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间谍被捕!央视亲自发声,泄密大量能源机密,身份曝光不简单

一直以来,国家安全问题都不可忽视,是每个公民必要的义务。

但在国家利益面前,却有一些人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从而当起了“卖国贼”。

近日央视报道的一则“间谍案”更是令人意想不到,男子在泄密大量机密后,竟然还想着考公上岸。

泄密人余某,原本是国内一家能源公司的普通职员,日常工作接触不少行业内部核心信息。

平日里,他喜好参加各类户外活动,周末常约上朋友去郊外徒步露营。

2017年的一次户外活动中,他偶然结识了一群外国游客。

其中一人表现得格外热情,主动和他聊起户外装备、路线规划等话题,临走时还主动要了他的联系方式,说希望以后能交流户外经验。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位外国游客借着在中国旅游的机会,频繁联系余某,时常约他出来吃饭喝茶。

余某起初没多想,只当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他没意识到,这位看似热情的外国游客,实际身份是境外间谍,长期以旅游为掩护,在国内寻找可以利用的目标。

几次接触后,该间谍旁敲侧击了解到余某在能源公司工作。

从那起,这名间谍开始有意无意地打听,中国能源行业的动态,偶尔还会送上一些价值不菲的户外装备作为礼物。

随着往来增多,两人关系逐渐“熟络”,境外间谍开始明确向余某提出要求,让他提供工作中接触到的内部资料,并承诺给予丰厚的金钱报酬。

起初,余某心里有些犹豫,知道这种行为可能触犯法律,但在对方一次次提高报酬金额后,他最终没能抵挡住金钱诱惑。

余某便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司的项目规划、技术参数等内幕资料偷偷拷贝出来,通过加密邮件或线下交接的方式传递给对方,每次都能拿到数万元现金。

然而,随着泄密次数增多,余某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总担心哪天会被单位发现或被警方调查。

在完成最后一次资料交接,拿到一笔大额报酬后,他果断切断了与境外间谍的所有联系,紧接着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

辞职后的余某,听说公务员工作稳定、社会认可度高,便动了考公的念头,觉得只要能通过考试和政审,就能彻底洗白过往,开启全新的人生。

他开始埋头复习,每天泡在图书馆刷题,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备考中,刻意不去想那些泄密的经历,仿佛只要考上公务员,过去的一切就能一笔勾销。

笔试和面试环节,余某凭借扎实的准备顺利通过,这也让他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那不堪的过去。

但他低估了公务员政审的严格程度,尤其是涉及能源等敏感行业从业经历的审查,更是细致入微。

政审工作人员在核查余某的社会关系和过往经历时,发现了他与境外人员的频繁资金往来和非正常接触记录。

顺着这条线索深入调查,很快掌握了他曾向境外间谍提供内部资料的关键证据,证据确凿之下,政审人员立即联系了警方。

没过多久,正在家中等待政审结果的余某,被突然上门的警察依法抓捕。

在审讯的过程中,余某还抱有侥幸心理,坚称自己只是和外国朋友正常交往,对泄密行为矢口否认。

但当警方将银行转账记录、邮件往来截图、装备礼物购买凭证等一系列证据摆在他面前时,他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能源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和战略稳定,余某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国家安全和利益。

现在虽然还没有开庭审判,但是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判决。

他的案例也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任何试图背叛国家利益的行为,无论隐藏得多深,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参考文献

光明网——2025-08-20《给境外间谍当“线人”后欲公考“上岸”,最终倒在审查这一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5

标签:财经   机密   间谍   央视   身份   能源   境外   户外   外国   报酬   警方   资料   公司   公务员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