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说到做到,中方一口气对30国发出加税通知。欧盟发出求饶信号,但收效甚微,中方早已有言在先。那么,中方给30国发出加税通知,意味着什么?欧盟又为何呼吁中方放宽稀土出口?
6月30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对原产于欧盟、英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的不锈钢钢坯等产品,继续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相关措施从7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有分析称,商务部此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内相关产业的安全,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并防止有关国家对华倾销的行为卷土重来。
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英国就宣布维持对中国钢丝绳和钢缆的反倾销措施,税率达到60.4%,有效期为5年。今年3月,印度尼西亚也宣布对中国的尼龙薄膜征收为期4年的反倾销税,税额最高达到每公斤31510印尼盾,也就是人民币接近14元。随后,欧盟在今年5月28日,宣布对中国的马口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最高可达62%。而韩国也在6月26日表示,将对从中国进口的不锈钢厚板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税率达到21.62%。
由此可见,在全球经济深陷衰退阴霾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大幅增加贸易摩擦风险。而这些国家对华征税,显示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对此,中方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反对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比如,在欧盟宣布对华制裁后,中方已明确表示,欧盟相关措施缺乏充分依据,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商务部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相关行径本质上是担忧自身产品竞争力,并以此为借口对中国进行抹黑,这种做法只会“绊倒自己”,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除了亮明立场外,中方还用实际行动捍卫自身权益。此次中方一口气对30国加征关税,就是最好的证明。此举也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息,那就是面对外部的无理侵害,中方反制说到做到,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实施反制措施的背景下,欧盟用关税对华施压,迫使中方解决稀土问题的意图已然落空。当地时间6月25日,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公开发出“求饶”信号,请求中方在7月解决欧洲稀土磁铁出口问题。托莱多宣称,在稀土问题上,欧洲企业充满“恐惧和顾虑”,关键原材料的短缺对欧企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冲击。
然而,7月刚到,托莱多不仅没有等来有关稀土磁铁的好消息,反而先收到了中方的加税通知。对于稀土问题,中方近日已批准一定数量的稀土出口合规申请。然而,欧盟对此仍不知足,企图利用稀土问题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呼吁对华“去风险化”。这种将自身塑造成“受害人”的虚假叙事,严重冲击中欧经贸关系。
有分析认为,稀土应该成为中欧之间的“黏合剂”,而不是阻碍双方合作的“绊脚石”。欧盟想要更多稀土,要做的是依法依规向中方提出申请,并就分歧矛盾与中方展开和平磋商,而不是靠咄咄逼人的姿态无端指责和攻击中国。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