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突然发病,在家中去世。
慈禧太后听后掩面哭泣,李鸿章、左宗棠纷纷吊唁。
作为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他去世前,曾经给子孙留下四句遗言,至今传于后世。
那么曾国藩留下了哪四句话,他的一生,又是否有未尽的遗憾之事呢?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曾国藩是其中的半个。
曾国藩以文官的身份入仕,又在太平天国期间组建湘军。
后来在西方思潮不断涌入国内时,他又主张洋务运动,尝试以新的技术与理念推动国家发展。
其中,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就是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的。
为了进一步催化出大量现代化人才,一批批幼童被选出来,远赴欧美学习科技知识。
与此同时,西方书籍、电报、铁路等,也陆续在国内出现。
在这期间,曾国藩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拥护者,与抵触变革的保守派发生了长久的争论与矛盾。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在花园里散步,忽然脚麻不能行动,便让儿子搀扶他回书房。
在这期间,曾国藩的症状快速恶化,连张嘴说话都成奢望。
这时,他已预见了自己的死亡,便指了指桌子上的遗嘱。
仅过了45分钟,曾国藩停止呼吸,就此去世。
消息很快传到慈禧太后耳中,她虽大权在握、杀伐无常,但极为倚重曾国藩。
她也知道,这一朝的脊梁又断了一根。
随后,朝中众臣不断出入曾府,第一个来的是李鸿章。
李鸿章以曾国藩学生自居,在挽联上写下了称颂曾国藩的内容。
左宗棠因在前线无法前来,便派人送上了挽联。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政见相悖,以前还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
但是左宗棠也佩服曾国藩的为人,对于他在需要之际派兵增援自己的做法很是感激。
曾国藩死后,左宗棠对曾家后人多有关照。
曾国藩的去世太过突然,或许对于他来说,仍有两件意难平的憾事使其耿耿于怀。
在去世前几年,曾国藩一直非常关注洋务运动的进展。
送幼童留学并不是毫无进展,只是整个过程太缓慢,曾国藩满怀期待的等待结果,却突然意外去世。
这是其一,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遗憾:
没有完成刘松山的墓志铭。
刘松山是湖南人,少时加入湘军,在曾国藩身边出生入死。
左宗棠奉命清剿捻军期间,曾国藩曾将刘松山派过去支援。
不过在1870年破马五寨后,刘松山被飞炮击中去世。
刘松山的去世让曾国藩十分伤心,此时左宗棠提议让曾国藩为刘松山写墓志铭。
对于这个提议,曾国藩几次提笔,却不能像写八股文一样洋洋洒洒一笔即成。
以至于刘松山去世两年了,曾国藩都没写完。
曾国藩带着遗憾去世了,不过他留给子孙后代的四条训诫却流传了下来。
第一条是慎独则内心平静
《礼记》里曾经提到慎独,意思是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不要太过松懈,该有的言行与待人方式要保持住。
只有这样,人的内心才不会浮躁。
第二条是主敬则身体强健
主敬这个词源于禅宗,是修炼本心的方式。
后来由程朱理学引用到修养德行方面,王阳明又做了进一步阐释。
即从心出发,不拘泥于刻板的理学,而是讲究对待事物的诚意。
只有诚信做事,事情才能办好,身体也会由心带动的更健康。
第三条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仁爱是儒家长久不动摇的精神主旨。
只有具备了仁慈、爱护等情感,人格才能升华,周围的人也会受到影响而变得快乐与幸福。
第四条是参加劳动则鬼神敬重。
如果一个人的所饮所用和他付出的劳动成正比,那么证明他是个自食其力的人,鬼神也会加以赞许。
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运动宣告破产,积重难返的清廷再一次被沉重打击。
不过说到底,无论是曾国藩、李鸿章还是左宗棠,仅凭他们的个人力量,都挡不住满清走向灭亡的结局。
《曾国藩的“四句话遗嘱”何以传世百年》新华网
《历史上的今天丨1872年,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逝世》新湖南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