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17日,美国总统胡佛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这一纸法案如同一枚经济“核弹”,将全球贸易拖入深渊,成为大萧条的“关键推手”。这本《关税博弈》将带您揭开这段尘封历史,看清贸易保护主义的致命代价。
从“繁荣”到“崩盘”:法案出台的荒诞逻辑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股市飙升、工业扩张,但繁荣表象下暗藏危机:农业因机械化生产过剩,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濒临破产。为兑现竞选承诺,胡佛政府将关税视为“救世主”,试图用高关税筑起贸易壁垒,保护国内产业。然而,这部由参议员斯姆特和众议员霍利发起的法案,最终沦为利益集团的分肥工具——从农产品到汽车、钢铁,2万多种商品关税被疯狂抬高,平均税率飙升至近60%,部分商品税率甚至超过100%。
全球贸易的“多米诺骨牌”:报复与崩溃
法案签署后,全球贸易体系瞬间崩塌。加拿大率先对美国农产品征收40%关税,并转向英联邦市场;英国放弃自由贸易,建立“帝国特惠制”,排斥美国商品;法国、意大利等国对美国汽车、机械加征高额关税……短短两年内,全球25个国家加入贸易战,国际贸易额暴跌66%。美国出口从1929年的54亿美元骤降至1932年的16亿美元,进口额从44亿美元跌至15亿美元。密歇根州失业率飙升至40%,底特律近60%人口失业,汽车业小时工数量锐减71%。
经济学的“血色教训”:贸易战没有赢家
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亨利·福特怒斥“愚蠢的经济政策”,J.P.摩根高管哀求“别让国家陷入灾难”,但胡佛政府仍一意孤行。历史证明,这场关税博弈是彻头彻尾的失败:美国GDP在1929—1933年间缩水30%,工业产值下降55%,批发价格指数暴跌37%。更严峻的是,贸易战引发货币贬值竞赛,英国放弃金本位制,全球金融秩序陷入混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直言:“它加剧了大萧条,让全球经济陷入更深危机。”
历史的回响:2025年的关税警钟
《关税博弈》不仅复盘历史,更直指当下。2025年,美国再次挥舞关税大棒,试图以“对等关税”重建制造业霸权,却重蹈1930年覆辙——全球加税潮涌现,WTO规则濒临崩溃,美国盟友纷纷转向其他市场。正如书中所言:“贸易保护主义不会拯救经济,反而会加速崩溃;全球化时代,贸易战没有赢家。”
翻开《关税博弈》,您将看到:一部法案如何摧毁全球贸易秩序,一群政客如何将国家拖入深渊,以及人类在经济危机中必须铭记的生存法则——合作则共赢,封闭必自毁。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