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与健康】小儿秋季腹泻不用慌,中医推拿来护航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入秋后天气渐凉,病毒活跃度增加,儿童秋季腹泻进入高发阶段。若孩子出现大便次数突然增多、性状稀薄如水或呈蛋花汤样,且可能伴随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家长需多加关注。邯郸市名中医、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贾小红表示,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在儿童日常健康调理中可发挥一定辅助作用,家长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了解相关适宜的推拿方式,为孩子健康提供更多守护。

秋季腹泻的“元凶”

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尤其易侵袭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此阶段的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病毒抵抗力弱,故而更易感染。一旦感染,宝宝会频繁腹泻,一天大便可达数次甚至十几次,严重影响营养吸收与身体健康。

中医视角下的秋季腹泻

从中医理论看,秋季腹泻多因小儿脾胃本就虚弱,又外感寒湿或湿热之邪,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脾胃如同人体的“粮仓”与“运输队”,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并将其输送到全身。脾胃功能受邪气干扰时,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因此,中医治疗秋季腹泻以健脾化湿、温中止泻为基本原则,通过调整肠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助宝宝恢复健康。

核心推拿手法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1.补脾经:在宝宝拇指桡侧边缘,家长用手指从指尖向指根方向轻轻推动,操作300-500次。此手法如同给宝宝的脾胃“加油打气”,能健脾益气,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让宝宝脾胃更有力地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2.摩腹:家长将掌心放在宝宝肚脐(神阙穴)上,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轻柔摩擦,操作3-5分钟。其中,逆时针摩腹能有效涩肠止泻,好似给肠道“拧紧阀门”,减少大便排出。

3.揉脐:用中指指端或掌根轻柔按压宝宝肚脐,操作2-3分钟。此手法能温阳散寒、化湿止泻,驱散寒湿之气,让宝宝肠胃恢复温暖舒适。

4.推上七节骨:在宝宝背部,从第四腰椎至尾椎骨末端连成一条直线,用拇指桡侧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直推,操作100-300次。推上七节骨是止泻要穴,刺激该部位能调节肠道气机,起到止泻作用。

5.揉龟尾:用拇指端轻轻揉宝宝尾椎骨末端,操作100-300次。此手法能通调督脉之气,调理大肠功能。督脉是人体“阳气通道”,揉龟尾可激发督脉阳气,促进大肠正常蠕动,改善腹泻症状。

推拿时,为保护宝宝娇嫩的皮肤,宜使用爽身粉或润肤油作为介质。不过,这些手法都需在专业辨证后使用。每个宝宝体质和病情不同,专业医生能根据宝宝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推拿方案。若孩子腹泻严重,出现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迹象,务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小儿秋季腹泻让家长忧心不已,但有了中医推拿这一疗法,家长便多了一份应对的底气。希望家长掌握这些推拿手法,在专业指导下为宝宝护理,让宝宝早日摆脱腹泻困扰,健康快乐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养生   小儿   秋季   中医   健康   宝宝   脾胃   家长   手法   督脉   操作   功能   肚脐   椎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