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极致,品味共鸣:香港法拉利车主团开启茅台之旅

10月13日至16日,由香港高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邀请的香港法拉利车主会会员们,加入了“茅台:超级工厂传奇之旅”。从茅台酒包装车间、制酒车间到中国酒文化城、“茅酒之源”,嘉宾们沉浸式触摸茅台千年酿造工艺的脉搏。从点滴体验中,感受茅台的匠心精神与品牌文化。

茅台与法拉利:

跨越国界的“双重名片”交融

“提到中国高端品牌,最先想到茅台;提到意大利高端品牌,法拉利是绕不开的名字。它们都是我非常钟爱的品牌。”香港法拉利车主会会长汤日昇的一句话,道出了两大品牌的共同身份——国家文化与品质的“双重名片”。

行程中,香港法拉利车主们从赤水河畔的初体验,了解到茅台对酿酒节令的精准把控、对工艺环节的匠心坚守;在茅台文化体验馆里,看到茅台人如何以现代科技赋能传统工艺,在千年传承中创造时代活力。在车主嘉宾们看来,这些特质,与法拉利对速度的极致追求、对工业设计的精妙考量、对材质工艺的持续迭代所彰显的“激情、工艺、创新” 品牌基因,不谋而合。

当谈到今年正是中国与意大利两国建交55周年时,汤日昇分享道:“两国友好交流之外,国宝级品牌也需要互动。所以今年在香港举办的法拉利活动上,我在现场拿出茅台酒和意大利历史悠久的烈酒格拉酒做了融合调味,让大家通过味觉体验,感受这两个品牌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匠心精神。”

沉浸式体验:

感知茅台“内外兼修”的品格

嘉宾叶卫星常年接触全球酒饮,对酿酒工艺和酒瓶设计美学产生了极大兴趣。“制酒车间里能闻到茅台酒特有的浓郁香气,这与我之前去法国酒庄体验到的味道完全不同。茅台用酒曲、高粱做原料,加上这里特有的红色窖泥发酵,才酿出独一无二的香味,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叶卫星回忆起与茅台的初遇:“几年前在香港品酒会上,我第一次喝到精品茅台就完全爱上了它。茅台酒香特别且容易入喉,口感柔和顺畅,即便喝多了,身体也很快恢复状态。从那以后,我就成了茅台酒的忠实粉丝,而且只喝精品茅台和年份茅台。”

在中国酒文化城“名酒世界馆”,一套少数民族主题的定制茅台酒瓶让他驻足良久。“这些酒瓶不只是简单的容器,而是把中国民族文化刻进了工艺里——定制款的做工非常精细,更有深度、层次感与艺术感,比许多国际名酒的包装更有‘故事性’。这也是我除了品酒之外,非常看重的一点。”

工厂细节见担当:

茅台的“极致”不止于酒

最令汤日昇感触的,并非复杂的酿造工艺,而是工厂里的“人文温度” 与品牌担当。

“在酒厂参观时能发现,品牌在做好经营的同时,还兼顾脱贫、慈善工作,为当地创造了很多稳定的工作岗位,这才是‘国宝品牌’该有的样子。”汤日昇说,“参观时,我试着在不影响工人工作的情况下和他们挥手打招呼,他们会礼貌地点头微笑,然后继续专注工作。我以前也开过工厂,很少看到生产线上的工人能有如此松弛、亲切的笑容,说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很幸福。”

陈翠盈深有同感:“工人六秒就能绑好一条丝带,手指翻飞却丝毫不乱。能实实在在感受到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珍视。这种对‘细节’的较真,在我之前参观过的工厂里很少见。”

酒食与时光:

两位香港嘉宾的茅台情结

深耕餐饮领域四十余年的业界泰斗刘惠平,娓娓道来他与茅台的半生情缘。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喝茅台酒的日子——1982年4月26日。因为那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开业的日子。当时我出任餐厅的管理工作。那时候香港人很少喝酱香白酒。开业晚宴上第一次喝茅台酒,初入口有些不习惯,但喝到第二杯、第三杯就停不下来,余韵醇厚,从此我就爱上了茅台酒。” 刘惠平回忆道。

“在北京工作时,我还特意去商店买了两箱茅台解馋,那时候一瓶才8块5毛钱。两年后回香港,这两箱酒只剩最后一瓶了。至今打开这瓶用黄色油纸包裹的茅台,依然满屋飘香。这就是我最偏爱茅台的原因,太美妙了!”

此次来到贵州,刘惠平解锁了茅台酒的“在地搭配”:“推荐试试用贵州特色折耳根配茅台。折耳根的清冽能中和酒体的厚重。我还很喜欢用茅台搭配芥末墩、凉拌小黄瓜或卤牛肉这类餐前小菜,更能凸显茅台的酱香风味。”

嘉宾陈翠盈的搭配则更偏爱“浓郁碰撞”。“我带朋友喝茅台,一定会点小炒肉这类微辣的菜。酱香裹着肉香,吃着香、喝着顺。”

如今的她对喝酒愈发“挑剔”:“现在喝酒的次数少了,宁愿把机会留给茅台这样的好酒——就像选车,宁愿等一辆心仪的法拉利,也不会将就。好东西值得被珍惜。”

香港为桥:

让东方醇香与世界速度“双向奔赴”

国际都会香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香港法拉利车主会成员们,则是茅台走向全球高端市场的“天然使者”。汤日昇乐于向外国朋友推广茅台:“一开始他们会怕‘酒精度高’,但我会让他们先闻香、再小口尝,慢慢讲茅台的历史——就像当年威士忌进入中国需要时间,茅台让世界接受也需要耐心,让他们先懂‘背后的文化’,才会真正喜欢。”

刘沛奕则计划通过更多品牌联动搭建桥梁:“接下来我们还会在香港办更多活动,让茅台与法拉利的车主圈层深度互动。让更多人知道,茅台不仅是酒,更是一种东方高端生活方式。”

刘惠平也观察到茅台在香港餐饮界的新动态:“越来越多香港厨师开始用茅台酒入菜,比如腌制肉类、烹饪时点燃增香,用茅台酱香提升菜品层次——这是茅台文化在餐饮领域的延伸,也是东方味道走向国际的缩影。”

来源 茅台国际

编辑 张贤梅

二审 贺诗涵

三审 李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美食   法拉利   茅台   香港   车主   极致   共鸣   茅台酒   品牌   工艺   嘉宾   匠心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