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汉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共有15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井然有序,是一座地下宫殿。南北两条平行的甬道各长5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每条甬道有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封堵。
下面就来看看龟山汉墓至今也没有解开的谜团。
龟山汉墓为典型的崖洞墓,十五间墓室和两条甬道总面积共 700 余平方米,容积达 2600 多立方,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在古代测量仪器简陋的情况下,汉代工匠是如何掌握山体的石质和结构,使得施工顺利进行的,至今仍是个谜。
墓葬有南北两条甬道,各长约 56 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 5 毫米,精度达 1/10000;两甬道之间相距 19 米,夹角为 20 秒,误差仅为 1/16000,如将其向西无限延伸,其交点将位于 1000 公里外的西安,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甬道。按当时的技术水平,如何能达到如此高的精度令人费解。
南甬道由 26 块长方形大石块堵塞,分上下两层,每层 13 块,每块重达 6-7 吨,石块间接缝紧密,连硬币都难以塞下。这些塞石质地来源尚未确定,且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庞大的塞石运来并塞进甬道的,也无从知晓。
楚王棺室北面墙上清楚地显示着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身着汉服,峨冠博带,作拱手迎宾状,被称为 “楚王迎宾”。这一现象是在墓室正式开放后逐渐形成的,而影子外却没有任何渗水痕迹,其形成原因至今不明。
刘注夫人墓室的前厅、棺室及石柱上留有 22 个乳头状石包,分布走向呈不规则排列,既不像工艺点缀,关于其象征灯盏或楚王应天星等说法,也都难以自圆其说,它们到底有什么含义仍是个谜。
刘注前殿位于整个墓葬的中心部位,是十五间墓室中最大的一间,中间的擎天石柱恰好撑在南北甬道的中轴线上,构造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这种布局是巧合还是另有寓意,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
据考证,楚王夫人下葬比楚王晚三、四年,但楚王和夫人墓都是同时开凿完成的,两墓之间的壸门在夫人下葬后才凿开。壸门是墓室中唯一开凿不规则的过道,楚王这边门小,夫人那边门大,使整个通道成为一曲尺形。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认为是开门寻夫时找错位置,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汉代葬制中的规定,但都未得到证实。
刘注夫人厨房墓室东西两壁留下一对对称的凹槽,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壁厨、碗厨,也有人认为是当时想在此墓室两边继续打凿另外两间墓室而留下的痕迹,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
如果你也来到龟山汉墓,不妨亲自看看两千年前的杰作,探索未解之谜。
还可以看看两千年前的高级卫生间,贵族生活确实碾压平民。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