沿锅边烹入少许料酒(去土腥),加适量盐、一点点糖提鲜。继续大火快速翻炒约一分钟,待红薯叶完全变软但仍保持翠绿油亮时,即可出锅装盘。
立秋的“三草”滋味,是祖先在节气流转中提炼出的朴素智慧。它们并非名贵药材,只是默默生长于我们身边的朴素食材。我们咀嚼的不仅是秋日的鲜嫩,更是顺应天时的古老智慧。立秋食三草,让这份扎根于泥土的饮食智慧,继续守护我们安然步入金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