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了短短7分钟,4名劫匪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卢浮宫3600个摄像头之下、在络绎不绝的游客眼前,突破了刚刚花7亿欧元升级的安防措施,偷走了绝世珍宝。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超过电影。谁作案,怎么偷的?失窃珍宝下落如何?卢浮宫为何屡屡遭窃、噩梦不断?

Part.1

当地时间10月25日晚间,法国巴黎检察官劳尔·贝库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周六晚间,法国警方逮捕了一名与卢浮宫失窃案有关人员,当时,这名犯罪嫌疑人正试图从戴高乐机场逃跑,准备乘飞机前往阿尔及利亚,而另一人于当晚稍后在巴黎北部的塞纳-圣但尼郊区被捕,两人均为30多岁的男性。

10月19日上午9点30分,法国巴黎的天气阴霾,卢浮宫博物馆刚刚开馆半小时,游客正陆续从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入口进馆。此时,在距离入口仅仅180米外,一辆带升降梯的维修卡车悄然行驶到卢浮宫阿波罗画廊靠近塞纳河的一侧停下。这似乎只是卢浮宫一次常规的维修施工,谁也不会想到,一起震惊世界的盗窃案即将发生。在卡车停好后不久,四个人戴着巴拉克拉法帽,身穿黄色反光背心,一身施工工人装扮,开始操作升降车,随后两名人员开始顺着梯子爬上了卢浮宫阿波罗画廊的阳台,他们完美避开了卢浮宫外墙唯一的摄像头,四人中,两人在吊篮内,另一名同伙在地面警戒,还有一人留在车上。

9点34分左右,两名人员使用电动工具熟练的切开了阿波罗画廊的窗户闯入室内,几名保安看到持电动工具的蒙面人突然冲进来,瞬间落荒而逃,随着玻璃破碎声响起,两座展示法国皇室珠宝的展柜被蒙面人用玻璃震爆工具迅速击碎,数分钟内,他们一共掠走9件稀世珠宝,随后警铃大作。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卢浮宫周围共有3600多个摄像头,但并没有拍到窃贼从外部进入卢浮宫的画面,网上流传的视频则是由游客拍摄的犯罪实况。
法国游客:
实话说,我认为卢浮宫的安保其实已经非常高了,毕竟有像《蒙娜丽莎》这样的无价之宝,但这次被抢劫的偏偏是很有名的阿波罗画廊,里面有王室的珠宝,本以为会受到最严密的保护,看来显然还是存在漏洞。

在警方赶到现场时,阿波罗画廊一片狼藉,地上留有砸碎的玻璃,还有未带走的作案工具:升降机、混凝土锯、两台角磨机、喷灯、手套、汽油罐和被遗弃的黄背心。这一惊天大案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遍全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四名劫匪偷走了卢浮宫9件展品仅用时不到7分钟,真正在博物馆内只有4分钟。
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总安全负责人 魏大宝:
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卢浮宫在大家印象中必然安保森严,警卫持枪严阵以待,似乎绝无失窃可能。然而,意外偏偏发生了。窃贼特意选在周末作案,彼时街上人少,更便于其逃脱。

这次失窃的阿波罗长廊是法国历代王室珠宝与皇室御用品的核心展区。10月19日晚,卢浮宫官网公布了此次被盗的官方清单。遭抢劫文物包括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的王后玛丽·阿梅莉和拿破仑三世的母亲、荷兰王后奥尔唐丝都使用过的一顶冠冕、一套蓝宝石项链和一对蓝宝石耳饰;拿破仑的妻子玛丽·路易丝皇后的一套祖母绿项链和一对祖母绿耳饰以及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的两枚胸针和一顶冠冕。这些珠宝具有无法估量历史价值,卢浮宫预计经济损失高达8000万欧元。

珠宝行业专家 刘潇:
此次被盗的8件皇室珠宝中,有三套尤为瞩目。其一,是玛丽·阿梅莉皇后曾拥有的蓝宝石整套珠宝,它见证了法国从波旁王朝覆灭、历经大革命,到拿破仑时代的变迁,历史意义远超宝石本身。其二,是拿破仑第二任妻子玛丽·路易斯皇后的祖母绿套装。其三,是我个人极为喜爱且稀有的拿破仑三世妻子欧仁妮皇后的珍珠钻石皇冠,其珍珠为野生天然珍珠,在欧洲钻石未传入前,野生珍珠尤其是大颗的极为稀有,后随与印度大公有了交往后,钻石才逐渐进入法国皇室。
Part.2

在第二帝国展柜中,本次被盗走的珠宝包括欧仁妮皇后珍珠冠冕、大襟花胸针、圣物匣式胸针、以及一顶欧仁妮皇后祖母绿钻石帽式冠。幸运的是,在被盗走了9件传世珍宝中,这件镶嵌了1354颗钻石、56颗祖母绿的欧仁妮皇后王冠被成功找回。然而这顶王冠在巴黎街头发现时,已经被严重损毁。得手的贼在逃离博物馆时居然把这顶王冠掉在了路边。根据当地报纸的描述,王冠经历了某种街头暴力,被车轮或鞋跟反复碾压。戏剧性的是,正是逃亡途中被遗落的欧仁妮皇后皇冠成为破案关键。警方在头盔内侧提取的DNA样本,与塞纳-圣但尼省两名有盗窃前科的男子匹配,随后进行了抓捕。

精心挑选的夜间报警系统关闭、博物馆刚开门的时间点、身着“黄背心”冒充施工工人的窃贼,以及事先备好的升降机、切割工具、摩托车等,看似一场策划完美的抢劫案。背后浮现出来的是卢浮宫安保上的漏洞,卢浮宫馆长劳伦斯·德・卡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全面评估博物馆安保系统。
资深媒体人 萨苏:
这起卢浮宫案件暴露了两大问题:一是欧洲治安的恶化,此问题广受诟病;二是卢浮宫等大型博物馆的安保漏洞。不禁让人猜想,卢浮宫内部是否存在内鬼?否则,犯罪分子怎能避开3000个摄像头,专从无监控处破窗而入,还乘无安保、无限制的运货电梯直达阿波罗画廊?
案发48小时后,卢浮宫190名安保人员接受了内部问询,案发当天的值班记录和监控录像被逐一排查。尽管10月25日抓获了两名嫌疑人,但另外两名嫌疑人和8件文物下落仍然不明。
Part.3
卢浮宫惊天案件一发生,世人不禁追问,是谁策划并实施了这场抢劫?根据英国《太阳报》分析,作案者很可能来自一个国际盗窃团伙——“粉红豹”。

“粉红豹”成立于1999年,成员遍布多国,其中不少是退役老兵。过去二十年间,他们在全球犯下了至少370起重大劫案,涉案金额超过5亿美元。“粉红豹”此前已有多次震惊世界的“战绩”。2008年,在迪拜,他们驾驶两辆奥迪冲进格拉夫珠宝店,劫走价值1250万美元的手表与珠宝。同一年,在巴黎,四名成员男扮女装,仅用57秒就从一家名牌珠宝店掠走价值340万美元的珠宝。除了珠宝,他们对文物也充满兴趣,2008年,他们曾在瑞士一家基金会博物馆盗走梵高、莫奈等名家画作,价值高达1.1亿英镑。

多年来,“粉红豹”不仅因屡犯大案而“声名大噪”,其销赃手法也在“业内”闻名。他们能在极短时间内分解珠宝,通过切割宝石、熔化金属等方式,将赃物经由黑市走私至他国,最后借加密货币、赌博等渠道“洗白”赃款。而这些被拆分出售的珠宝,往往只能卖到原价的40%。
资深媒体人 萨苏:
“粉红豹”团伙核心成员约40余人,首领米基奇是犯罪界知名教父,其外围组织庞大,总人数达800多人。
卢浮宫劫案发生后,一些珠宝专家表达出了悲观的看法:这些珠宝大概再也无法还原原本的样子了,这背后的“产业链”冷血又高效:劫匪会用最简陋的工具,将冠冕和项链上的几百颗钻石、蓝宝石一点点撬开,然后把黄金底座融化成金块。接着,这些被拆开的宝石会被运到一些大型的国际珠宝交易场所。在那里,它们会经过重新打磨,变换形状和重量,抹去原本的身份和故事,变成一颗颗“干净”的产品,融入庞大的珠宝市场。而黄金相对容易处理,熔化之后谁都认不出它曾经历的传奇。整个过程,对那些劫匪来说,是一种快速套现赚钱的方法,可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却是一场悲剧。

珠宝行业专家 刘潇:
当下大家最担心的是珠宝被拆分,宝石被单独处理甚至重新切割打磨以改头换面。不过,即便拆分成每颗超二三十克拉的单件,价值也可估算。比如在拍卖中,一颗20多克拉斯里兰卡宝石,估价约350万人民币,加上胸针整套最多值1000万欧元,此为宝石本身价值。但这套珠宝的历史价值、工匠工艺及传承意义非凡,尤其是这件蓝宝石,历经几代人,被欧仁妮重新设计分予后代,又因皇室联姻而合并,实为皇权转移的见证,远超珠宝本身的艺术价值。

Part.4

从1911年至今,卢浮宫已经出现过至少8次重大失窃事件,从名画到珠宝,从盔甲到石碑石雕,有些藏品能被找回,但多数至今仍下落不明,追回时长可能多达数十年。最著名的是1911年,名画《蒙娜丽莎》被博物馆内部员工藏于工作服下带走,两年后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被找到,这一事件也多次被西班牙、法国、波兰等国导演改编成了电影或是制作成为纪录片。

资深媒体人 萨苏:
1911年8月21日,卢浮宫名画《蒙娜丽莎》被盗,连毕加索都参与调查,但三年无果。后意大利黑市文物商杰里获知,曾于卢浮宫工作的佩鲁贾手中有该画。杰里告发后,佩鲁贾被捕。原来,佩鲁贾利用工作之便摘下画作藏于怀中带走,仅留四枚钉子。他声称此举出于爱国,因身为意大利人的他认为达芬奇创作的意大利名作不应存于法国卢浮宫,而应回归故土。最终,尽管犯下盗窃罪,意大利法庭仅判其7个月有期徒刑。

1976年阿波罗画廊里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的加冕剑被盗,后面再无下文。1983年,又有两副文艺复兴时期的盔甲从卢浮宫失窃,直至近40年后才得以找回。在1990年,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画作《坐着的女人肖像》被人从画框上取下盗走,至今仍被标记为失踪状态。1998年,法国19世纪画家柯洛的名画《塞夫勒的道路》在卢浮宫被盗。这成为了当时最大规模、最耀眼的艺术品盗窃案之一,价值高达3000万美元,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Part.4

就在在卢浮宫惊天盗窃案发生不久前,2025年9月法国就接连发生了两起博物馆盗窃案:9月4日,利摩日的阿德里安·杜布谢国家陶瓷博物馆遭窃贼砸碎窗户强行闯入,三件珍贵中国瓷器藏品被盗,损失估计达650万欧元;而在9月中旬,窃贼从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盗走了价值60万欧元的黄金,频频发生的博物馆盗窃案件,让公众对法国的社会治安状况与政府管理能力产生了怀疑。
对外经贸大学讲师 优素福:
2024年解散议会后,始终未能组建有效执政的多数联盟。国家陷入治理困境,两年内四届政府更迭,政治动荡让我们难定平衡点与发展方向,无法推行清晰治国方略。
事实上,艺术品盗窃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犯罪活动。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的“StolenWorksofArt”数据库截至最新公开数据已收录近57000件被盗或下落不明的艺术、文化物品。
颇为讽刺的是,2025年1月,法国总理马克龙刚宣布完一项“卢浮宫新文艺复兴计划”,要花7亿欧元升级安保、改善人流、还要给蒙娜丽莎单独修一间展厅。然而现实却十分残酷,10月19日的卢浮宫劫案中,没有警报长鸣,没有激烈对峙,只有玻璃碎裂的脆响,这给了马克龙政府的“卢浮宫新文艺复兴计划”一记重击,当卢浮宫的文物都不复存在,复兴又从何谈起呢?

7分钟的抢劫案震惊了世界,案件留下重重谜团,如今卢浮宫已恢复开放,受损展柜被临时遮挡,新增的8名安保人员驻守长廊,但失窃珍宝的找回概率究竟有多大,无人知晓,这场劫案留下的,除了未结的案卷,还有对博物馆界安保的现实拷问,警钟敲响,文物无言。

制片人:何冀宁
编导:傅托
编辑:王津捷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