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午觉和不睡午觉差距明显!了解真相和做法,不焦虑了

文|凝妈悟语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午睡的孩子和不午睡的孩子差距很大,主要体现在身体素质、学习能力、情绪状态等几个方面,观点倾向于必须午睡。

这让我感到焦虑,因为周末和假期的时候,孩子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拒绝午睡,完全没有困意;要么一睡三四个小时,很难叫醒,醒来后也是情绪低落。

为了排解心中的困惑,我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主流研究确实倾向于午睡对孩子有利,但这绝非真理。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科学证据,我尝试更全面地探讨这个问题。

科学研究:午睡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一,午睡增强记忆巩固!

《大科技》上有一篇文章《午睡的孩子更聪明》,用科学调查和理论分析阐述了午睡对记忆的影响机制。

研究人员:美国一所大学的心理学家。

研究对象:40名3-6岁的孩子。

研究方法:24小时记忆测试。

研究结论:午睡不仅影响短期记忆也影响长期记忆!一周至少午睡5次的孩子,不睡午觉后,会忘掉学过内容的10%。很少午睡的孩子,即使临时增加午睡们,也不会提高记忆力。

❓❓❓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人员对其中14个孩子睡眠时的脑电波进行了记录,发现他们在进入深度睡眠时,会出现“睡眠纺锤波”脑电波,恰好和人脑的记忆处理有关。

由此得出结论:午睡可以增强对信息的记忆能力,对学习很有帮助。

第二,午睡和学业成绩正相关:

天水师范学院的硕士论文《小学生睡眠状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了睡眠和学习成绩的关系。

研究对象:561名1-6年级小学生,来自城市和农村小学。

结果发现:午睡和学习成绩关系很大。午睡35-40分钟以下,睡得越少,数学、语文和英语成绩越差。

而且,这并不是孤例,此前的研究者KURDZIEL和周晶,已经证实了午睡对学业表现的积极作用。

过犹不及:孩子午睡过多危害大

1、可能削弱认知功能与表现:

Ward等学者研究认为,儿童神经认知功能随着午睡时间增加而降低,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2、影响夜间睡眠:

英国《每日电讯》报道,过长时间的午睡不仅会影响孩子晚间的正常睡眠,而且会削弱他们的大脑活动,影响心智表现。

南密西西比大学的约翰·哈斯调查发现,在白天午睡的孩子,夜里的入睡时间会推迟39分钟,会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高的情况,早上起床也会费劲。

从我孩子的情况来看,孩子午睡四五个小时,耽误了很多户外活动和学习时间,反而让他烦躁不安。晚上,睡眠推迟,第二天有严重的起床气。

看了这些研究和理论,也许你会更焦虑,恨不得赶紧让孩子去午睡,但是别急!

个体差异:不午睡的成功典范

其实,科学研究是普遍的观点,鉴于研究人群、数量有限,不排除个体差异的影响。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不午睡但依然精力充沛、表现优异的例子。

⭐️在学业领域:考入北京大学的李荣,从小没有午睡习惯,晚上10点睡觉,第二天精力充沛,学习成绩很好。他依靠的是夜间充足睡眠,保持充沛精力。

⭐️特殊挑战下的卓越: 中南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莫天池,因医疗事故脑瘫,当同学们午休时,他就看书、背单词。学业成绩完全没有影响,考出了托福总分114分的顶尖成绩。

⭐️体能领域: 健美领域的传奇人物詹姆斯·弗莱克斯·刘易斯,每日仅睡4-5小时,从不午睡,依然取得了非凡成就。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对于特定的个体,不午睡并非缺陷,只要整体睡眠质量和作息安排合理,同样可以保证良好的身心状态和卓越表现。

如何判断“不午睡”对孩子是否可行?

既然研究有普遍结论,个体又有差异,我们该怎么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强制午睡呢?关键在于观察孩子自身的状态信号:

❗️❗️精神状态: 孩子全天是否活力充沛?能否顺利完成日常学习、活动和任务,而且没有疲惫或烦躁的情况?

❗️❗️食欲状况: 孩子食欲是否正常?吃饭是否很香,分量是否充足?

❗️❗️学习效率: 孩子学习时是否专注、有干劲?对新知识的理解、吸收速度如何?对已学知识的记忆保持能力是否良好?

❗️❗️情绪管理: 孩子的情绪是否总体稳定、愉快?是否容易无故发脾气或情绪低落?

❗️❗️夜间睡眠质量与总时长: 孩子夜间入睡是否顺利?睡眠是否安稳?最关键的是,全天总睡眠时长是否满足其年龄需求?比如小学生睡够10小时。

以我孩子为例:

上学期间: 夜间睡眠能保证9小时,睡眠达不到10小时的标准要求,但在学校午睡1小时,就把这块睡眠补足了,身体、学习能力都没有影响。

周末或假期:早上会睡到自然醒,保证10小时睡眠,孩子的情绪、精力都很好,中午就不需要午睡。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的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并不受影响。

例如,每天都会背诵课文和唐诗,基本上半小时能搞定。第二天回顾前一天背诵内容,记忆依然牢固。

写在最后:

午睡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放到个体身上,并不一定完全适用,在特定的时期也不是金科玉律,要辩证的看待这些理念,对孩子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科学规划好作息时间。

综合科学研究和个体实例,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规律、适度的午睡对大多数孩子有帮助,在认知发展和学业表现上确实有积极意义。

但是,“必须午睡”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与其焦虑,不如尊重科学证据,读懂自己孩子发出的独特信号。

养育之道,贵在平衡与适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养生   午觉   焦虑   真相   差距   做法   孩子   午睡   睡眠   记忆   小时   学业   夜间   情绪   成绩   个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