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热议一个事儿,说中国开始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了,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把全球金融市场震得七荤八素。背景是啥?中美关税大战呗,从2018年打到现在,2025年更是升级到白热化。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最怕的事儿——美债市场崩盘的阴影,好像真有点苗头了。
一、中美关税大战是怎么打起来的?
要说这关税大战,得从2018年特朗普上台那会儿说起。当时他觉得中国贸易“不公平”,出口到美国的东西太多,美国老吃亏。于是乎,2018年7月,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了25%的关税,主要是机械、电子产品这些。
后来又追加了2000多亿美元的商品,税率从10%到25%不等。中国也不是吃素的,立马反击,对美国大豆、汽车、化工品这些加了同等规模的关税。双方你来我往,关税清单越拉越长,税率越提越高。
到了2025年,这仗彻底升级了。美国4月初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关税,中国首当其冲,被课了34%的税率。没几天,中国回敬34%的关税,还加码搞了出口管制,反垄断调查啥的。美国一看不服,特朗普喊话要把对华关税提到50%,中国更狠,直接拉到84%。这数字听着就吓人,商品价格蹭蹭涨,全球供应链乱成一锅粥。原材料成本高了,美国企业叫苦连天,消费者买东西也肉疼,超市里进口货的价格都快翻倍了。
这场仗打了七年,规模早不是当初那点小打小闹。数据显示,中美双方的关税战涉及商品总额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影响的不仅是两国,连全球经济都跟着晃荡。为啥打得这么狠?美国想压中国出口,重振自家制造业;中国则是要保住经济命脉,反击美国的霸道政策。结果呢?两败俱伤,谁也没占到便宜。
二、美债抛售是咋回事?真有那么严重?
再说说这美债抛售的事儿。2025年4月9日,网上突然传出消息,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下蹿到4.76%,创了三年最大单日涨幅。啥意思?就是有人在大手笔卖美债,债券价格跌了,收益率自然就上去了。市场一猜就指向中国,因为中国是美债最大的外国持有国,手里攥着1万多亿美元的美债。
有数据说,中国最近减持了1000多亿美元的美债,虽然没官方出来证实,但这规模绝对够吓人。华尔街的分析师直接炸锅了,说这可能是中国对关税战的报复。你加我关税,我就卖你国债,给你经济捅一刀。这种招数听着挺狠,但也不是没先例。2019年那会儿,中国就小规模减持过美债,当时就让市场慌了一阵。
美债为啥这么重要?简单说,它是美国政府的“借条”,全球最安全的投资资产。美国财政靠发债过日子,外国买得多,美国借钱就便宜。可一旦有人抛售,尤其是中国这种大户,市场就得抖三抖。收益率一涨,美国借钱成本就高了。
特朗普为啥怕这个?他早就说过,美国太依赖外国买债了,尤其是中国这种“对手”。要是中国真下狠手抛售,美债市场一乱,美元地位都可能动摇。这不就是他最担心的“市场失控”吗?网上有篇报道直接说,这阴影正在逼近,特朗普的噩梦好像真要来了。
三、抛售美债到底有啥后果?
美债抛售这事儿,影响可不只是美国一家。
收益率涨了,借钱贵了,财政部头都大了。那6.5万亿美元的到期国债,得用更高利率发新债还。算一笔账,收益率每涨1个百分点,政府每年得多付650亿美元利息。这钱从哪来?要么砍开支,要么加税,可这两招都不好使。砍开支伤经济,加税老百姓不干,美国政府真是左右为难。
4月9日那天,道琼斯指数跌了2000点,股市一片红。投资者慌了,抛股票买黄金,避险情绪爆棚。企业借钱也贵了,扩张计划搁浅,小公司直接裁员。网上有报道说,底特律一家制造厂因为融资成本高,裁了几百人,工人上街抗议去了。
利率一高,房贷也跟着涨。买房的人少了,房地产市场凉了。超市里东西贵了,普通人购物都得精打细算。网上有人吐槽,说现在买个中国产的电子产品,比两年前贵了50%,日子真是越过越紧巴。
这事儿还波及全世界。欧盟一看美国搞乱套了,4月9日就对美国商品加了报复性关税。印度、新西兰降息救经济,中国除了卖美债,还管制稀土出口,给美国高科技产业使绊子。全球市场这下彻底乱了,大家都在自保,谁也顾不上谁。
四、特朗普为啥这么怕这事儿?
特朗普从当总统那会儿就对美债市场特别敏感。他老说,美国不能让外国捏着命脉,尤其是中国。他2016年竞选时就放话,要减少对华贸易逆差,逼中国多买美国货。可结果呢?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逆差没咋缩小,反而把中国惹毛了。
网上有篇文章提到,特朗普最怕的就是美债市场崩盘。为啥?因为这不光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市场一乱,经济下滑,老百姓不满,他的支持率就得崩。他2025年要是还想连任,这事儿就是个大雷。结果还真应了他的担心,中国一抛售美债,市场就慌了,他的政治资本也跟着缩水。
有评论说,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是场豪赌,赌赢了美国制造业回流,赌输了经济完蛋。现在看,他这把牌打得有点烂,输的概率越来越大。
美债抛售这事儿,不少人觉得是个信号,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可能要不行了。为啥?各国一看美元、美债这么不稳,都开始找后路。网上有报道说,一些国家已经在减持美债,找别的储备资产,比如黄金、欧元啥的。
桥水基金的雷·达利欧有次演讲提到,这不光是美国的危机,更是全球经济重塑的起点。去美元化这词儿最近老被提起,美国在全球经济的老大地位真有点晃了。新兴国家趁机崛起,国际舞台上声音越来越大。2025年这波危机,估计以后得写进教科书,当个经典案例讲。
中美关税战打了七年,抛售美债又把水搅得更浑,咱回头想想,这仗到底值不值?美国想靠关税重振经济,可制造业没咋回来,成本倒是高了,企业抱怨,农民出口受阻,亏得一塌糊涂。中国呢,反击是挺狠,但自个儿经济也受损,出口下滑,供应链乱套。网上有人算账,说两国GDP加起来损失好几万亿,全球经济增速都跟着掉了1个百分点。
特朗普的政策没带来他吹的“伟大复兴”,反而把美国拖进泥潭。中国这边也没占到啥大便宜,双方斗得头破血流,旁边的欧盟、印度这些反倒捡了点漏。网友评论说,这不就是典型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吗?
这波中美关税大战和美债抛售,暴露了全球经济的脆壳壳。保护主义听着挺带劲,可真干起来,代价不是一般的大。网上有篇文章总结得好,说全球化这东西,你可以不喜欢,但离了它还真不行。中美这么斗下去,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
教训是啥?合作比对抗靠谱。贸易战、金融战打得再热闹,也填不平经济坑。各国要是能坐下来好好谈,兴许比现在这乱局强得多。你说呢?这事儿你咋看?欢迎留言聊聊!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