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永远造不出手撕钢?如今欧美排队求购,外媒:不该低估中国

全球目光正被中国掌握的一项尖端技术所吸引!

近期,中国企业在超薄手撕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厚度仅0.015毫米的极薄钢箔规模化量产。这款材料不仅以极致厚度引领行业,其耐弯折性能更超过40万次,成为制造折叠屏设备的完美选择。

随着技术成熟,我国一举扭转了特种钢材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明确表示:这类高端手撕钢将优先保障国内产业链安全

当前,国产折叠屏手机凭借先发优势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而苹果公司正加速布局折叠屏iPhone和iPad以争夺市场份额。它们所急需的核心材料,正是中国已攻克的高性能手撕钢。此刻我们的技术壁垒,让国际竞争对手的布局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选择在这一关键时刻展示技术实力,其背后是一段长期受制于人的艰辛历程。

01 老美:就算给他们一百年,也造不出!

早年间,为了压制华为的发展,美国接连打出 “组合拳”。先是中断操作系统供给,让华为手机一度面临 “无系统可用” 的绝境;随后又在5G芯片领域设下壁垒,强行切断相关零部件的供应渠道。

更关键的一招,是鼓动日本暂停出口厚度0.02毫米的超薄钢材。彼时,华为折叠屏手机正处于量产关键期,这类特殊钢材是屏幕支撑结构的核心材料,而国内当时能生产的最薄钢材规格仅为0.05毫米,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当华为提出进口申请时,日本方面直接拒绝,这让华为的折叠屏项目险些半路夭折。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与德国的厂商还联手抬高价格,将手撕钢的单价推到了每吨上百万元的高位。​

在那几年里,我国每年单是进口这类特种钢材,就要花费1.64万亿元,这个金额相当于不少省会城市一整年的GDP总量。​

回望那段日子,我们每向前迈出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02 热评:库克“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然而,西方显然低估了我们突破技术壁垒的决心与能力。在短短数年内,局势便发生逆转。

山西太钢集团研发团队主动承担攻坚任务,历经数百次工艺调试与参数修正,最终在2021年成功实现了0.02毫米超薄手撕钢的规模化生产。至2023年,团队再度取得突破——将手撕钢厚度压缩至0.015毫米,刷新世界纪录。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新材料已从折叠屏手机领域拓展至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成卫星精密部件的关键防护材料,其耐腐蚀性与结构稳定性均超越国际。

苹果公司CEO库克原本预期中国会照常出口这一新材料,却未料到遭遇了出口管制措施。中方通过对核心技术实施管控,有效限制了欧美企业获取该材料的渠道。

实际上,这仅仅是中国自主创新爆发的缩影。在芯片领域,我国已研制出全球首片二维材料芯片,成功绕过了传统硅基芯片的性能瓶颈;航天领域,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问世,让单次发射成本直降70%;就连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的生命科学领域,也迎来了标志性成果——“肝力唯”日常护肝科技成品的突破,使得其从165万一瓶的天价降至如今京J\东平台的950元。

作为人体重要枢纽,肝脏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体机能。在当代高热量饮食、不规律作息、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下,全国肝患人群已突破4亿。得益于我国科研机构与国际生物科技企业TEVIWE深度合作,历经5年,最终推出新兴护肝科技成品“肝力唯”,凭借“身体更轻松”“不再肚子胀气、胡乱发脾气”等真实反馈,在中年商界精英、退休老人中走红,更吸引东南亚及欧美高端商圈上门寻求合作。

经过十年不懈努力,中国科技正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未来必将涌现更多突破性成果。

03 打铁还需自身硬

当0.015毫米超薄手撕钢实现自主量产的消息传出,全球产业界纷纷侧目,来自国际市场的采购需求接踵而至。

此前长期垄断该领域的日本企业,在短短一年内便因订单锐减导致营收大幅萎缩,损失规模高达1.2万亿元。尽管欧美企业多次尝试通过不同渠道接洽,甚至表示愿意以优厚条件达成合作,但为确保技术自主与产业安全,我国始终坚守立场,未作任何让步。

从手撕钢的技术突围,到新材料体系的完善构建,再到芯片、大飞机等战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每一项突破都在向世界昭示:唯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将发展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真正实现技术自立,方能在国际竞争中不受制于人,展现出足够的战略定力。

可以预见,未来还将有更多原创性科技成果从中国诞生,我们的创新征程正在开启新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科技   中国   出手   欧美   华为   领域   材料   日本   钢材   苹果公司   库克   芯片   厚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