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中方近乎停购乌粮食,28国遭受损失,乌克兰递出15个字

近日,中国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从乌克兰的粮食进口量骤降至6万美元,较去年同期1.413亿美元的规模近乎“腰斩”的态势引发国际关注。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抛出的“中国向俄提供武器”指控,以及中国对欧盟28国粮食进口的调整,都将这场粮食贸易波动推向了地缘政治博弈的风口浪尖。

粮食贸易“断崖式”下滑

近期国际粮食市场风云突变,中国对乌克兰粮食进口量近乎归零,波及28个欧洲国家的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不免好奇,中国为何会在粮食贸易上做出如此选择。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从2024年起,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大麦、葵花油等农产品总量较往年大幅下滑,近乎归零。

2025年3月中国自乌粮食进口额从2024年同期的1.413亿美元降至6万美元,这样巨大的差额可以说,中乌之间的贸易往来已经处于摇摇欲坠之中

数据显示,中国同步减少了美国、澳大利亚等传统供应国的进口量,转而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深化合作,大米进口量暴增300倍。

作为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自俄乌冲突后,乌克兰就因黑海港口封锁、俄罗斯制裁及欧盟内部贸易限制,出口通道严重受阻,全球粮食供应链断裂

俄罗斯于2023年7月退出黑海运粮协议,并宣布对乌克兰港口实施军事封锁,切断其海上出口通道,俄军对港口的军事封锁使民用航运安全走廊协议失效,乌方被迫暂停所有粮食出口。

因此可以说俄乌冲突下,所导致乌克兰农田荒废、港口瘫痪,中国转向质量更稳定的供应源,不仅是对全球粮食供应链风险的主动规避,更是对粮食安全的考量。

只是乌方粮食贸易的“断崖式”下滑,确实有着这样的因素,但更多的其实是源于乌方与美方在经济以及战略上进行深度捆绑的缘故。

乌克兰经济“雪上加霜”

自乌克兰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泽连斯基政府公开指责中国后,中乌关系迅速降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粮食进口国,此前是乌克兰玉米等农产品的重要买家。

然而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主动选择“倒向美国”,试图通过矿产合作换取安全承诺,却忽视了这一决策的经济代价。

2024年乌克兰粮食出口额已腰斩,中方停购叠加欧盟内部禁运(波兰、匈牙利等国抵制乌粮),使其外汇储备进一步枯竭,收入锐减。

同时债务压力的加剧,更是使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乌方2025年偿债规模将达GDP的40%,粮食出口停滞或触发新一轮违约风险。

为此面对着这样的困境,乌克兰开始以政治换取援助,为换取美国援助,4月11日签署稀土矿产协议,导致其在对华政策上被迫配合美方施压。

而泽连斯基政府“亲美疏中”的转向也是明显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月17日无证据指控“中国向俄提供武器”,配合西方炒作“军援俄方”谣言,次日乌方冻结3家中企资产,触碰中方红线。

面对这一毫无事实依据的抹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已明确驳斥,重申中方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并严厉谴责此类“无端指责和政治操弄”。

对于乌方的污蔑,中方随即公布贸易数据作为反制,中国外交部斥责乌方言论为“无稽之谈”,强调中方始终秉持中立立场。

这一立场不仅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更与泽连斯基政府此前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就在上月,泽连斯基还曾公开请求中国在停战、和平、重建三方面为乌克兰提供援助,而这前后矛盾的言行,暴露出其政策的投机性与双重标准。

蝴蝶效应下的全球粮食格局重构

与此同时,大量乌克兰廉价农产品涌入波兰、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导致当地小麦、玉米价格暴跌超35%,农民损失惨重。

欧盟虽延长对乌贸易自由化政策至2025年6月,但东部成员国已启动限制进口措施,28国农业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对欧盟28国的粮食采购亦显著下降,这一调整直接导致乌克兰农产品出口支柱动摇,而欧盟国家亦因中国订单转移面临压力。

中国市场的突然收缩,对依赖对华出口的国家形成冲击,乌克兰作为“欧洲粮仓”,其农业收入占GDP的20%,粮食出口受阻将加剧财政困境,推高国内通胀。

欧盟国家同样面临挑战,波兰、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因中国订单减少被迫转向内部竞争,而法国、德国等传统农业强国亦需应对市场波动。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全球粮食价格或因供应链重组出现新一轮上涨,尤其对亚非等依赖乌克兰粮食的脆弱国家构成威胁。

乌克兰的困境折射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困境,但泽连斯基政府试图通过“亲美反华”换取支持,却忽视了经济现实的脆弱性。

失去中国市场后,其农产品将被迫转向欧洲或美国,但前者市场饱和,后者存在产业竞争,而中国此次行动传递明确信号,对华态度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欧盟28国同样面临抉择,若继续追随美国对华施压,或需承受贸易代价。

结语

未来乌克兰能否在安全与经济间找到平衡,28国如何应对中国进口调整,将成为观察国际政治与粮食市场的重要窗口,在这场博弈中,粮食不仅是商品,更成为大国角力中无声的筹码。

中国以务实行动捍卫国家利益,亦为世界敲响警钟——粮食安全不应成为大国博弈的筹码,唯有保持战略定力、构建多元合作,方能抵御风险浪潮。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泽连斯基称“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中方回应》——北晚在线

《本年度迄今乌克兰谷物出口3430万吨,同比降低11%》——粮信网

《最新!3月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分析(附图表)》——新浪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乌克兰   黑海   中方   粮食   波兰   进口量   美国   风向   中国   欧盟   损失   财经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