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在中美关税对抗的关键时期,有人为了大局选择牺牲自己的利益,但也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出卖民族脊梁。
2025年4月15日,香港海关就在例行检查中查获了一批重达25吨的金属锑锭,而目的地还正是美国。
那么,他们为何会向境外走私锑呢?最后又将受到怎样的处罚呢?
作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香港一直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可这批走私锑锭,却被伪装成普通工业品,藏匿于集装箱深处。
幸好海关人员通过X光扫描发现密度异常,随即开箱查验,最终确认了这批标称“五金配件”的货物实为高纯度金属锑。
根据初步调查显示,走私者试图通过伪造出口许可证,将这批战略资源转运至第三国,最终流向或与美国军工企业相关。
要知道,锑可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对于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它就像“现代工业的血液”和“战争金属”,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而且除了医药、电子产品之外,它还在军事、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美国军工产业,就对其十分的依赖,毕竟每架F-35战斗机就要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而锑更是其中关键成分。
不过中国作为全球锑储量第一大国(占全球31.1%),自2024年起实施出口管制后,国际锑价从每吨2-3万美元飙升至6-7万美元,但也正是在暴利驱使下,才让走私者不惜铤而走险。
值得注意的是,25吨锑可用于制造大量弹药,例如数百万发子弹、数千枚炮弹以及数百枚导弹,如果这批锑锭进入美国,用于制造武器,那么未来冲突中,这些武器可能会瞄准我们自己。
所以这不仅仅是损害国家经济利益,更是在给潜在的战争埋下隐患,相关部门更是应该深入调查这起走私案的货源地、运输路线,以及审批环节,查清所有涉案人员。
而且自从2025年4月起,美国就对华累计关税税率攀升至145%,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让步。
不过中国以稀有金属出口管制作为反制,精准打击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七寸”,尤其是根据五角大楼评估显示,他们的稀土库存仅能维持6-8个月生产需求,若供应链中断,F-35生产线可能停滞。
为了应对这个“危机”,特朗普政府就紧急起草行政命令,计划开采太平洋海底的多金属结核(含镍、钴等关键矿物),试图摆脱对华依赖。
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关税豁免清单中悄悄保留了1000种依赖中国进口的商品,包括半导体和稀土,暴露出“既要制裁又怕断供”的矛盾心态。
不过除了限制出口管制之外,我国还在WTO发起诉讼,并且还联合欧盟、东盟反对单边主义,并加速推进稀土产业链升级。
根据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稀土精炼产能就占全球85%,而且还拥有从开采到磁材制造的完整技术壁垒,这种“资源+法律”的组合拳,使得美国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方案。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严格把控,才让一些走私者面对数百万美元的诱惑,选择铤而走险,毕竟在他们的眼中,永远都是金钱至上,完全将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抛在脑后。
而且像美国这样极度缺乏锑资源的国家,他们就会为走私提供市场和动力,甚至不惜使用不正当的方法,比如威胁和引诱我国的某些人和公司。
面对这重大发现,也加剧了国际市场对战略资源的争夺,欧盟已将锑列为“关键紧缺物资”,日本、韩国加速推进稀土回收技术研发,澳大利亚重启封存矿场。
尽管美国试图拉拢70余国构建“去中国化”供应链,但欧盟始终坚持“战略自主”,甚至就连印度、巴西等国家,也是在观望中寻求平衡。
而且对于这件事情,也同样为我们敲响了资源安全的警钟,2025年,中国启动“战略资源储备升级计划”,将锑、稀土等18种矿产纳入国家储备体系,同时加大对非法采矿、走私的打击力度。
甚至在科技层面,清华大学新材料研究院宣布突破“低品位锑矿高效提取技术”,有望将资源利用率提升40%。
主要信息来源:
0E能源新闻--中国海关在中国出口管制中查获锑
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4年12月05日关于中国镓、锗、锑等出口管制已超一年,对美打击效果如何?的报道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