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舔美国出卖华为,导致孟晚舟被捕,汇丰银行后来下场如何?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正拖着行李箱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准备转机,她的工作行程早已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根本不允许她再做片刻停留。可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等待通过关口的一瞬就被加拿大警方抓了起来,看来,这一切早有预谋。

消息很快就传回国内,所有人都气愤不已:“加拿大和美国就是狼狈为奸,搞霸权主义!”但鲜为人知的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始作俑者其实是在中国市场上寄生了150年的汇丰银行。

时间回到1865年,当时清政府腐败不堪,根本抵挡不住西方列强的攻击。委曲求全之下,各种不平等条约也应运而生。“强盗”们要求开放通商口岸以便为他们方便进入中国领地,又迫使清政府割地、赔付巨额欠款。

可此时的清政府哪里有那么多钱?国库早就被“霍霍一空”,巨额欠款根本就还不上。无奈之下,老百姓又成了剥削对象,可是这一次,即便是把老百姓的血都吸干也无济于事。就在这关键时刻,来自英国的一位企业家嗅到了巨大的商机,他火速前往中国,说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这位企业家正是汇丰银行的创始人托马斯·苏石兰。托马斯来到中国后,激动坏了:“这就是机遇,巨大的机遇!”清政府虽然没钱,但潜藏的价值相当巨大,可以用来抵押,而且,就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清政府要想还债只有选择贷款一条路。在他的操纵下,汇丰银行和清政府顺利建立了借贷关系。

然而,这笔贷款也不是那么好借的。汇丰银行瞅准了这只“待宰的羔羊”,狮子大开口向清政府索要高额的贷款利息,还让清政府将盐税、关税等重要的税款一并作为贷款的抵押,甚至要求很多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资源也需交到他们手中,清政府无可奈何,只能被迫接受。

根据史料数据统计,汇丰银行落地中国的那十年里,清政府向其借款的金额高达2897万两白银,这笔巨款就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而汇丰银行更是被高额的利息等红利养得肥壮不已,上海、广州、天津等地都有它的分支,各类企业和个体商户也纷纷向它借贷。

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1872年,汇丰银行还获得了在香港发行纸币的特权!这就意味着,整个中国的金融市场将逐步被汇丰银行吞噬殆尽。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汇丰银行想要一下子全部占据中国的金融市场是不可能的,但是按照当时的发展,这家英资企业还真是危险无比。

很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了,为了对抗日军的侵袭,清政府又不得不找汇丰银行想要贷款购买军火,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它不贷!更可恨的是它还趁机抬高军火价格,又为日本等国家提供贷款。

可不要以为汇丰银行的丑恶行径只是这样就结束了。抗日战争期间,汇丰银行还扮演着“情报小组”的角色。它将有关中国政府资金流动的详细信息全部“打包”发给日本,也正因为这些资料,日本才能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如此小人做派,国人早已厌恶至极,只希望早日将其驱赶出境。

后来,新中国成立,汇丰银行在内陆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遏制,于是不得不退回到被自己掌握了大半经济命脉的香港。但是,它在香港发行港币的特权还在延续。

退回香港后,汇丰银行与中国也渐行渐远,中国其他银行陆续崛地而起,并迅速壮大。直到21世纪,汇丰银行凭借自身遍布全球的网点和成熟的跨金融服务,取得了为华为提供经济支持的资格,并且建立了贸易融资和资金结算等方面的合作。

刚开始和华为合作的汇丰银行立即展开了自己的“伪装”:“华为兄弟,我为你打造了高效的跨境资金调拨渠道,让你在亚洲、非洲、欧洲实现业务大突破。”如此可靠的形象瞬间赢得了华为更深度的信任,然而,这只“披着羊皮的狼”根本伪装不了多长时间。

2013年,孟晚舟和汇丰银行高层就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所带来的合作风险进行了一次会谈,华为方面为了解决问题,表示:“我们会提供一份关于华为与伊朗业务的详尽说明的PPT,以保证双方更加明确的理解业务的合规性。

可华为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汇丰银行因涉嫌为墨西哥毒贩洗钱而影响了美国当地的经济,已经成为了美国司法部的调查对象,并且面临着高达19亿美元的罚款和刑事指控,它已经在琢磨着怎样逃过美国的“魔爪”了。

拿到PPT后,汇丰银行立马心生一计:“将自己与华为的合作细节,以及孟晚舟所提供的PPT全部发给美国。”事实证明,这份“投名状”也确实有用,美国竟真的没有对其动手。

2017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争愈发激烈,为了遏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华为成为了美国的首要目标。而作为早已投到自己名下的汇丰银行就刚好可以做这把“利剑”。

根据美国方面的要求,汇丰立马和华为终止了合作关系,并且将经过他们修改的PPT等材料整理成证据,交给了美国政府,也就是这份所谓的证据直接导致孟晚舟被软禁。

尽管最后在我国多方的努力下,孟晚舟回到了祖国,但汇丰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让中国民众和企业寒了心。大家纷纷抵制起了汇丰银行,企业停止合作,客户转移资金,如此重创让汇丰银行利润骤减,市值也在不断缩水。

汇丰立马采取了紧急措施,关闭80多家美国分行,大量裁员,调整企业规模,但收效甚微。紧接着,汇丰在国际上的信誉大大降低,众多企业又纷纷与其终止了合作关系,很多人放言:“活该,就是要让它再也爬不起来!”

近年来,汇丰银行试图“起死回生”,妄想以新产品和服务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可惜中国客户已不再理睬。据2023年的数据统计,汇丰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不足1%,要想再重建起来,只怕步履维艰。至于未来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参考文献:

2020年07月25日 来源:海外网 孟晚舟案证据公开:美国一手炮制 汇丰银行恶意做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汇丰银行   华为   美国   托马斯   日本   香港   中国   下场   清政府   贷款   财经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