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0日,吴石被押往台北马场町刑场,随着一阵枪响,这位卧底英雄最终还是倒在了血泊之中。
和吴石将军一起捐躯的,还有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吴石将军曾经的副官聂曦上校,以及我党地下党员朱枫等人。
朱枫临刑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
而这也就是,当时震惊海内外的“共谍案四要角”!
1949年底,中共台湾省工委遭到了敌人的严重破坏,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1949年6月间,台工委在革命高潮之下对台湾的革命形势做出了过于乐观的判断。
一些台工委的成员竟然将我党的机关报《光明报》塞进了行政院院长陈诚的办公室,甚至是蒋介石的士林官邸。
蒋介石看到后勃然大怒,其严令台湾保安副司令彭孟辑一个月内破案,但是彭孟辑并未如期破案,于是蒋介石便将此案交给了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办理。
毛人凤又将其交给时任保密局二处处长的叶翔之处理,叶翔之在研判后认定,这批报纸一定是在中学印制的。
因为当时国民党对各种能够印刷书刊的地方都布下了眼线,甚至在大学里都是眼线密布,唯独中学没有眼线。
所以这批报纸,只能是在中学印制的,顺着这条线索追查,保密局很快就查到了基隆中学的一大批地下党员。
到了12月,台工委副书记兼任组织部长的陈泽民也落入敌手,这也是台工委第一位被国民党逮捕的高层。
陈泽民被捕后,台工委的最高首脑蔡孝乾立刻意识到了危险,在此之前,本不应该和他有接触的朱枫已经和他建立了联系。
当时的朱枫已经是吴石将军的交通员,而蔡孝乾也清楚朱枫的存在,他也意识到了朱枫恐怕代表着另一个平行存在的情报网络。
一个比他更加高级的情报网络。
所以蔡孝乾就找到了朱枫,希望她能够帮助自己以及其他同志撤回大陆,朱枫答应会想想办法。
但是朱枫自己却并没有这个能力,她的能力来自于她的搭档,也就是时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吴石将军。
朱枫后确实找到了吴石将军帮助蔡孝乾的妻妹办理了一张通行证,正是这张通行证,后来直接导致了吴石的被捕。
1950年1月,蔡孝乾第一次被捕,被捕后的蔡孝乾趁着指认时直接逃走,同时还给朱枫留下了示警,要其快逃。
朱枫得到示警后立刻找到了吴石将军,并且在吴石将军的安排下入住阿里山大酒店,并在两日后乘国民党军机飞往舟山群岛,准备伺机偷渡大陆。
只是朱枫不知道的是,此时蔡孝乾早已将其供出,国民党方面是清楚朱枫这个人的存在的。
而随着蔡孝乾的暴露,那张经由吴石将军的前副官聂曦所办理的通行证也被保密局所取得,朱枫被捕与否,其实已经不影响国民党锁定吴石将军了。
只是吴石将军在国民党内地位颇高,陈诚和周至柔都是他的同学,挚友。
周至柔更是参谋总长,实际上还是吴石将军的顶头上司,保密局虽锁定了吴石,但却也不敢直接对其动手。
毛人凤只能呈报蒋介石,蒋介石同样含糊其辞,于是案子兜兜转转来到了周至柔的手上,周至柔清楚,台湾时局不比大陆,老头子对地下党的容忍程度已经几乎为零。
所以周至柔也不敢说拍拍手就放掉吴石,但是也不愿就这么逮捕自己的挚友,只能表态“先取证据,再办吴石”。
这其实也相当于给了吴石一个机会,只要吴石能够把朱枫送走,只要保密局抓不到朱枫,那么他们自然也动不了吴石。
然而,命运终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1950年2月18日,在舟山群岛躲避了两个星期的朱枫,因为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始终无法渡海的朱枫,最终在这个“离家最近的地方”被捕。
26日,朱枫尝试吞金自杀未果。
2月28日,保密局带走了曾委托聂曦为蔡孝乾的妻妹办理通行证的吴石太太王碧奎,就在王碧奎被捕的第二天,即1950年3月1日夜,保密局的特务们再次叩响了吴石的家门...
吴石将军被捕后,叶翔之负责了对吴石的审讯,根据国民党的看法,“对吴石的审讯是最困难的”。
在被捕之初,吴石将军一度想用自己参谋次长的身份来吓人,可是保密局却是在掌握了足够多证据后,才逮捕了吴石。
从案子的角度来说,确实“铁证如山”。
在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可能离开之后,吴石开始变得“诚恳”,他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可是在涉及到他人的问题上,就变得“吞吞吐吐”。
当然,这是站在国民党角度的看法,如若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而言,是国民党的这些证据,让吴石将军不得不诚恳,不得不坦白。
但是在涉及到其他人的问题上,吴石当然不愿意出卖自己的同志,比如陈宝仓将军。
陈宝仓是顺着吴石这条线被捕的,但是吴石却没有出卖陈宝仓,是保密局在吴石家中搜到了陈宝仓所写的情报文件,经由笔迹鉴定锁定了陈宝仓。
说回吴石将军,在国民党的监狱中,吴石将军渡过了3个月零11天的时间,因为他的“不坦白”,他也受到了残酷的折磨。
甚至在刑讯中,吴石的一只眼睛都被打到了失明...
事实上在3月底,国民党对吴石等人的审讯就基本结束了,这个案子就是“铁案”,接下来的问题不是怎么审,而是怎么判。
周至柔提请了蒋鼎文为审判长,韩德勤与刘咏尧为审判官,蒋介石予以批准。
当时间来到六月初,特别法庭的判决意见也下来了,蒋鼎文本想保吴石一命,所以判决意见是“应予以重判,但免于死刑”。
判决意见经由周至柔转到蒋介石手中,蒋介石大怒,扬言要将蒋鼎文三人革职...
于是在1950年6月10日下午4点,在蒋介石的巨大压力下,蒋鼎文三人被迫宣读了对吴石等四名“要犯”的死刑判决。
在简单的问过了四人的年龄,姓名和籍贯后,四人就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审判前一日,蒋介石的《总统宁高字390084号》“杀人密令”就已经送递军法局...
刑车自青岛东路的军法局开出,一路经过上海路,南海路等几个街区,不少军民都冒雨围观刑车。
十五分钟后,刑车抵达了“马场町”,这里早在日据时代就是处决犯人的场所,无数台湾抵抗军,中共党人,日共党人甚至民主人士和国民党人,都曾牺牲于此。
而在今天,这里又多了四个冤魂...
临刑前,国民党的书记官桑振业允许四人留下简单的遗嘱,吴石,朱枫和陈宝仓均有书写,聂曦则“迷惚不复书写”。
之所以“迷惚不复”,是因为四人在庭上都喝了不少酒,其他三人还好,而聂曦却已经醉了。
十分钟后,四人在宪兵的推拉中下车,此时已是“举步已见艰难”,下午4点30分,四名宪兵对四人执行枪决。
四人同时倒地,吴石将军惨叫一声后,其心脏自伤口处缓缓突出,这无疑是非常痛苦的,之后宪兵又开一枪,吴石这才牺牲。
朱枫则更惨,她是身中六枪后才牺牲,当时的场景被形容为“血流遍地”...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国民党宪兵应是使用了点射处刑,即断续且有控制的射击方式,一次2-3发子弹,控制后坐力,增加命中率。
显然,蒋介石不允许这四个人有任何生还的可能性,宁可多打几枪...
之所以没有一枪毙命,不是瞄的不准,而是一开始就没打算瞄准,国民党就是想要四位烈士在痛苦中死亡!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毛人凤要求刽子手使用点射,多打几枪,但是至少笔者没有查到相关的证据。
这件事的真相,也早已成为罗生门,我们再也无从得知...
参考资料:
《郑立《冷月无声——吴石传》:虎穴忠魂》 观察者网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吴石将军最后的日子》 郑立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