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交好,背后却狠捅一刀!
就在中国对稀土资源进行管制的当下,有两个国家却做出了极不光彩的举动:
他们一边与中国签署稀土合作协议,一边却将高达3800吨的中国稀土“暗渡陈仓”,偷偷转交给了美方......
被“卡脖子”的美国
近年来,由于美国的种种不友好作为,中方也进行了合理反制。
早在2023年7月,中国商务部联合多个部门出台了一项重要举措:对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涉及军民两用的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不过,当时中方在政策声明中没有明确针对具体国家。
到2024年年底,美国宣布再次升级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这是三年内的第三轮打击。
新措施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不仅限制中国获取高端芯片,还将多达136家中国企业纳入出口管制“黑名单”,意图全面封锁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路径。
面对这样的挑衅,中国没有再选择隐忍,而是迅速做出针对性回应。
2023年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新一轮管制措施,明确加强对美国出口的相关军民两用物项的审查,尤其针对可能被美军使用的终端客户。
像锑、镓、石墨等此前已列入监管清单的矿物,也被纳入更加严格的审查范畴。
这意味着,想从中国获取这些关键材料,不仅要报批,还得说明最终用途,并接受全面核查。
美国很快感受到了“卡脖子”的压力,比如在锑这种关键矿产上。
锑虽然不像稀土那样广为人知,但其在军工领域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锑的化合物是制造阻燃剂的重要原料,在军服外层使用可增强防火性,还能有效降低红外热成像的识别率,是士兵隐身和防护装备的关键组成部分。
同时,锑还被广泛用于生产子弹、炮弹、弹药底漆、穿甲弹、照明弹,甚至在某些核武器部件中也有应用。
对一个高度依赖高端军工体系的国家来说,锑是无可替代的材料。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1月至10月,中国锑出口总量达到27805吨,比前一年同期略有增长。
其中,美国进口了9405吨,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更有意思的是,这批对美出口的锑主要集中在8月和9月两个时间段,这种集中采购的行为很可能是美方在中方政策收紧前集中“囤货”的表现。
中国在锑产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仅2023年,中国锑矿产产量就占全球的近一半,堪称全球锑市场的“主心骨”。
当中国加强监管后,美国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替代供应方,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焦虑之中。
两国背刺中国
为了解决自身面临的稀土短缺的困境,美国使出了各种各样的招数。
其中,美国还收买了两个国家。
据公开数据显示,就在中国宣布加强对美锑出口审查之后不久,美国突然从泰国和墨西哥大规模进口氧化锑,总量高达3834吨。
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过去三年美国从这两个国家采购的总和。
换句话说,美国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把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的氧化锑拉到了一个异常高的水平。
巧合的是,中国在同期对泰国和墨西哥的锑出口量也在大幅增长。
这意味着,这些锑极有可能是先通过“友好国家”转手,再被原封不动地送到了美国手中。
泰国和墨西哥跟中国玩了一把表面友好暗地背刺的把戏。
一方面,它们与中国之间保持着看友好的贸易与外交关系,与中国展开着资源合作;另一方面,却在背地里把这些资源转手卖给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经济围堵的美国。
实在是令人不齿!
而在明面上,美国也没闲着,还在搭建所谓的“稀土联盟”。
7月1日,美日印澳四国外长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并联合宣布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倡议”(Partnership for Resilient Minerals Supply Chains)。
从表面看,这项倡议意在通过资源整合、合作开采,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路透社和英国《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都明确指出,该计划的本质就是削弱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地位。
不过,计划归计划,现实却显得更复杂。
首先,这些国家本身资源禀赋有限,难以提供足够稳定且可负担的稀土和战略金属。
其次,四方机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无论是美日之间的摩擦,还是印澳在资源投资领域的不协调,都注定这个联盟难以高效运作。
一些西方媒体也承认,尽管美国频频出招,但在资源领域几乎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尽管高喊着要摆脱对华依赖,现实中却不得不绕道“第三国”继续购买中国资源。
而中国,也必然会对这样的行为提高警惕,加强对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
参考资料:
中国镓、锗、锑等出口管制已超一年,对美打击效果如何?——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