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手握大量现金的人,要偷笑了!原因有这4点


都说存款利息持续下降,手上有钱,购买力大不如前。然而你可能不知,在通缩时代里,现金从“废纸”变成了“氧气瓶”——关键时刻能救命。

咱就看看当前的存款利息,国有大行三年期存款利率虽然只有1.55%,但是你要是选择那些有存款保险的中小银行,存款一般要没有风险,而且存钱的年化收益说不定还能达到2.1%。哪怕你选择银行的理财,说不定也有1.87%的年化收益。

你说这收益低吧,还确实!比早几年低了不少,以前三年期的存款利率甚至能达到3.7%,对比现在降了一半都不止。

但咱要看近期的经济数据,情况就不一样了,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CPI同比跌了0.1%,M2却冲到326万亿,是GDP的两倍多,

这么一看,现在手里捏着现金的人,反而成了稳坐钓鱼台的那个。

01.

通缩红利,钱自己变厚了

你有没有发现?猪肉虫28块1斤,降到了17块,20多万的轿跑,现在只要十八九万就能开走,原来300万的房子,现在降到了260万,甚至连新款iPhone都在偷偷打折。

就拿我表弟来说吧,上个月刚全款买了一辆特斯拉,销售直接拉着他说,价格要放在去年也只够买台卡罗拉。

这还不算,房子就更狠了!当年马云说“未来房价如葱”被群嘲,可你现在看看鹤岗,两三万就可以买1套房,深圳二手房挂牌价相比高点普遍砍了三成。

这个时候你拿着100块去超市购物,结账的时候还能找点零钱给你,这要是在三年前高通胀期那会儿,想都不敢想。

通缩就像台隐形印钞机,悄悄往你钱包塞购买力。说白了这两年,当别人哭诉资产缩水时,你啥也不干,钱反而变得更值钱了。

02.

避险为王,躲过财富绞肉机

去年邻居家张阿姨不听儿子的建议,儿子让她将股票账户清了,当时她舍不得,可结果呢?2024年股民人均亏14万,基金跌20%起步,张阿姨攒了半辈子的钱,两年时间从60万缩水到40万。

再看看理财市场,有些现金类产品收益从去年的1.87%降到1.54%——虽然赚得少,但至少本金是安全的啊!

我认识的一位银行经理私下说,6月底建信理财有8只日开型产品遇到大额赎回,急用钱的人差点被锁死在坑里。

现在买理财,有时候就跟拆盲盒一样。有款标着“中低风险”的产品,说明书厚厚78页,关键赎回条款藏在附录的小字里。对比来看,现金虽然赚得少,但至少能让你睡个安稳觉。

03.

现金是氧气瓶,能喘气就有希望

步行街有位开店老板跟我说,以前总觉得手里拿现金是浪费,现在才明白,它就是“氧气瓶”——生意难做时,就靠它喘气了。

另一位做外贸的朋友就没这么幸运了。三个月前,因为订单被砍,二十几个员工的工资发不出来。凌晨3点多,他都在打电话借钱,听这位哥们说,为了及时发工资,他都把那辆百万奔驰砍到40万卖掉,但算一算,,这笔钱也撑不过三个月。

这还不算,关键是有的时候,失业、生病、供应链断裂……这些黑天鹅专挑你现金流快断的时候来。

而那些手上有现金的人就不一样了,失业能安心找下家,生病敢选好药,企业遇到寒冬也能多撑一段时间。

04.

抄底门票,等待好机会

现在理财市场有个新热门:日开型产品规模超过10万亿,平均收益1.87%,比活期高不少。这就像经济寒冬里的暖手宝——既保暖又不绑手,机会来了随时能动。

真正的机会在哪?留意这些信号:

①银行理财资金正在大举买入公募基金

②股市在3000点上下徘徊,不少好股票价格腰斩

③二手房中介开始用“急售、业主包税”来吸引买家

等那些扛不住杠杆的人割肉机离场时,现金就是你捡便宜的资本。我认识一位温州老板,2015年股灾后抄底商业地产,现在租金翻了两倍。他的秘诀就八个字:“现金在手,静待时机”。

另外,最近也有人问,通缩怎么办?

咱们给大家说一说,最近我看到的一个新说法,叫“20万定律”,讲的就是:普通人一攒到20万,总会有买车、开店、孩子补习之类的事把钱花光。

其实,我觉得关键不是赚的更多,而是你看懂了规则——当大多数人为了“存款焦虑”来回折腾时,那些稳稳拿着现金的人,已经掌握了通缩时期的最大底气。

正如7月22日国家金融总局发布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这就像在提醒我们:潮水退去时,别成为那个光着身子游泳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现金   原因   氧气瓶   收益   抄底   银行   存款   产品   购买力   关键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