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访华改口,不愿费时费力飞北京,除非中国答应新要求

特朗普这家伙又在玩他的老把戏了,昨天还嚷嚷着要跟中国领导人见面,今天就突然变卦,说除非中方先在贸易上让步,不然他懒得花那19个小时飞过去。8月5日,他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采访时,直接把话挑明了:如果中美能敲定协议,那年底前见面没问题;要是谈不拢,就免谈。这话一出,全球媒体都炸锅了,大家都在猜这是不是特朗普在给国内选民看的表演,还是真心想用访华当筹码压中国就范。说实话,这事看着挺接地气的,就跟街头讨价还价似的,但背后牵扯的经贸摩擦和政治算计,可不是小打小闹。

先说说背景吧。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对华政策一直是强硬路线,从1月份就职开始,他就没少强调要平衡贸易逆差。记得他上任没多久,就签署了多项行政令,加征关税针对中国出口的钢铝和科技产品,税率一度飙到145%。这不是空谈,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进口下降了20%,直接影响了供应链。特朗普的团队,包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一直在推动谈判,但中方立场也很明确,要求对等对待。5月份在日内瓦的会谈,美方降低了部分关税到30%,中方相应暂停了稀土出口限制90天,这算是个小突破。但6月份伦敦谈判又卡壳了,美方要六个月的出口许可证,中方坚持要更多技术细节,结果稀土出口没完全放开,美国汽车行业生产线一度受阻。

特朗普为什么突然改口呢?其实从他上台之初,他就多次提过访华的事。1月底,他在白宫跟顾问聊起重启高层对话,还拿2017年那次北京之行当例子,说那次握手和宴会给他留下了好印象。2月份,他公开表示希望年内成行。到了4月份,关税战升级,中国商务部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全球市场慌了,美国企业高管们打电话抱怨。特朗普当时在记者会上批评外部因素拖累经济,但没直接点名。7月份,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新增就业只有7.3万个岗位,失业率升到4.2%,农业就业连续下滑。这些数据一出,股市晃荡,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尤其是产业工人和农场主,开始嘀咕他的承诺兑现不了。他上台时吹嘘要增加就业、砍税,现在经济放缓,关税战的影响摆在那,谁都看得出。

8月5日的采访,正好赶上就业数据不佳的节骨眼上。特朗普坐在佛罗里达的住所,电话里对记者说,不会浪费时间飞北京,除非协议满足稀土放松和关税减免。他还补刀,说协议快成了,但中方得先动。贝森特第二天就出来圆场,承认中方立场坚实,美方面对的是经济军事双强的对手。这话听着像在给特朗普台阶下,但也暴露了美方内部压力。特朗普的基本盘是那些底层白人,他们喜欢看美国强势,对手低头。如果访华没带回点实惠,反倒显得特朗普求着中国,这对他的形象是大忌。他在采访中强调,人们喜欢关税,但现实是贫富差距拉大,就业放缓跟关税乱局脱不了干系。他不想承认关税有问题,就把锅甩给美联储不降息和中国妨碍发展。

这改口对中美关系意味着啥?短期看,贸易休战还能维持,美方撤销了12项制裁,中方调整了稀土出口,但没全松绑。谈判团队继续接触,视频会议交换报告,可具体共识没公布。特朗普把访华当杠杆,想逼中方赶紧签字,但中方没那么急。北京的回应是通过外交部发言人,说欢迎对话,但前提是平等互利。中国经济韧性强,出口多样化,稀土等资源是底牌。特朗普想稳固选民,却可能适得其反。如果年底没协议,他不访华,中方也没损失,继续推一带一路和国际合作。美国内部呢?经济压力山大,贫富差距扩大,特朗普的支持者们集会抱怨,他靠社交媒体转移视线,指责外部干扰。

长远点说,这事反映了特朗普的商人本性。他总想用交易思维搞外交,但国际关系不是商场砍价。中国地位今非昔比,经济体量大,军事现代化,特朗普的团队也承认这点。贝森特在评论谈判时,强调对手强大,这话高看中国一眼。特朗普上一次访华是2017年11月,那时中美关系还算稳定,他参观故宫,出席宴会,带回些经贸协议。现在环境变了,地缘政治紧张,台湾问题、南海争端掺和进来。特朗普2024年大选胜出后,强调制造业回流,但中国供应链根深蒂固,美企离不开。加州和中西部工厂依赖中国部件,关税一升,成本转嫁消费者,通胀上行。

特朗普的改口也暴露了美国国内矛盾。劳工统计局报告显示,零售就业只增1.57万个,金融活动增1.5万个,整体疲软。农业工人减少,农场主们讨论关税冲击。特朗普承诺的大而美法案,本想刺激经济,结果助推了分配不均。底层选民幻想美国强盛,他得维护这形象,不能显得有求于中国。所以访华必须是中国先让步,美国再赏脸。这逻辑挺自我的,但在美国舆论里吃得开。媒体报道说他这是应对内部压力,安抚经济和选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被他炮轰不降息,劳工局长也被说有问题,一切都推给别人。

中方怎么看?外交部表态稳当,强调继续休战,但不急于求成。中国推进自身外交,参与国际会议,无明显损失。特朗普如果真不来,北京照样运转。想想2019年那次贸易战,特朗普也反复改口,说不急于协议,结果拖到2020年签了第一阶段。现在历史重演,但他年纪大了,任期有限,急着要成绩。中国学聪明了,不轻易让步。稀土出口管制就是例子,美方要放松,得给对等好处。

这事对全球影响不小。国际环境动荡,各国惶恐,中美稳定能注入信心。但特朗普的条件化访华,让人觉得不真诚。他上台时就提访华,提到现在也没成。两次会晤本该互决,但特朗普屡次自我否认,看着像在玩游戏。作为两大经济体,对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企受益于合作,访华本是外交成绩,能强化特朗普强人形象。但前提是他不能露怯。

特朗普的团队内部也有分歧。贝森特推谈判,但特朗普更在意选民观感。2025年下半年,就业如果继续弱,压力更大。他可能再推法案转移视线,但核心是贸易平衡。中国要求撤销所有额外关税,美方要市场开放和技术合作。双方共识少,休战状态维持,但突破难。

总的来说,特朗普这改口挺典型的商人作风,想用访华换实惠,但忽略了外交的复杂性。中国立场稳,经济有底气,美国内部问题多。年底能不能见面,取决于协议进展。但不管怎样,这事提醒大家,中美关系不是零和游戏,得找平衡点。特朗普如果一味条件化,可能错失机会。中方继续推进合作,美国也得面对现实。希望别再反复,稳定点对大家都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财经   费时   北京   中国   费力   美国   中方   关税   美方   稀土   选民   协议   经济   中美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