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中国技术封神,国产化率超95%,光热发电凭啥叫板低价光伏?

哈喽,大家好,老庐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光热产业增速飙至全球2倍,国产化率高达95%,光伏早已遍地开花,这两大太阳能赛道到底谁能领跑未来的话题。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最新数据让人眼前一亮,中国速度足足是全球近乎三倍的差距,我国光热技术装备国产化率已突破95%,核心部件完全摆脱对外依赖。

光伏产业经过十几年发展,早已形成从家庭屋顶到大型电站的全域覆盖,2024年底全国装机规模更是飙升至全国总装机的三成,一边是根基稳固、成本低廉的光伏,一边是增速迅猛、技术过硬的光热,光热为何能在光伏的“光环”下逆势崛起?二者在能源转型中究竟是“竞争对手”还是“最佳拍档”?

发展现状

光热的逆势增长,核心密码藏在“储能”这个关键优势里。光伏发电依赖强光直射,夜晚、阴天就会“罢工”,想要稳定供电必须搭配额外储能设备,而光热发电通过熔盐、导热油等热媒储热,天生自带“电力银行”属性。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的100万千瓦光热电站创下连续15天稳定发电的纪录,比此前的行业纪录提升了3天,即便是连续阴雨天气也未中断供电,我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明确将光热发电作为储能型新能源的重点方向,全国光热新增装机虽然体量远不及光伏,但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双位数。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当前光热上网电价约0.6元/千瓦时,而光伏上网电价最低已降至0.2元/千瓦时,成本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光热为何还能获得资本和政策的双重青睐?

答案既在于能源结构的现实需求,也在于光热的独特应用场景,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已达近两成,电网调峰压力日益凸显。

光热的储热时长可灵活调节,从8小时到100小时不等,能精准填补夜间用电高峰的缺口,这是光伏搭配电池储能难以实现的,在信息增量方面,光热不仅能发电,还能直接提供工业用热,新疆某石化园区投用的光热供暖项目,替代了传统燃煤锅炉,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这种“热电联供”模式让光热在工业领域开辟了新市场。

光热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更偏向直射辐射(DNI),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其发电效率比光伏高出15%-20%,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我国新能源基地的核心布局区域,但问题又来了,光伏凭借成本和灵活性优势,已占据分布式和地面电站的主流市场,光热未来的增长空间究竟在哪里?

光热逆势崛起关键

光热的增长潜力,一方面在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在技术迭代带来的成本下降,我国光热技术已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化,从聚光镜、吸热器到熔盐储热系统,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让中国光热在海外市场极具竞争力。

除了摩洛哥、南非的项目,2024年中国企业中标沙特NEOM未来城的光热项目,合同金额超20亿美元,这是全球最大的光热光伏综合项目。

在技术突破上,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的应用,让光热发电效率从40%提升至45%,而低成本熔盐材料的研发成功,使储热成本下降了20%。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预测,2030年全球光热装机将达35GW,中国占比将超40%,届时光热成本有望降至0.4元/千瓦时以下,与光伏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光伏也在向高效化、大尺寸化发展,2024年N型组件市场占比突破70%,转换效率最高达到33%,二者的竞争与互补愈发清晰。那么,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二者究竟会如何分工协作?

光热逆势崛起关键

其实答案早已明确,光伏和光热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各擅胜场”的互补关系,光伏凭借低成本、模块化优势,继续承担大规模发电的主力角色,无论是户用分布式还是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都离不开光伏的支撑。

光热则聚焦调峰补能、工业供热、偏远地区供电等细分场景,成为电网稳定运行的“压舱石”,2024年,青海柴达木盆地建成全球首个光伏光热一体化基地,光伏负责白天发电,光热负责夜间供电,实现了24小时稳定输出,这种模式已成为新能源基地建设的新范本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能源体系对稳定性和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能源形式难以满足需求,“光伏为主、光热为辅”的双线布局,正是中国能源转型的智慧所在。

光伏与光热,一个是规模领跑的“主力军”,一个是潜力无限的“优等生”,中国在两条赛道上同时发力,既巩固了光伏的全球领先地位,又打造了光热的技术新优势。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这种多元协同的发展模式,必将推动我国能源转型迈向更高质量,也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未来已来,让我们共同期待两大太阳能技术续写新的辉煌!

大家觉得呢?

澎湃新闻 我国光热产业增速超全球两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科技   封神   光热   低价   中国   技术   新能源   能源   全球   成本   我国   优势   稳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