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到巴基斯坦使用中国设备为美国制造关键金属的情况后,中国随即采取有力举措,宣布对稀土萃取技术的出口进行严格管控。10月9日清晨,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明确将五大类稀土关键技术纳入管制:稀土开采技术、冶炼分离技术、金属冶炼技术、磁材制造技术以及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还包括对生产设备的安装、调配、维修等。
新规仿若一张严密无间的防护网,将稀土生产设备、分离技术以及配套材料全面覆盖,外资企业若想获取中国稀土萃取技术,必须跨越北京颁发的许可证这一“门槛”。
中国在全球稀土加工领域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从日常电子设备到尖端科技战机,稀土元素虽不显眼,却是支撑现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支柱”。近日出台的新规,在原有管控基础上,新增钬、铒等五种关键稀土元素及相关磁体材料,使受控稀土种类增至12种,管控力度之大,引人关注。
这仅是普通贸易管制吗?商务部早已表明,相关举措是为防关键材料被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彰显守护国家安全的决心。新规还将管控范围扩至境外,未获批时,中国公民和企业不得协助海外稀土开发。此举与美“长臂管辖”有相似之处。
这场稀土博弈的序幕,早在9月初就已拉开。巴基斯坦边境工程组织(FWO)与美国战略金属公司(USSM)达成5亿美元合作意向,拟出口锑、铜、稀土等矿产,并在巴境内建多金属提炼厂。虽合作备忘录无法律效力,但9月底巴方已从俾路支省矿区运出首批近2吨矿物,10月初抵达美东岸仓库,合作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此次合作亮点在于,矿区多位于部落冲突频发、交通闭塞的俾路支省未开发地区。军方直接介入,FWO负责筑路与安保,为美企消除主要风险。美媒称,此合作较美在澳、乌的稀土项目更具优势,资源位于亚洲,运输距离短,且军方保障使供应链更稳定。
不过,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占据关键地位:2024年稀土产量占全球69%,冶炼分离产能达94%,近七成钴加工、超九成电池级石墨产能均在中国,且有效稀土专利中包头市占九成以上。这些成果源于国家战略指引下的长期积累。不过,部分国家正借"技术+建厂"模式重构产业链,对中国稀土产业主导权形成潜在威胁。
当下,“铁哥们”的动向出人意料。巴总理办公室称首阶段将投5亿美元,且首批稀土已运往美国,这给中巴传统情谊带来考验。这个坐拥数万亿稀土储量的南亚国家,成了大国竞争新焦点。有作家称,美方国防商需这些稀土维持F-35等装备生产,但关键是中国掌握全球92%的稀土精炼技术。
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虽然很是短暂,虽然爆发的时候也是很偶然,战争的规模也不大。对于巴基斯坦来说,现在无疑开启了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按照美国战略专家的观点,那是巴基斯坦未来50年的国运被锁定以及开启了。
此后伊斯兰堡意外地获得了华盛顿方面的特别重视,仿佛成了其“尊贵客人”。它在中美两大国之间巧妙周旋,试图获取双边利益。然而,这样的策略并非毫无风险。一旦它采取任何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举动,中国定会毫不犹豫地采取相应的反制行动。
稀土元素总量不“稀”,但富集难,常与其他矿物共生,分离提纯难度大,故称“稀土”合理。美国投巨资,缺中国技术支撑的巴基斯坦稀土仍难达军用标准。巴基斯坦想在中美间投机,却不知地缘政治不会眷顾投机者。
当下,中国是全球唯一能稳定量产6N级重稀土的国家,其他国家达4N级都难。中国稀土储量虽居世界首位,但仅占全球三到四成,产量却占全球69.2%,领先靠的是技术实力。中国在稀土技术领域构筑壁垒,源于稀土“难以富集且分离提纯困难”,相关工艺流程是数十年技术沉淀成果。此前巴基斯坦试图借中国技术开采稀土转售美国,实属冒险。香港《亚洲时报》指出,中国掌控全球85%以上钕铁硼磁体生产,这些磁体广泛应用于特斯拉汽车、F-35战斗机、iPhone手机及各类精密仪器。
新规似一记警钟长鸣,若无中国技术提供坚实支撑,巴基斯坦的稀土发展愿景恐将化为泡影。真挚的友谊,需要双方彼此尊重,在风云变幻的危机时刻,谁才是值得信赖的可靠盟友,时间自会给出公正的答案。许可证的高门槛,不仅会对技术流通形成阻碍,更关乎国际信任的准则底线,一旦信任崩塌,再精明的算计也难以弥补那道深深的裂痕。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