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没有人质的情况下拿到赎金?(上)

(本文为今日头条「头条深一度」独家稿件)

1934年1月31日上午10点,一个满脸胡茬的男人走进了芝加哥的一家理发店,微笑着跟店主打了个招呼后坐在了椅子上,要求帮他处理一下胡须。

理发师在他的脸上涂满泡沫,男子非常享受这个过程,闭上眼睛吹起了口哨。

他完全没有注意到,理发师在转身时,悄悄按下了毛巾架里藏的报警器,两分钟后,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分别从前后门冲了进来,黑洞洞的枪口顶在了男子头上:

“别动!凡尔纳·桑基!你被捕了!”

赢家凡尔纳

1891年,里奥·凡尔纳·桑基出生于美国南达科州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名农场主,还兼职当起了铁路工程师,家庭生活美满,日子过得也不错。受父亲影响,儿子桑基的理想也是将来能成为一名工程师。

从外貌上讲,桑基的条件不太好,那一副音容笑貌长的比较捉襟见肘,在学校外号“丕平”(加洛林王朝创始人,著名矮子)。但他虽然颜值不高,智商却很高,他头脑灵活,性格坚毅,高中成绩全年级第一,所以虽然外形比较一笑了之,但依然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

1914年,大学毕业的桑基结婚了,而且成功入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实现了当铁路工程师的梦想。

桑基和妻子

彼时,一战的爆发让铁路运输快速发展,工程师桑基虽然没法进入富豪阶层,但也过上了全薪的生活。家庭美满,夫妻和睦,收入颇丰,在我们这个系列里,桑基属于少有的阳间开局。但他之所以会出现在本系列里,是因为他有一个不好的爱好——打牌。

桑基打的牌不是拼运气的斗地主,而是拼智商的桥牌。这种玩法对玩家的智商、记忆力和沟通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按说对于学霸桑基来说,他玩桥牌应该得心应手。但无论技术有多牛,奈何队友送人头。陪他一起玩牌的是他的好友戈登·奥尔康,他是桑基的同事,只不过岗位是消防员,桑基跟他做朋友,是因为奥尔康没什么坏心眼,或者说压根没有心眼,带着他跟人拼智商属实有点大可不必了。

美国青年玩牌场景

在好队友的加成下,桑基一输再输,由于可持续性地给牌友输出工资,本来充裕的日子逐渐紧巴了起来。

不过这点事儿显然难不住桑基,人家有的是办法,不就是输钱嘛!我多赚点就完了!

怎么赚呢?发展点副业呗。

模仿游戏

桑基的自信,来自于他的职业。

1890年,从温哥华到纽约和新泽西的铁路贯通,该条铁路由桑基供职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运营。

这条成本不菲的铁路有一个重要功能是把加拿大从东方得到的生丝运往纽约的丝绸厂,所以跑这条线路的火车被称为“丝绸火车”。

在那个年代,丝绸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一列丝绸火车所运输的货值往往高达数几百万美元,因此,这条线路拥有极高的特权。

“丝绸火车”拥有完全独立的武装警卫全程押送,而且沿途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停车,什么海关验货,中途抽检一律禁止,谁敢拦车就撞死谁,耶稣都救不了他。

而在桑基看来,这样一条特殊的线路简直就是为走私设计的。他利用职务之便,在车厢里做了不少夹层,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走私货物,带着好友戈登·奥尔康,利用这条黄金铁路大发其财,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个人,都赢麻了。

在走私最活跃的时期,桑基可以做到每天可持续性的给牌友输出现金流,却依然能在加拿大建起豪宅,给自己买豪车,给媳妇买珠宝,日子过得简直乐不思蜀啊。

可是,正如毕加索总有枷锁,达芬奇老出分歧,正当桑基的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他的队友又给了他一次偷袭。

这次,桑基的问题还是来自于消防员戈登,他总能以各种方式让别人的心咯噔一下。

桑基是个很仗义的人,他每次出货都给戈登一大笔分红,戈登也变成了New money,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生活,而是癞蛤蟆想吃热炕头,非要泡妞,而且追的还不是一般人,是当地著名的交际花艾文莉.贝斯。

他泡妞手段非常原始,就是不顾一切的上去硬舔。

作为一名忠实的孝舔犬,戈登对女神有求必应。艾文莉虽然看不上他,但也感到好奇,就随口问了一句:你一个消防员,哪来这么多钱?按理说你应该没这么高收入吧?

戈登当时就激动了,她关心我了,她问我的非法收入了,她要坑我,她心里有我!!

于是,戈登把这条发财路子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艾文莉,于是转眼间整个加拿大都知道了。好家伙,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吃肾宝啊。各路大神纷纷加入这片蓝海,由于竞争激烈,桑基的生意很快就凉掉了。

对于戈登的泄密,桑基没有过多责备,他是个豪爽的人,对朋友非常仗义。只是,他不知道这只是他人生buff的一个起点。

大概在美国犯罪界的宗师身上都会有点buff,如果说拉姆的buff是永远能碰见计划外情况的话,那么桑基身上的buff就是——永远会被粉丝行为上升到偶像,堪称犯罪界的拿破仑。

走私的财路已经没了,但是亡羊补牢,黄雀在后,很快,桑基就发现了更赚钱的买卖。

1919年10月28日,美国国会强行通过了禁酒令。这次禁酒令深刻影响了美国历史,尤其促进了城市黑帮的崛起。

民众面对禁酒令

作为一个工程师,桑基倒是不太清楚黑帮怎么搞,但他知道只要把加拿大产的威士忌运到美国就能得到数倍的利润。而太平洋铁路公司还有另一条线路直达明尼苏达州的铁路,这生意不做还有天理吗?

很快,桑基走私的原装烈酒就对美国私酒业实现了降维打击,那些土制私酒根本无法跟他竞争,他的加拿大威士忌几乎控制了整个美国北部的高端私酒市场。

所以,失去“丝绸火车”收益的桑基非但没返贫,反而更上一层楼,形成了产销运一条龙的走私生态。为了做大做强,桑基离开铁路公司,于1930年开始在南达科他州买下大量农场,在上面搞畜牧业,也用来储存分销私酒。

桑基在农场里面种了很多玉米和小麦,还雇佣了两个工人配合戈登一起打理。他自己也很快融入当地,无论是生意还是生活都混的如鱼得水。

然后他又被人坑了!

不过,这次坑他的不是好友戈登,戈登到美国除了隔三差五由于情商太低被农场工人暴打以外没啥异常。问题在于,由于桑基的产品质优价廉,迅速打出了品牌声量,扩大了群众感知度,开辟了加拿大私酒的新赛道。美国黑帮很快决定发力这片蓝海,重组行业生态。俗话说好汉不斗势力,桑基脑子再灵活,也干不过人家玩平台的,很快,桑基的产品被打入了冷蒙古包。到1931年6月,他的私酒生意差不多是嬴政回秦宫——皇(黄)到家了。作为分销中心的农场也经营的越来越困难,连种地的机会都没了。

桑基心里十分郁闷,这怎么连着两个财富密码都被别人知道了呢?上帝给我关上了一扇门,又给我关上了一扇窗,上帝TM把我锁屋里了是吧?

既然第一产业(农场)干不了,第二产业(运输)也黄了,那还是试试第三产业吧?

当时的他想到的第三产业,自然是美国标准差事——抢银行!

模仿的门槛

相比于桑基之前的业务,抢银行有一个不好,它有一点小风险,就是容易被警察打死。稍有不慎,就真是新垣结衣夜踹小约翰——下被子见吧(不是)。

不过桑基认为自己有独特的优势,他具有加拿大国籍还在美国长大,住的地方离边境很近,抢劫完以后可以跨国跑路,这肯定是警察们屎尿未及的。

但是,作为工程师的桑基跟黑道来往不多,对拉姆技术等行业先进经验一无所知。所以他只能用古典派抢法。

1931年10月11日夜,桑基来到加拿大布兰登丰业银行的金库墙外,准备靠炸弹给银行一个小惊喜。

但是引爆之后,他遇见了当年拉姆的窘境。炸弹在一声巨响后外墙确实被炸塌了,但塌了,却没完全塌,里面是一个巨大的保险柜,现金都在保险柜里,而桑基手里已经没有炸药了。

如果是有经验的劫匪,一般会把保险柜带走回去慢慢磨。可桑基完全没个准备,自己单枪匹马来的,实在带不走保险箱,无奈之下他只能抓起柜台的一点零钱赶快跑路。

这次抢劫为桑基带来了123美元的收入,连买炸药都不够,赔钱抢劫了属于是。

回家后的桑基拿出了做题家精神,决定先学习一下先进经验,那么跟谁学好呢?

跟劫匪学?不认识,跟黑帮学?不安全。思来想去,只能跟警察学了。

由于情商很高,桑基跟本地的警察局长关系不错,于是他开始有意无意的跟局长大人套话。而这位善谈的局长也真是小约翰教书——耗为人师啊。他给桑基讲了不少拉姆技术的案例,虽然不能说是指导犯罪吧,只能说是只能说了。

于是,两个星期后,桑基带着老战友戈登出发了,他们在1932年3月6日冲进南达科他州一家小镇银行,全程计划周密,进退如风,在警察到达前10分钟就撤出银行,开着福特车扬长而去,然后——抢了230块钱。

之所以抢的这么少,是因为他们的侦查水平还是跟拉姆有差距。这家银行在前一天预约了一份大额现金支取,等他们去抢劫,整个柜台就剩下一点钢镚了,银行经理都蒙了,为二百多钢镚搞得兴师动众的,多少有点大可不必了。

连续两次失败的抢劫后,桑基认命了,他深刻的知道自己确实没有这方面天赋,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癞蛤蟆跳悬崖不能愣装蝙蝠侠。在经历了对整个市场环境的复盘之后,桑基发现,我得换条赛道。

而这一换,就让他成了另一个行业的至圣先师。

新赛道

在桑基他们创业的时候,美国的犯罪率几乎一天一个新台阶。之所以这么多人投笔从戎,实在是因为大家找不到什么正经工作,百姓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

所以,经过桑基的慎重考虑,终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要挣钱,得打有钱人的主意!

那么谁有钱呢?

自然是有钱人有钱呀!

但是,有钱人的钱通常会存在银行里,而事实已经证明了他不擅长抢银行,唯一的方法,就是让有钱人自己主动去把钱拿出来,交给自己。

相信听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桑基选择的新赛道是什么了,这同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绑票。

其实绑架也是美国第三产业的传统行业了,干这行的人也不少,有人有功底有人有案底。但就像拉姆成为了抢银行界的分水岭一样,桑基也重新规范行业打法。

在他入场之前,美国的典型绑票案比如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

1932年3月1日,查尔斯·林德伯格是世界上第一个横跨大西洋的飞行员,1932年3月1日,他一岁半的儿子在家里被人偷走了。

当事人林德伯格

绑匪留下了纸条,上面要求林德伯格在4天内准备好不同面值共计5万美元的赎金。警方搜索一圈后没发现什么线索,但由于林德伯格的名气,媒体倒是把这件事儿炒得火热。

在媒体热度下,包括阿尔卡彭在内的一众蹲监狱的黑道大佬纷纷站了出来,表示——政府,给个立功机会吧,我愿意当中间人!

是的,美国的古典式绑架的做法,是需要一个中间人。双方为了避免情绪激化,通常不会直接接触,而是会找一个颇有声望且双方信任的人来充当中间人,通过这个人完成交易,事情摆平后中间人也有好处。由于岗位特殊,中间人一般会由既能在白道头上动土也能在黑道送你入土的大佬们担任。在林德伯格案中,为了维护政府权威,警方对阿尔卡彭等人的申请一律予以拒绝。

而过了不久,一个叫约翰·康登的退休教师找到林德伯格,向他出示了绑匪来信,内容是授权此人来充当中间人。

这个事的缘由说起来很离谱。康登作为一个退休教师,跟两方都完全不熟。他之所以能当中间人完全是个误会,他是个善良人,绑架案发生后他在报纸上发了广告,说自己可以出1000美金,希望绑匪把孩子送到当地神父手里。

绑匪不知道康登的底细,糊里糊涂的让他当了中间人,可是康登根本不是这块料。很快,林德伯格和新泽西州发布了7.5万美元的悬赏金,如果中间人是个有经验的人,一定会阻止这个做法,因为这超出了绑匪所要求的钱,属于节外生枝,但康登完全不懂这一点。

果然,劫匪看到悬赏后立刻将赎金提高到7万美元,毫无经验的康登不赶快去交易,居然想着怎么砍价,一直折腾到3月12日才与绑匪碰头面谈。

按理说这种面谈必须要求绑匪带上人质,确认安全后才能讨论如何交换,可康登居然一直试图询问对方的身份,只得到对方保证人质活着的承诺就回来了。

再然后双方拖拖拉拉到4月2日才交赎金,结果又是这个康登,居然在没有看到孩子的情况下就把钱交了,只拿回一张写着婴儿有人照顾的纸条。

最终,林德伯格可怜的儿子没能活下来。一个月后他的遗体在树林里被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康登起得作用完全是负的,警方甚至一度以为他是从犯。

林德伯格案是一件极其悲惨的事件,震惊了整个美国,案子中体现了古典绑架的特点,交易依赖中间人,绑架过程尽量不用暴力,劫匪会跟中间人见面等等。由于过程复杂,不如抢银行来钱快,所以当时黑道的兄弟们一般不愿意尝试。

而桑基经过研究后觉得,这不行!

桑基转换思维改变策略后,会有怎样的变化,请看同款封面的本文下篇。

(搜索「头条深一度」,看更多深度好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禁酒令   赎金   中间人   绑匪   加拿大   劫匪   美国   人质   农场   丝绸   铁路   银行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