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两大“超级工程”的总工程师相遇,会和青年朋友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月26日,由广东省委人才办指导,广东省人社厅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第18讲在广州举办。
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深中通道总工程师宋神友两位“国家卓越工程师”同台开讲,展现两大超级工程背后的“中国智慧”,激励青年人才技能报国,也为技工、职业院校学生上好2025学年“开学第一课”。
作为新时代国家战略工程的标杆,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多个世界纪录,港珠澳大桥12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标准更是刷新了国际同行业的高度。这些“超级工程”的背后,蕴含着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技艺和无可撼动的精神力量。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集成了三地制度优势,用世界眼光谋划、高品质建设的重大项目成果。”苏权科教授以大桥建设的四大核心理念为切入点,在大讲堂分享了工程技术、材料装备、寿命保障、运营管理、绿色环保等核心技术突破的艰辛历程和非凡成就。
他直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这项横跨三地的超级工程将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们完成了当时国外同行都认为中国工程师完不成的一件事情。”
深中通道总工程师宋神友则带来了深中通道的“智慧建造”革命,他以详实数据展现深中通道如何依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技术领跑的硬实力。比如,全球首例超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预制技术将深中通道工期缩短40%,2.4万个施工节点通过“云端工程大脑”实现零事故管控。“从‘建造’到‘智造’,我们正在书写中国工程的新范式。”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是执着,是坚持。”在互动环节中,两位总工程师以亲身经历回应现场的提问。苏权科还特别提到,一个重大项目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一个团队、一个群体,甚至是几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据统计,广东全省技能人才总量突破2093万,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6.7%;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覆盖170条重点产业链;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数连续三届领跑全国……“从‘广东制造’到‘广东智造’,需要更多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记者 杜玮淦
通讯员 粤仁宣
【作者】 杜玮淦
广东人社头条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